从第一面之前开始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每年都要面对不同学生和新的挑战,但很多班主任认为,在接新班前,只要把一切规则制度罗列好,只要统一要求孩子完全依照制度规章行事,就可以有效地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这是非常片面的。我认为,班主任只有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慢慢熟悉和深入了解,才能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班级自身特点,建立起符合自己班级的特有规则。因此,有些工作在见到孩子第一面之前就要开始进行。
  一是学生情况要摸清。在接新班前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可以通过学籍档案、调查表等方式,对全班学生的基本信息及特殊情况进行了解掌握,以免在日后的工作中因没有提前掌握孩子的特殊情况而遭遇难以处理的事件或造成意外情況的出现。
  二是班级计划要前行。理清思路,拟定计划,在分析班级情况后结合学校当前的工作方向,确定班级目标,梳理好每周每月的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以防计划不周而导致出现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现象。
  三是学生档案需整理。综合之前掌握的信息,整理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学生档案,分项尽可能细致明确,以便后期进行翻阅和填充,及时更新学生情况。
  四是教学环境需用心。备齐用品,美化教室,创建让学生充满期待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产生乐于上学的好感,从而对新班级产生归属感。
  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就真的要面对一群新的“小太阳”了,跟他们第一次的正式会面往往也是跟家长的第一次正式接触,此时,你更需要谨言慎行,让家长们产生信任感。
  首先,着装要大方,这是让家长产生信任感的第一印象,大方得体的着装更容易让家长信服;其次,要主动地跟家长攀谈,让家长在言辞中接受你,一个人的言辞体现的是他的性格和品格,性格愈沉稳,家长们便会愈加信任;再次,跟家长的交流要注意仪态,不要过于刻板,要能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最后,要展示自己的自信与风采,特别是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更要用自己阳光自信的一面获得家长信任。
  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能使家长感受到你切实地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如此一来,家长更容易产生信赖感。班主任与家长见面的机会本就不多,所以学生报到时的第一面就尤为重要,因为家长会因为第一次见面的一些细节对你产生一些别的想法,并且可能难以修正,而家长对你的看法长期下来会影响学生对你的信任度和对你的安排的服从度,所以,在班级管理的前期,或者准确地说是在接到新班级的第一时间,就要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次见面”做准备工作,而这往往会被简化或者忽视。
  正式开学以后,班主任即将迎来更大的挑战,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工作起来就会顾此失彼。因此,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就一定要自己制定并熟悉《班主任一日作息时间表》,知道每一天自己在校的基本职责,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将“班主任一日作息时间表”内化为自己工作习惯,并且尽力养成3个习惯:第一提早五分钟到校,第二勤去班上转转,第三重要环节及时到位。计划是联结目标和目标的桥梁,有了计划,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任何事情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班级管理工作是繁杂的,是需要智慧的,是需要不断地注入爱的。每每新学期来临,总有这样那样的琐事需要考虑和解决,许多工作需要在你见到孩子第一面之前就要开始进行,这不仅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也是为了后面的班级管理铺平道路,更是为了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班主任们在正式面对学生之前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将自己的工作有条理地进行安排,从正式开学之前就让一切按部就班地进展开来,尽力让孩子们第一次踏入班级就感受到班级所带来的善意,从而产生对上学的好感,进而在班级当中找到归属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语文的世界是多彩的,孩子的世界是多姿的。如果作文教学能通过儿童的方式去抵达儿童的心灵,一定是一种真正的抵达,也一定是真正的作文教学。儿童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天真,烂漫;
研究了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NO2-PADMA)与铜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 4.5 HAc-NaAc缓冲溶液和乙醇存在下,Cu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