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与统编版教材口语交际比对研究及教学建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1986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十年来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口语教学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为了更好地用好教材,文章将人教版与统编版教材口语交际从教材的编排思路、教学目标、话题形式、评价要求四个方面进行比对,并基于对比后的发现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人教版;统编版;口语交际;比对研究
  一、 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1988年的义务教育大纲中首次提出要把听说与读写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2000年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首次提出学生要具有口语交际能力。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提出了明确的界定。口语交际的教材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首次安排了听说训练项目。从2001年百花齐放的多套教材一直到2019年9月统编版教材全面投入使用,每个版本的教材都缺少不了口语交际。要用好教材,必须了解教材,笔者将对人教版与统编版教材口语交际进行对比,及就对比后的发现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 人教版与统编版教材口语交际的比对
  笔者将人教版與统编版教材的口语交际部分进行梳理,从口语交际的编排思路、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口语交际话题的形式、口语交际的评价要求四个方面进行比对,分析如下:
  (一)口语交际编排思路
  从编排次数和方式上看,人教版教材的口语交际一个学期总共有8次,是园地里“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三个板块中“口语交际·习作”的一部分;内容上多与单元主题、习作相关,跟单元主题、习作属于附属关系。统编版教材的口语交际一个学期总共有4次,从园地脱离出来,与“课文”“园地”成为并列关系,是一个独立的板块;内容上也不再全部与单元主题、习作相关,脱离了附属关系。
  从话题展示的方式看,人教版的展示方式较简单,大部分是一大段话式的任务布置;而部编版的展示方式通常是先用一段导语将学生引入情境,然后用情境图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用小气泡提示可以怎么做,最后用小贴士提醒注意事项。统编版的话题展示方式通过导语、情境图的展示增强了情境性、趣味性,小气泡、小贴士的展示,既有内容方面的指导又有方法上的引领,操作性强。
  (二)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
  《课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的课程目标。学者王杰提出口语交际课程也应该从这三个维度出发,他将口语教学的听与说在分化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构建了口语教学的三个目标:认知目标、交际目标、修养目标。文章也从这三个目标进行分析。
  1. 认知目标
  认知目标是指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口语交际具体形式、方法、技巧,诸如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比如如何积极发言、如何演讲、采访、课本剧表演等。人教版对认知目标的关注较少,对于基本的口语交际形式鲜少进行基本的知识讲解、方法和技巧的引领。而统编版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新出现的口语交际形式进行了基本的知识讲解、方法和技巧的引领。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次出现课本剧的表演,教材中从“选课文”“分角色”“怎么演”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进行课本剧表演的三个步骤具体该如何操作。
  2. 交际目标
  交际目标包括了倾听、表达和应对三大能力。倾听能力可以分为听注力、听解力、听评力。人教版教材对倾听目标关注的大多是听注力,如“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可以加以补充,也可以提出问题”“当别人介绍他自己的时候,要注意听”,对听解力和听评力的关注较少。但是统编版教材对倾听的目标的关注更为全面,比如听注力方面“注意听别人说话”;听解力方面“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听评力方面“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表达能力是指理解与掌握汉语口语特点和运用汉语的能力,是信息输出的能力。统编版和人教版的口语交际教材对交际目标中的表达能力都关注较多,但是统编版增加了副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笔者罗列了统编版教材副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语气”“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可以看出统编版教材关注了副语言中的语气、语调、表情、动作、停顿、重复、强调等来增强口语交际的表达力,关注了副语言对口语交际的辅助作用。
  应对能力要求表达者在交际过程中随时对处于变化状态的交际活动做出及时的反应、调整和传递信息。在活动中,表达者根据环境的变换或者对方反应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与表达的方式,从而更好地达到自己交流的目的。应对能力在人教版教材中并没有体现,是统编版教材新涉及的交际目标。统编版教材中涉及应对能力的要求有:“对象和目的的不同,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讲解的内容”“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既有对目的、场合等外部环境的判断和应对,又有对对方的判断和应对。
  3. 修养目标
  修养目标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是一种隐性目标,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品位、道德风貌、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修养目标在人教版教材中并没有体现,是统编版教材新涉及的教学目标。笔者梳理了统编版教材中涉及的修养目标发现小学低段涉及的修养目标主要是“勇气、礼貌、诚恳”,如:“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用上礼貌用语”“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回应”“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中高段涉及的修养目标主要是“自信、文明、尊重”,如“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三)口语交际的话题类型与形式
  口语交际有不同类型,根据参与口语交际的主体、发话和受话的情况可以把口语交际的话题表达分为两类:独白式、对白式。独白式口语交际是指单独一个人在某种交际场合进行口语交际表达,听众或说话者没有进行直接的言语互动,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回应。对白式口语交际是由两个人或者两个人以上参与,双向或者多向的言语沟通及互动。笔者将两版教材的口语交际根据话题、形式进行梳理和比对,结果如下,见表1。
  从表格中可以统计出人教版独白式话题占比73%,独白式话题中介绍这一形式的口语交际占比最大;对白式话题仅占比27%,其中讨论这一形式的口语交际占比较大。统编版独白式话题占比52%,独白式话题中依旧是介绍这一形式的口语交际占比较较大;对白式话题占比48%,其中功能性口语交际占比重较大。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人教版还是部编版口语交际,独白式的口语交际超过对白式的口语交际。与人教版教材相比,部编版教材的独白式话题中介绍这一形式的口语交际减少了许多,而对白式话题的比重大幅度提升。部编版教材的口语交际更重视对白式口语交际,主要体现在功能式口语交际上。
  (四)口语交际的评价要求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口语交际评价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梳理了人教版和统编版口语交际的评价要求。人教版教材口语交际涉及评价的口语交际主题一共有30次,从一年级上册的第一次口语交际课就开始涉及了评价,评价的主体主要是生生互评。部编版教材口语交际涉及评价的口语交际主题一共是11次,从三年级上册的第一次口语交际课才开始涉及评价,评价主体性较多元化。有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如三年级下册《趣味故事会》“先自己试着讲讲,想想怎么讲会更吸引人”;有学生对学生的互相评价,如四年级下册《自我介绍》“介绍完后,和同学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家人的评价,如五年级下册《我们都来讲笑话》“根据家人的建议改进”。从数据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口语交际涉及的评价次数更多,开始评价的年级较早,但是评价主体较单一;统编版教材口语交际教材涉及的评价次数更少,开始的年级较迟,但是评价主体更多元。
  三、 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一)关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情境遗憾
  从统编版的教材编排可以看出新教材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境。在教材中运用情境图、小气泡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生活中的交际场景,有利于学生融入情境。但是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将生活情境简单地搬入教室,避免按着常规的思路,一方顺着一方去说,在一片和气中结束话题。王荣生教授提到在母语的环境浸润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也就是生活情境中表达的遗憾,这些问题阻碍了人际沟通的有效性。以二年级的《商量》为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接触到商量,“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已经不是难点。在课堂中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解决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商量的遗憾,比如找别人商量被拒绝了怎么办?遇到不好商量的人怎么办?遇到不好商量的事情怎么办?教师要反思日常生活情境话题可能有哪些遗憾,直面生活中真正可能碰到的问题和冲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遗憾和冲突才是口语交际在课堂上教学的意义。
  (二)关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双向互动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教材分析中可以看到部编版教材更重视了口语交际活动中的交际性、互动性。但是要警惕另一个极端——单纯地讓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说。口语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不仅要关注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关注倾听能力的培养。在听和说的互动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表达者根据环境的变换或者听者反应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外部表现做出调整与变化,比如表达者能根据倾听者的反应判断出听者是否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并及时通过手势、表情、停顿、变换语速等手段吸引听者的兴趣。其二,听者也要及时捕捉到表达者的外部表现、心理状态的变化。比如根据表达者表情、动作等外部表现判断出表达者此时真实的心理状态,从而听懂“言外之意”,做出相应反馈。
  (三)关注口语交际的评价机制
  在口语交际课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口语交际的评价机制要多元化、全面化、动态化。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我演练、自我评价反馈;可以是家人给予评价反馈,促进发展;也可以是教师在口语交际课堂给予评价,肯定优点激励成长,针对不足提出建议;还可以通过生生互评互相欣赏、促进发展。其次是评价维度的全面性,要关注口语交际的认知目标、修养目标、交际目标三个维度,从口语交际的三维目标建立评价体系,让学生有法可依。最后是评价的动态化,不仅要关注终结性评价,对关注学习结果和学习活动做出总结性的结论;而且要关注形成性评价,及时揭示口语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杰.近20年来我国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前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5):33-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荣生,申宣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2.
  [4]王亚娟.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数码世界,2020(7).
  [5]杨博.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J].学苑教育,2020(13).
  [6]汪毅凯.初中语文优化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指导[J].试题与研究,2020(16).
  [7]刘萌萌.学前教育专业口语交际教学问题探究[J].现代交际,2020(8).
  [8]周蕾.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20(11).
  [9]陈雪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表达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20(8).
  [10]谭静,刘森贤.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学习元素的开发[J].教学与管理,2020(2).
  作者简介:
  陈小倩,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规划好自己的生涯就显得愈发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应主动探索高中生涯规划与政治学科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将生涯规划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中,助力学生今后的人生。  关键词:高中生涯规划;政治学科;教学;途径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生涯规划显得愈发重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科学教学生活化目的在于将科学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课前备学、课堂展学到课后续学,层层渗透,环环相扣,将实验素材生活化、实践操作生活化、课外作业生活化落到实处.教学生活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要求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知识的生长点,选取“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思维提供感官刺激,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探寻改善初中科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摘 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多农民工进入城市,这种情况使得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因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会等,让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产生的问题凸显出来。文章通过对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问题实际的表现进行描述,分析造成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定义  我们所理解的农村留
摘 要:人们对学前教育日益重视,学前教育逐步融入基础教育,在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下,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成为幼儿教师培养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学前教育实践的分析,探讨有效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策略,以更好地满足现阶段学前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培养策略  一、 引言  社会改革和社会力量向国家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幼
摘 要:儿童戏剧主题课程教学与区域活动教学均为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常用模式,且具有各自的优势及弊端,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幼儿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也便于教师对幼儿进行直观的观察及深入的了解,对幼儿教学活动的设计及优化改良均具有指导意义,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文章分别从两者概述入手,对二者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予以深入分析,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深刻性有待进一步挖掘.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内涵,尽可能地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中,强化历史教学立德树人、鉴往知来的理念与功能,转化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的渗透路径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 要:幼小衔接是当前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长久以来,这项工作中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班主任幼小衔接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当幼儿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之后,常常不能适应小学的生活,这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因此,有必要对幼小衔接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探讨了幼小衔接教育的意义;第三部分就助力幼小衔接班级管理的措施做了分
当代幼儿可获取的物质资源丰富、生活水平优越,大部分需要动手操作的事情多由家长代办,对于他们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十分不利,还容易养成幼儿好逸恶劳、挑吃挑穿的坏习惯.生活化背景下的幼儿教育应积极打破“书本与生活”的限制,引领幼儿感知生活、参与生活,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间构筑桥梁.文章以幼儿为研究对象,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传统“耕读文化”,旨在构建幼儿绘本阅读与种植活动的协同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和参考.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批判性思维的作用,运用多种辅助教学策略,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设置疑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生活辨析相接轨等策略,将学生带入各项情境模式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数学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批判性思维;教学设计  一、 引言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初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历史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历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储备更多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学模式包括体验式、自学式、探究式等,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文章对多种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