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神 医者仁心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熟悉的陌生人,他们身披白大褂、手握柳叶刀。我们将自己的信任与生命交付于他们,他们用自己毕生所学竭尽全力救治我们。这样一种信任构成了世界上最圣洁的乐章。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生。
  2016年9月28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首届“健康四川—大美医者”正式颁奖,共评选出首届“健康四川—大美医者”12名,提名奖18名。
  本期我们将为读者推出三名大医,他们是华西医院的严律南、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李爽乐和昭觉县卫生防疫站的吉木子石。虽然他们身处不同地区,所在医院级别不同,但他们都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将所有心血献给了医学事业。
  医生是一辈子的事业
  【大医名片】严律南,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主任,肝脏移植中心主任,肝胆胰研究室主任。2001年至2008年10月期间共开展活体肝移植近200例(其中成人间活体肝移植180余例),所属医院为国内大陆地区例数最多,效果最好的单位。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本可以闲庭信步,安享晚年的年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教授严律南却选择继续留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希望突破更多不可能的医学难题。
  作为西南片区乃至全国都鼎鼎有名的华西医院,早晨8点,医院的各个角落已经人头攒动,各地的病患都带着希望来到这里。第二住院大楼7楼的肝胆外科病房亦是如此。而此时严律南教授已经和其他医生在进行着每日的晨会(会诊),这个雷打不动的会诊关系着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治方案,因此意义重大。
  虽然已72岁高龄,但一袭白大褂、精神矍铄的严律南却丝毫没有老态,他说:“我不愿意像其他老年人一样退休后去游山玩水,当了医生几十年,我已经离不开这里,我将继续为我国肝胆移植事业奉献下去。”
  1967年,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严律南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了。当时所有人都需要上山下乡,严律南也成为了其中之一。在那里,他第一次深深感受到农村缺医少药的严重性,于是他经常背着药箱走乡串户去为当地村民看病。尽管当地缺少医疗设备,但严律南和其他几名医生一起凭借着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村民进行手术。当恢复研究生考试后,严律南第一时间报考了华西医大,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这里真正打开了他的眼界”。如同一枚干涸的海绵突然遇到了一大片海洋,严律南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并于20世纪80年代到日本留学两年,学习国际先进的肝脏外科经验。
  学成归来后,严律南开始了肝脏移植手术的准备,这个准备一做就是5年。在当时,由于国内的医疗设备远不及发达国家,而这一学科的医生也凤毛麟角,手术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是我的追求我的理想,再艰难都要做下去。”正是凭着这样的理想和追求,从1994年到1999年的5年时间里,严律南带领团队白天上班,晚上就在手术室进行动物肝脏移植手术,一次失败继续来、二次失败继续来、三次失败依然不放弃……成功总是青睐于准备充分的人。2001年,第一例人体肝脏移植手术终于成功了,为患者延长了几个月的生存时间,紧接着,第二例患者手术也成功了,患者至今依然健康地活着。一次又一次的积累,成功率越来越高,并发症越来越少,如今成功率可以达到95%。在中国医疗卫生界,严律南的名字也当之无愧的和肝脏移植联系在了一起。
  现在,每周肝胆外科都有2-3例移植手术要进行,而严律南教授培养出来的医生都已成为了中流砥柱。拿了一辈子手术刀的严律南,如今也会时不时参与一些手术,他笑称自己眼没花、手没抖,就想多拿拿手术刀。他说:“干了一辈子医生,最在乎的就是病人能健康地走出医院,至于赞誉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为病患带来光明
  【大医名片】李爽乐,女,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盐都十大杰出青年。
  “找到李主任,我的眼睛就有希望了”。病人朴实的一句话语,是对眼科医生李爽乐的最高评价。
  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只要李爽乐坐诊,她的诊疗室门前便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为了服务更多的患者,李爽乐总是提前上班,七点半不到她就开始坐诊,不吃不喝直到中午一点半都忙不完。由于病人量非常大,李爽乐的门诊预约挂号需提前一周,对于一些远道而来的外地患者,李爽乐又不忍让他们白跑,常常牺牲自己的下班休息时间为其加号看诊。
  身为主任的李爽乐经常在手术台上整日连续工作,最多的一天甚至完成了近50台手术,尽管很累但她从无怨言。由于长期全神贯注于工作,李爽乐患上了神经性头痛。今年5月18日下午,李爽乐身体十分不适,但她仍坚守手术台前,不让一个病人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手术。医院领导和科室的同事心疼她,建议她休息休息,但李爽乐没有答应,在服用了止痛药并注射强效镇吐药后,继续坚守手术台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完成手术,她说,承诺了患者要在当天完成的手术就必须兑现。在场医护人员强忍泪水配合李爽乐完成手术,患者知情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医者仁心,情感的付出都是相互的。有一次,一位老人因患白內障住院治疗。老人身体不太好,有一些其他疾病需要预先处理。期间,李爽乐经常从病房牵着他到检查室做检查,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他送回去。几天后,李爽乐给老人做了手术,再去牵他复查时,对方突然说道:“李主任,你不用牵我了,我看得见了”。那一刻,李爽乐的眼眶湿润了——所有的艰难,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委屈,一切付出在这一刻都觉得值了!
  李爽乐深知,要将自贡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打造成为川南高地,不仅体现在业务水平上,在科研方面也要走在别人前面。十几年来,李爽乐带领科室开展了7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专利授权4项,让医院眼科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冒生命危险也值得
  【大医名片】吉木子石,女,1998年7月毕业于凉山卫校,毕业后分配到昭觉县卫生防疫站从事艾滋防治工作至今,是昭觉县唯一的女性少数民族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者,现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所所长。
  自参加工作18年来,吉木子石时刻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在平凡的疾病预防及艾滋病防治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这些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近期就要送到贫困户手中。”吉木子石的办公室里有点拥挤、杂乱,她正在整理一批新旧衣物、玩具和体育用品。
  吉木子石是一位有着18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经历的普通医务工作者。刚做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之初,吉木子石的亲戚朋友不理解,家人反对。母亲要求她辞去这个许多人都不敢做的工作。“你要是不听话,就不准回家!”一次,母亲把她推出家门。在门外,吉木子石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对艾滋病感染者来说,来自社会的歧视和自身的恐惧比疾病本身更为可怕。为了消除人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使艾滋病人享有同样的生命尊严,吉木子石毅然决定前往患者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尽管家人和朋友强烈反对,百般阻挠,但为了求证与艾滋病患者正常生活接触不会被传染,吉木子石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并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为艾滋病患者抽血取样。
  吉木子石的坚持,感动了母亲,感动了同事,也感动了所有人。大伙儿都钦佩地说:“你太勇敢了!”
  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地,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疾控工作任务重。早上5点她就要起床,晚上12点才回家,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山间。
  工作上,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吉木子石都会按时把药品等送到病人手中,同时鼓励病人及家属树立信心、不言放弃、战胜病魔。
  每当看到病人家里一贫如洗时,吉木子石常常忍不住自己掏钱给病人。竹核乡大温泉村有一户老人家,7个儿女都因病去世,留下3个孙女。吉木子石每年都会去看望老人一家,并带上药品和米、油等生活用品。
  18年来,吉木子石送给病人的现金已达到两三万元。“有人说我笨,说我傻,但医者父母心,病人就是我的亲人。”2012年,她被推荐为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并连续在全省各县市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责编:刘艳梅)
其他文献
9月21日早上10点,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内,一只深蓝色的大眼伴随着时钟的滴答声慢慢睁开,蔚蓝色的眼球缓缓转动,这只眼球上,有陆地、海洋,蓝天、白云,这只眼球是我们的母亲——地球。眼睛是人类窥探世界的窗口,人类通过眼睛发现地球及宇宙的奥秘,从而创造事物,而这只巨大的“科技之眼”就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慧眼。随后,星空逐现,一艘飞船缓缓升空,飞向远方深邃的宇宙,就在这样一个由地球、宇宙构成的科幻时空中,第四届
期刊
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西博会,我省签约投资合作项目836个,投资金额6572.53亿元。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一份经济社会发展的答卷已沉甸甸,彰显蓬勃发展的四川力量。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尤其是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全面实施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走具有四川特点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之路,奋力推进四川“两个跨越”
期刊
11月4日下午,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王东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领导小组组长尹力,省委副书记、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国中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前一阶段,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委脱贫攻坚各项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实施、加强督导检查,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新的成效,进一步
期刊
2016年11月15日至16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  这次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问题。全会期间,省委书记王东明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一年来省委常委会工作,重点分析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这一年,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认真抓好三项整改落实“回头看”,切实加强巡视监
期刊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守,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向全党发出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  “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是王东明书记在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对全省广大党员提出的鲜明要求。在向着决胜全
期刊
10月31日上午,四川省2016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开工仪式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彩烟缭绕,工程车辆齐鸣,共同庆贺这一重要时刻。  当天,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川渝电网500千伏第三通道工程、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箱拱桥——成贵高铁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亮相开工现场,位于各市(州)的分会场也
期刊
最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准则》《条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貫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期刊
梳理最近5次省委全会党代表列席情况,可以发现,每次全会列席人数基本都在10人左右,其中,省委十届五次、七次、八次全会列席人数均为10人,六次全会12人,九次全会9人,合计51人次。列席代表男性有30人,女性21人,但八次全会10名列席党代表中女性达6人、九次全会的9人中女性为5人。  这些列席党代表中,绝大多数只列席了1次全会,只有凉山州检察院侦查监督二处处长骆丽列席了2次,分别是省委十届五次和九
期刊
当前,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成是对西部地区、对四川省发展至关重要的国家重大战略体系。四川能否抓住战略机遇、迎接挑战,将直接影响四川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实力,以及在西部地区的地位。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是国民经济的坚实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四川县域经济应该转变思路,调整策略,确定重点,实现
期刊
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按照省委统一部署,11月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赴绵阳市北川县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调研督导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督促市县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尹力走进桂溪镇黄莺村、陳家坝乡青林村等地贫困群众家中,为他们送去御寒衣被等生活必需品,详细询问家庭收支情况,特别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