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问题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更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现阶段,由于高校课程设置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校园内法律氛围不浓厚,因此要在高校内将课堂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加强法律实践环节,提高高校教师的法律修养,着力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律素养 法治教育
  公民的法律素养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国人口众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年有近八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制度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其法律素养必须受到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但能使大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而且能推动校园及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意义
  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发展的主力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外在原动力。
  1.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内在需求。
  高等教育不仅要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律素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要依靠法律维持社会的良好秩序。一个高素质的公民,需要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及道德修养,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理应是合格的公民。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仅是高校的责任,而且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2.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走法制化道路,本质上是法制经济。法律要求市场主体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办事。一方面,法律保护市场主体,在平等、自愿、诚信的基础上公平竞争,并调节市场主体中的矛盾。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制定经济法规,通过税收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信贷政策等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作为未来市场主体力量的大学生,法律素养直接影响未来经济建设。因此,培养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原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对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有不同的看法,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生态环境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社会领域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就业问题及教育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依法治国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三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如克隆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的应用,为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弊端。大学生是掌握高科技的人群,如何协调好科学发展与法律的内在联系至关重要。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以及成因分析
  通过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了解的法律知识甚少,培养高校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关注度不够,二是由于大学生在高校内生活,需要运用法律的机会很少。
  1.高校法律类课程设置单一。
  现阶段各高校的思政类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其中涉及法律知识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中的法律知识仅为基本的法律常识,如“选举权”、“财产权”、“中国公民要履行的义务有哪些”等。该课程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指导思想,以“道德教育”为主要目的,没有涉及法律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无法从书本中了解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
  另外,高校内关于专业知识的讲座较多,涉及法律类的讲座较少。各类学生组织的活动中,法律类的公益性活动较少,校园内法制氛围不浓厚。由于高校大学生获得法律专业知识的途径有限,导致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不高。
  2.高校的“封闭式”管理,降低了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
  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高校多对学生实施半“封闭式”的管理,即学生除了按时到课以外,如无特殊情况,工作日也要住在校内,以便于高校统一化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活的能力。高校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同时间接性地限制了大学生对外交往的范围。高校学生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危险时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利,导致学生认为法律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大,法律意识不强。
  3.旧有思想阻碍了法制化进程的发展。
  在中国几千年的旧有思想中,一直是“人治”占主体地位,法律占辅助地位。受旧有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通过对一些高校学生的访谈可以了解到,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愿意通过法律诉讼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不知道如何聘请律师,有的学生担心走法律途径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还有的学生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只有非常重大的事情才会依靠法律解决。如此不仅给学生造成了心理的负担,当学生走向社会后也不会主动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是法制社会的中流砥柱,市场经济离不开依法治国,应全面客观分析大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课堂教育、开展法制实践环节、习得法律知识等手段,解决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1.課堂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   高校对于非法律类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中,与法律相关的课程较少,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此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高校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增加基础的法律知识及专业类相关的法律知识。以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为例,可以学习《合同法》、《劳动法》、《拍卖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与此同时,加强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如何获取法律援助。高校应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各类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知识的学习,如学生通过参加讲座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等。
  “隐形教育”是指除课本知识以外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学方式。要积极培育高校校园文化,增加校园内的普法专栏,充分利用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合理正确的引导学生。可以组织法律类的辩论会、文艺活动等,再例如以小品的形式,生动形象的给大家传播法律知识,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节,弥补课堂的不足。
  2.加强校园法律师资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一所高校综合能力的体现,加强高校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创造良好校园环境的基本保证。首先高校在选聘教师时、考核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高校也要积极对教师进行后期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鼓励高校教师走出课堂,多参与校外的实践锻炼活动,可以走进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了解企业的工作状态,增长课外知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其次,高校应多聘请校外专家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校外的专家往往有充足的实践经验,通过他们,学生可以接触第一手的法律资料,学习最新的法律案件,了解如何运用法律、获取法律的相关帮助,从而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通过举办法律沙龙、座谈会等形式,让校外导师、高校教师和学生们齐聚一堂,多交流、多参与、多学习,用轻松的方式学习身边的法律知识,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学习氛围。
  3.开展校园内法律知识实践环节。
  法律知识的实践环节是指带领高校学生走进看守所、监狱、律师事务所、法院等单位观摩体验,开展犯罪人员以身说法、法律工作者依法讲法等活动,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什么是“违法必究”,什么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对违法产生畏惧的情感。高校在教育实践环节中应多选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跨越法律的边界。高校教师在学生参观学习后,可利用犯罪人员的典型经历,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引导学生当出现此类事件时该如何处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注意层层深入式讲解,对案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引入学生的思考,要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此问题,培养法律思维,增强守法能力,强化法律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应多利用现有的法律教学资源,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选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法律案件,与学生一同学习讨论。
  综上所述,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阵地,但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内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社会、高校、各类学生组织等共同努力,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满足法治国家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庆材,陈建伟,齐宪磊,张会,张晓文,胡春龙,聂鑫.高校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路径规划研究[J].学理论,2017(05):251-252.
  [2]宋彬.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现状与优化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18):152-153.
  [3]王业松.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状况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2):220-221.
  [4]李阳,李庆瑞.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1):129-130 132.
  [5]李子涛.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師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细化站段《信号集中监测设备维护管理办法》、与信号设备同设计、设立专业器材工区、配备专业维护和浏览人员等措施进行解决
Safety surveillance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many constructing industries for green internet of things(IoT)applications.However,tradit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力通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力通信作为电力系统的一大支柱,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传输容量大、耗损少、抗干扰能力强、所占空间小、中继距离长等优点,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通信方式,光纤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使电力通信不仅提高了传输速度和传输量,还保障了传输的可靠性。本文就电力通信在
摘 要: 为了归纳分析护理本科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护理本科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择CNKI中国知网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平台,输入检索词“护理师资队伍,本科”,对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所选文献的题名、作者及工作单位、发表期刊、发表年份、论文摘要等数据进行统计,采用 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制作图表,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法进行描述性统
文章分析了一起LW30-72.5断路器在自动投切状态下的极柱爆炸事故。通过对断路器进行拆解分析,发现该断路器绝缘拉杆与操作杆连接销的弹簧销安装未到位,导致连接销移位发生先
摘 要: 少数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内涵丰富,各具特色,弥足珍贵。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坎坷与困难,当前少数民族音乐面临传承危机和挑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尤其要把握好高校音乐教育这个主阵地,发挥其重要作用,认真探析当前高校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整机制和强化观念等改进方式,保护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增进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价值认识,采取适当的措施做好少数
巡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面对大型企业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仅凭省电力公司一级的监督力量难以实现对所管辖的二、三级单位检查全覆盖。文章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阶段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质4(FABP4)、甲胎蛋白(AFP)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
Due to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al technology,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are experiencing an increasing risk of international
FBMC/OQAM transmission system has a better spectral efficiency than OFDM.However,its orthogonality condition is only considered in the real field.In the pres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