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计算机管理借还图书问题的相关探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00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夏韬 性别:男 民族:汉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图书馆 学历: 硕士研究生 科室:武科大黄家湖校区图书馆 研究方向:图书馆方面 需普职称:中级
  摘 要: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知识浩如瀚海,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信息的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中外文各类书籍、期刊等资料的大量增加,图书馆使用传统的管理和操作模式已难以满足广泛读者的需要,在图书馆管理中运用计算机已经势在必行。在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图书借还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整体水平。在此,本文针对计算机管理图书借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做以下几方面的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管理图书;借还;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a)-0000-00
  
   借阅自动化实现了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变革,促使传统图书馆实现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变。利用计算机管理图书借还工作不仅能节约资源、简化借阅流程,还能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因此,图书借还工作在使用计算机管理后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一致赞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存在于计算机管理图书借还的各个环节,文章接下来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对计算机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下论述。
  1 计算机管理图书借还的优势
   在使用计算机管理图书借还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加强了图书管理的秩序。因而在图书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其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优势:
  1.1 极大的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
   图书借还管理,不仅关系着学校图书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关系着学生知识储备量的增加,因而在学校整体管理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计算机管理的运用,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图书借还管理的效率,同时还能方便学生借还图书,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在其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计算机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以便其抽出时间投入其他的管理环节。其次,计算机图书借还管理,打破了传统的手工登记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管理模式。最后,在图书借还管理中,计算机的使用,符合了当前科技的发展趋势,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换而言之,即计算机的使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学校跟上社会发展步伐的必然趋势。因而在学校的整体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方便学生图书查阅
   计算机的使用,打破了以往的图书借阅模式,学生在借阅图书时,只需要通过自己简单的操作,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同时能够通过计算机的管理进行续借。而其他同学也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显示,得知所要图书是否存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借阅,同时也方便了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
  2 完善计算机管理借还图书的途径
   综上所述,在使用计算机管理图书借还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图书借还管理无法顺利的运行。因此,完善计算机管理图书借还,则成为每个图书管理员仍在探索的问题。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图书借还微机记录与实际数据不符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在录入微机时工作人员将书名或是条码分类号输错,使微机记录与读者借阅情况不符;二是在录入微机时工作人员将实际读者的信息错误录入到其他读者记录中;三是由于条码磨损或是打印不清晰导致条码阅读器误读。因此,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进行员工责任感教育,确保人、证、卡准确无误,核准读者姓名等实际信息与计算机显示相符。只有工作人员以强烈的责任感开展工作,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加强图书损坏管理
   在图书借还管理中,计算机的使用,只能对图书的借还日期进行管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对图书的损坏的进行辨识。由此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能从根本上加强图书的质量管理,以便图书资源的长久使用。此外,基于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图书管理人员本着负责的态度,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图书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图书管理的各个环节,以便从根本上杜绝图书的损坏。
  2.3 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一些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在借还图书的过程中,无法对计算机进行熟练的操作,因而难免使用错误的操作方式,扰乱计算机图书管理的正常秩序。由此,就需要学校在使用计算机管理图书借还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其在借还图书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而在其加强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在新生入学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定时的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培训,以便学生在日后图书借还的过程中,能正确的操作计算机。避免因学生操作失误而扰乱系统运行秩序。
   其次,图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学校的宣传栏,加强对图书管理的宣传,以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树立“爱护图书”的意识,从而在今后的借阅中能够避免图书质量损坏现象的发生。
  2.4 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
   在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素质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便在工作的过程中避免因工作方法的失误而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其次,管理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同时凭借计算机的相关优势,创新管理理念,以便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
  3 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在管理图书借还的过程中,往往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扰乱了图书管理的正常秩序。由此,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在借助计算机管理优势的同时,能够正确看待计算机管理的缺陷,同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完善。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便在图书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运用计算机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竞. 高校图书馆在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9,(01).
  [2] 宁业高. 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跨世纪思考——兼论市场经济体制下读者工作的方针与策略[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5,(03).
  [3] 陈竞. 高校图书馆在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9,(01).
  [4] 李卫伟. 高校图书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的有关问题[J].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8,(S1).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广播电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县(区)级广播电视台是基层主流媒体,它是县(区)级党委、政府的喉舌和
摘 要: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新性,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发酵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近年来,根据课程特点结合专业方向,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发酵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改革,提出了在理论教学上吸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优点,把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案例引导式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发酵工艺实例模块”教学内容设计;在实践教学上着重以项目为载体,科
发展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解决职业教育教师数量紧缺,师资来源渠道单一,教师比例结构失衡等问题的一个主要渠道,也是培养优质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途径之一。
COD是水质监测指标之一,使用进口仪器测试方便、快捷,但配套试剂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使用。本文对进口COD消解液(MERCK公司制造)进行了剖析,并自制了试剂。通过实际应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