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0年成就喜人

来源 :经济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记者报道)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92年建区以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喜人的进展,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了稳步健康快速发展。
  2001年,北京开发区批准企业投资总额36.23亿美元,投资密度为每公顷工业用地1155万美元,投资密度最高的企业高达4880万美元.按照已经投产企业的用地面积计算,每公顷工业用地创造工业总产值1.98亿元,实现税收839万元,产出最高的朗讯公司每公顷工业用地创造工业总产值14.76亿元,实现税收1.59亿元。开发区为入区企业提供标准工业厂房的工业园产出密度为每公顷创造工业总产值6亿元。开发区内五大主导产业的工业企业每公顷用地所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电子信息业20166万元/公顷,光机电一体化业8073万元/公顷,食品业5314万元/公顷,包装印刷业4684万元/公顷,新材料制造业4851万元/公顷.医药业3302万元/公顷,其它行业(化妆业\服装等)10431万元/公顷。
  截至到2002年3月底,累计入区企业996家,投资总额38.3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273家,投资额28.8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75%。三资企业单个平均投资1049万美元,是全国三资企业平均投资额的3.75倍 (全国平均为280万美元)。
  经过10年努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于新能源、软件制造五个主导产业。其中前三个已经有一定规模。世界 500强企业中的36家以及60多家跨国公司已经在北京开发区落户。2001年评出的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品牌中,有6个在开发区有投资(可口可乐、通用电器、AT&T IBM、麦当劳、诺基亚)。通过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114个,北京开发区80%的工业产值来自高新技术企业。
  2001年,北京开发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三位数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3亿元,同比增长152%;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424亿元,同比增长405%;完成销售(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333%;实现利润总额28亿元,同比增长278%;完成出口总额12.4亿美元,同比增长799%。完成财政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148.4%。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 年主要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亿元,同比增长37%;工业总产值580亿元,同比增长37%;销售(营业)收入600亿元,同比增长41%;财政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税收30亿元,土地收入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同比增长76%;吸引投资总额10亿美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
  “十五”计划目标 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10%左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左右,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100亿元,税收收入达到60亿元,累计吸引投资50亿美元,累计出口创汇60亿美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