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颅内动脉闭塞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颅内动脉闭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9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症颅内动脉闭塞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TCD检查,观察TCD诊断缺血性卒中并发颅内动脉闭塞的结果、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正常血管865条,颅内动脉闭塞224条.TCD显示:正常血管882条,颅内动脉闭塞207条.TCD诊断缺血性卒中并发颅内动脉闭塞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7.95%、96.18%、94.49%.结论 以血管造影作为参照,TCD诊断缺血性卒中并发颅内动脉闭塞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虽然TCD对颅内动脉闭塞检出数目略低于血管造影,但其具有无创、可反复性操作等优势,并能反映血管闭塞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腹泻患儿感染非伤寒沙门菌(NT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我国儿童NTS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3个院区利用分层抽样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70份,非腹泻儿童粪便标本296份,通过细菌培养,挑取相应菌落使用沙门菌诊断血清进行初步血清诊断,再用系统生化法进行确诊,同时使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结果腹泻患儿组NTS检出率为6.
肝移植是挽救终末期肝病及急性肝衰竭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手段,但供肝短缺限制了肝移植的临床应用。利用肝脏良性肿瘤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废弃肝”行活体肝移植鲜有报道,针对供者
营养支持是重症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科研与实践,在理论认知和临床应用上取得较大进展。笔者针对重症病人病理生理改变,综述重症病人代谢特点及营养支持策略,为重症病人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介入医学在心脑血管和肝胆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继内科和外科治疗外的第3大类治疗技术。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及机器人手术系统、人工智能、物
肝细胞癌是全世界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肿瘤导致病人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每年新发和死亡病例>50%发生在中国。血管浸润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抵抗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方法 接收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100例,并检测氯吡格
食管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是食管癌治疗的基石,上纵隔淋巴结清扫对于食管癌精准分期和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是食管外科极具挑战的操作,其解剖边界和清扫范围尚无相关共识。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尤其是机器人手术系统在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上纵隔微解剖概念的引入,笔者团队提出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边界,以实现精准、根治性、规范化清扫。笔者结合中心经验,对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食管切除术左侧喉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训练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9月收治的冠心病PCI手术患者200例,按随机数表法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脏康复训练,在患者掌握训练方法后,出院后坚持训练3个月,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随访表明,观察组最大摄氧量(1152.7±43.8)mv/min、左心室射血分数(39.4±5.2)%、最大心率(89.4±2.8)次/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随访表明,观察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GBCs)临床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存在难度,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GBCs治疗方法: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黏膜下切除术仅试用于小体积腔内型GBCs,腔外型GBCs解剖位置深,体积较大,且极易附着于大血管上,首选腹腔镜手术切除。笔者介绍1例胃小弯支气管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乃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 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 亦是研究的热点, 因此《协和医学杂志》将本期主题定为“先天性心脏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