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着的娃娃家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色游戏开始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冲进娃娃家。很快,那边有两个孩子发生争吵:“我的!”“不对,是我先拿到的!”接着,“哗”的一声,一个孩子把“食物”碰翻在地。另一边,一个男孩开始四处跑动,一不小心撞到了人,又引起一阵纷乱……这样的场面教师恐怕早已习以为常了,但其中隐含的问题的确值得反思:为什么会发生争抢?“食物”怎么会倒翻在地?为什么孩子静不下心来游戏?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园的常设区域,但有时教师往往苦于不知如何去变换娃娃家的环境布置,以推动游戏的发展。
  什么样的环境是幼儿真正喜欢的?什么样的材料是适宜的?如何让环境和材料更适合幼儿的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呢?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们从娃娃家的创设到步步深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调整。以下记录的是我班娃娃家游戏动态发展的过程。
  
  小熊、小兔和小猪的幸福生活
  
  刚开始布置娃娃家时,我们思考的是怎样让小班幼儿了解这个游戏的内容。为此,我们自编了故事《小熊、小兔和小猪的幸福生活》,讲述的是小熊、小兔和小猪一家三口在家里睡觉、做饭、请客、享受幸福生活的情景,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接下来,当幼儿看到活动室里出现了小熊家、小兔家、小猪家时,他们欣喜万分。三个独立的娃娃家就这样诞生了。幼儿根据故事中提到的情节开展游戏,之后又逐步生发出更多的游戏内容。他们每天都期盼着去娃娃家玩,那里逐渐成为他们最喜欢的区域。
  重点提示:刚入园的幼儿还不太明白该怎么玩娃娃家游戏,这就需要教师设法激发并引导他们参与游戏。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特别偏爱小动物,因此,我们通过讲述三个小动物幸福生活的故事,布置小动物的家,让幼儿了解可以扮演的游戏情节。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同时,考虑到小班初期幼儿的游戏主要以平行游戏为主,我们借助三个小动物的故事很自然地生发出三个平行的娃娃家游戏,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幼儿都喜欢迷你型的道具吗
  
  小动物家的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为了丰富游戏情节。我们投放了几个用大纸盒改造成的迷你型桌子,还用温馨的布艺来装饰。原本以为幼儿一定会喜欢这些可爱的小桌子,但实际使用情况并不理想,非但没能很好地引发幼儿的游戏,反而造成了混乱:在小兔家,棒棒烧的菜一会儿就摆满了一桌,骋骋的菜没地方放了,就把棒棒的菜拿开,把自己的菜放上去;在小熊家,饭菜全都乱七八糟地堆在地上,而纸盒桌子则被幼儿当成凳子在坐。这些情况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于是,我们搬来了普通的方桌,桌上可以摆放许多物品,结果孩子们非常喜欢,游戏变得有序多了。
  重点提示:一个角色游戏区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环境布置和道具提供是否得当。如果教师错误地估计了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就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以致于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幼儿不喜欢迷你型桌子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的高度类似幼儿平时坐的凳子。二是纸盒表面积不够大,幼儿不够用。而一张适合幼儿高度的大桌子则能引发象征性的家庭活动。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幼儿的使用情况。并不是所有迷你型道具都适用于幼儿的游戏。
  
  
  小兔家为何门庭若市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比起小猪家和小熊家,幼儿似乎更喜欢光顾小兔家。这是为什么呢?在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观察后我们发现,在小兔家,幼儿有的在屋里烧饭,有的在门口散步,互相之间不时有些交流:“你回来了!”“我出去买菜了!”而在小猪家和小熊家,幼儿多是独自游戏,互相很少有交流。也不太有其他游戏情节生成。我们试着从空间设置上找原因。小猪家和小熊家相邻,中间以柜子隔开,只有一面是对外开放的,视野相对狭窄,空间较为封闭,而小兔家面向中间空旷的公共区域,空间较大,更为畅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既可以在屋里摆弄餐具、做饭烧菜,又可以随时和外界交流,因而游戏内容更为丰富(见图1)。于是,我们撤除了小熊家和小猪家之间的柜子,将两个“小家”合并,变成一个新的小猪家(见图2)。“新家”的格局与小兔家类似,提升了空间的开放程度。果然,经过调整后,来小猪家光顾的幼儿增多了。
  重点提示:空间的开放或封闭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观察到,幼儿进入不同格局的空间,他们的行为反应和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在角色游戏中,较封闭的环境往往会限止幼儿的活动范围,使幼儿产生更多的独自游戏行为;而较开放的环境往往会暗示幼儿自主地调整和支配环境,并给予幼儿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游戏内容也会随之丰富起来。
  
  小鬼当家
  
  原先我们以为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更喜欢模仿成人烹饪的过程,因此提供了大量的烹饪用具和材料。但后来我们发现,仅仅模仿烧菜做饭满足不了幼儿的游戏需要,特别是城市里的幼儿平时经常观察到父母操作家用电器的情景。因此渴望把这些用品引入游戏中,以再现熟悉的生活情景。于是,我们多次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想要的物品,共同制作了简易的电冰箱、迷你洗衣机、壁挂式热水器,还增设了电脑室、晾衣台等。
  
  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给幼儿一些挑战,我们尝试投放了各种各样的衣架,试图引发幼儿晾衣的游戏行为。原本以为幼儿会喜欢,但投放后效果并不理想。了解之下才发现幼儿缺乏使用衣架的经验,所以这样的操作对他们来说有难度。对此,我们没有强求幼儿一定要在游戏中表现这一生活情景,而是暂时把衣架搁置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幼儿游戏愿望的产生。过了一段时间,伴随着淋浴房、洗衣房的诞生,洗衣、晾衣成了游戏的需要。他们便主动地寻找合适的衣架来晾挂,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情节。
  有了这些材料,幼儿在游戏中十分忙碌,互动更为频繁,生发出许多有趣的游戏内容,如,他们会将坏了的洗衣机拿去修理,将剩菜放入冰箱等,他们真正体验到了模仿成人生活的快乐。
  重点提示:小班幼儿寻找替代物和单纯假想的能力尚在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多种材料来引发幼儿的想象和交往行为,为游戏情节的丰富搭建桥梁。小班幼儿进入娃娃家后往往会花大量的时间做搅拌、扣纽扣、洗刷东西等活动。肢体动作较多而言语互动较少,他们往往通过重复动作来学习。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要尽可能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的生活节奏“同步”,让幼儿在自然的操作中习得经验、发展能力。但是。教师的设想和幼儿的需要有时会产生冲突。当教师投放的材料还未进入幼儿的视线范围,成为幼儿的游戏需要时,教师可以暂不强求幼儿去关注这些材料,静候教育契机的来临。
  娃娃家重新装修了
  
  随着幼儿游戏的深入和游戏水平的提高,他们渐渐地偏爱小猪家了,原先热闹的小兔家却冷清下来。到底是什么使小兔家“人气指数”下降了呢?原来,调整后的小猪家空间更大,在同样呈半开放格局,同样有利于生成多样化游戏情节的前提下,幼儿当然更青睐宽敞的游戏空间。幼儿在小兔家有时会发生争吵,原因通常是太拥挤,或是某个幼儿碰落了另一个幼儿的材料。而小猪家空间大,一边可以烹饪,另一边可以当卧室,空间绰绰有余,不会显得拥挤。于是,在和幼儿讨论之后,我们尝试在空间上作了调整:将原先的两个小“家”合并成一个大“家”,分别作为厨房和卧室。按幼儿的提议,厨房和卧室的夹角处又增添了一个淋浴房(见图3)。此后,幼儿每天都兴致勃勃地投入游戏,游戏行为更为丰富了。
  重点提示:有了厨房和卧室的娃娃家比原先全挤在一个房间来得更真实,也更能使幼儿体验到娃娃家游戏的“组合运作”,这样的大“家”更有利于引发幼儿之间主动的交往行为,从而丰富游戏的内容。从幼儿的前后活动对比来看,调整前,幼儿的活动基本以烹饪为主,比较单一:而调整之后,卧室、厨房、淋浴房、洗衣房等环境激发幼儿产生了更多与生活相联系的想象,进而引发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幼儿的游戏水平随之提高了。
  
  “自由空间”我作主
  
  渐渐地,有一些幼儿不再满足于娃娃家里的小小空间了,在他们的谈论中。我捕捉到了一些信息:“我们带宝宝去公园吧!”“我想去外面吃肯德基。”“我送孩子去幼儿园。”显然,他们产生了扩大游戏内容的愿望,渴望有更大的空间来满足自己的游戏需要。于是,我在娃娃家的外围开辟了一块“自由空间”,支持幼儿进行各种各样富有创意的游戏。没想到,小小的自主空间却引发了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有的幼儿抱着娃娃去公园散步,有的去公园野餐,有的玩起了放鞭炮的游戏,还有的提出要打的去上班……活动室外走廊木柱上的“小动物触觉墙”也被幼儿和娃娃家游戏联系起来,幼儿会走出娃娃家,去看望小动物朋友,抚摸着它们,与它们“对话”。空间的延展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重点提示:当幼儿获得对空间的主动权时,他们的想象将不再受到拘束,他们许许多多的扮演愿望会被唤醒,从而积极地去再现种种生活经验。幼儿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游戏,无论是交往水平还是认知水平都会得到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反思:
  实践经历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环境与幼儿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体会到积极有效的环境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既给予显性的支持,又包含积极的暗示;既适合其现实水平,又具有挑战性;给幼儿自主空间,促进其积极有效互动。环境创设不仅要顺应幼儿原有的经验和水平,还要富于挑战性,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不断调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可以分别从幼儿和自身的角度出发思考以下问题。以便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一判断。对幼儿而言,他们是否拥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从容游戏?能否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能否有序活动?对自身而言,我们能否在充分了解和体验幼儿想法的基础上,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能否有效管理环境,与幼儿保持积极的互动?
  此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如,适当改变或调整环境可以带来新的刺激,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但如果变换过于频繁,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会导致幼儿过度兴奋和注意力涣散。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在角色选择、道具使用、装扮技巧、同伴互动、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需要在今后的游戏中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以促进其在不同基础上得到发展。而具体的指导策略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其他文献
NDRG1在雄激素诱导细胞分化和抑制前列腺癌转移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然而,与NDRG1功能相关的蛋白仍不十分清楚。利用免疫共沉淀法与广谱光谱测定法分析,研究者确定了在前列腺癌
以经济、政治,政策评论著称的日本庆应大学教授榊原英资,比照中国的明、清时代已经与欧洲进行着大规模贸易,以及几乎同时期的莫卧尔帝国时代的印度曾是东南亚至地中海,以至非
记者王培北京报道4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帆船舢板运动协会与“沃尔沃环球帆船赛”(Volvo Ocean Race)赛事管理机构——沃尔沃盛事管理公司(英国)联合在
接待工作与其它事业一样,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条件地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这是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接待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使接待工作
我去过四季如春的深圳、繁荣发达的上海、传统古老的绍兴……每一个地方都有与众不同的美味.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青岛的特色菜——大海的耳朵.rn谈起青岛,就得讲到大海.那一望
期刊
又是一个凄冷的夜晚,我独自坐在窗前,窗外那片黑暗予人一丝莫名的伤感,层层乌云锁不住那一轮弯月,静静地躺着,也静静地照着,无言中,自令人愁绪渐生。我又想起了那句“无言独
工作时间长了,会觉得头晕脑胀。这里,介绍一套健脑操,对解除头昏很有效。最好每天做一遍。1、上下耸肩运动:两足分开而立,约与肩等宽,两肩尽量上提,使脑袋贴在两肩头之间,稍
山东农学院于1963年12月14-15日举行第四次科学讨论。在这次科学讨论会上,全院共提出农、林、牧等6个专业方面的论文报告42篇,其中属于专业基础理论的16篇,属于生产技术关键
在一些高考作文题中,有“文体特征鲜明”或与之类似的要求。这一要求的背后,隐藏着语文教育界存在的这样一种认识,即认为“文体特征”鲜明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必要标准。笔
中国动植物学会江西分会于今年7月16-22日在庐山召开成立大会及首届学术年会。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全省的高等院校、中等学校、生产及科研单位的代表50名。江西省科委钟平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