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子能力平台的5G专属切片客户自助管理方案

来源 :移动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客户对5G专属切片网络的自主管控能力,满足客户的自助管理要求,首先介绍5G网络切片与切片分类,然后分析5G专属切片客户的自助管理需求,接着阐述原子能力平台的功能与架构,最后提出基于原子能力平台的5G专属切片客户自助管理方案,以向客户提供全面的5G专属切片自助管理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其他文献
为明确影响消费者斗烟喜爱度的感官评价指标,了解消费者选择斗烟产品的偏好,利用Python编程语言编写爬虫程序,获取斗烟产品互联网评价数据,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和逐步回归对斗烟产品的评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原味型产品,消费者的喜爱度主要基于层次变化和质地厚薄2个评价指标,其中层次变化>质地厚薄.而对于调味型产品,消费者喜爱度主要参考层次变化和室韵嗅香2个评价指标,其中层次变化>室韵嗅香.
为研究卷烟纸钾盐对卷烟燃吸过程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不同钾离子含量的卷烟纸并统一制成卷烟,测定获得了卷烟纸钾离子含量对卷烟燃吸过程中燃烧状态和动态吸阻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卷烟纸的热失重特性,探讨了钾离子对卷烟燃吸过程中燃烧锥温度分布的影响机制以及对主流烟气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卷烟纸钾离子含量的增加,①静燃阶段中卷烟燃烧锥最高温度(Tmax)的最大值和平均静燃速率逐渐增加,抽吸阶段中Tmax的最大值逐渐减小,而燃烧锥特征温度(T0.5)和体积(V)、卷烟平均抽吸速率逐渐增加,燃烧锥高温区的温度分布更均
为挖掘可能参与烟草花序发育和抗逆胁迫相关的花序分生组织类受体激酶(Inflorescence meristem receptor-like kinase,IMK)基因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普通烟草基因组中鉴定出6个IMK基因家族成员,不同成员间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61%~97%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烟草IMKs主要分为2类,主要区别在于重复motif 12(GSIP motif)的个数差异.跨膜结构域分析显示,2种类型烟草IMKs跨膜结构域分布间存在差异,暗示这2类IMKs可能出现了功能分化.翻
采用PA和DEOA对环氧树脂E51进行改性,通过开环加成反应,在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上引入羟基、叔胺以及酰胺键等极性基团,并具有亲水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体系无需外加触变剂,加水混合后,树脂颗粒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可赋予体系优异的触变性.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原料种类等因素对高触变性无填料水性环氧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制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与固化剂混合后,该水性环氧胶粘剂具有优异的抗流挂性,固化物力学性能良好,实用性较高.
为明确贵州省烤烟种植主要气象风险因素及时空分布特征,利用贵州省64个县(区市)2008-2017年逐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降雨量等数据,对不同县区烤烟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气象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烤烟种植气象风险因素进行归类.结果表明:该区域烤烟烟叶生产主要的气象风险为还苗-伸根期低温(4月下旬-5月中旬日平均温度≤13℃)、成熟期高温(7月中旬-8月下旬日最高温度≥35℃)、成熟后期低温(8月上旬-9月上旬 日平均温度≤20℃)、暴雨(日降雨量≥50 mm);还苗-伸根期和成熟后期低温风险主要
为解决加香机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烟丝加香均匀性差、香精吸收率低、污染外部环境等问题,基于离散元法采用EDEM仿真软件对加香机滚筒的抛料特性进行模拟,通过分析不同抄板数量和滚筒转速下烟丝运动轨迹和分离比率,优化了抄板数量和结构、滚筒转速以及喷雾装置.以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SJ236B型加香机为对象,对改进前后1 g烟丝中特征香味成分的质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β-苔黑酚酸甲酯质量RSD值由19.81%下降至5.68%,解吸率由46.49%上升至62.78%;苯甲酸苄酯质量RSD值由16.14%下降
采用相同叶组和辅材卷制了短支(烟支长75 mm)与常规(烟支长84 mm)两种卷烟样品,分析了两种卷烟样品主流烟气常规成分、焦甜香成分、烟熏香成分和有机酸类香味成分的逐口释放情况及差异.结果表明:①短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TPM、焦油、烟碱和水分的逐口释放量均随抽吸口数序号的增加而升高,但短支卷烟的逐口释放量均明显高于常规卷烟.②释放量相对较高的焦甜香成分依次为糠醇、甲基环戊烯醇酮、麦芽酚、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焦甜香成分的逐口释放量随抽吸口数序号的增加大部分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短支
首先介绍了5G接入与移动性管理策略引入的背景,然后基于现有标准,探讨了几种可实际操作的接入与移动性管理策略增强的应用场景及不同应用场景间的联系,再进一步结合应用场景分析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对接入与移动性管理策略增强标准进展以及后续研究重点进行了阐述.运营商实施多种类型策略控制,以满足应用场景和行业业务多样化的需求,在后续5G-Advanced的研究中,策略增强仍会是关注的焦点.
卫星网络在覆盖、可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与地面5G网络具有融合互补的优势,3GPP和ITU等国际标准组织正在推进5G与卫星网络融合标准的制定.梳理归纳了5G与卫星网络的融合场景,分析了5G与卫星网络融合演进不同阶段的特征和组网问题,对融合演进涉及的核心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对5G与卫星网络融合演进的产业合作发展进行了展望.
伴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代际更替,话音业务技术也在同步演进.对运营商话音技术演进路线进行了总结,在对4G VoLTE及5GVoNR话音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5G Advanced网络架构下的话音解决方案——VoNR+,并对VoNR+业务需求、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