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的集聚性及其产业发展途径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awendang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意产业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原因主要是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和智力的扩散。地方在把集聚作为发展模式规划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应注意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利用集群效应打造创意产业品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关键词 创意产业;集聚;途径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9)05-0045-02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及大众传媒技术的革新飞跃,创意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创意产业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集聚特征的形成有政策引导的原因,也有经济发展规律本身的作用,是区域文化资源、经济基础、文化传统、人才、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创意产业在地域上的集聚发展就是把所有的创意要素,包括文化资源、人才、技术、市场、教育和文化多样性等融合到产业的网络中,发挥地域集聚经济的综合比较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一、集聚是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域模式
  
  在创意经济发展中,在地域上是以集群的形态出现的。也就是说,创意活动在地域组织形式上,呈现出地理上的集聚态势,构成了内部相互联系,具有系统性的产业集群。所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指由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创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赵晶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6期)。从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创意产业集群一般依托于大都市或中心城市,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区或者是城郊结合处。例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中国的北京和深圳等。在这些城市的中心或边缘地带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城市文化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最常见的形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最早出现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新加坡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水平较高的欧美国家。随着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日益重视,各省市也掀起了发展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北京、上海、深圳、长沙、成都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和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二、区域创意产业集聚性发展的要素禀赋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是一个成功的地域发展模式,这也引起了国内很多地方的关注和效仿。比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许多地方都提出了加快动漫产业发展的计划。据了解,目前全国要将动漫产业纳入当地新兴支柱产业的城市已不下百个(刘玉珠:《政府在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求是》,2008年8月)。但是,各地在制订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时,普遍把眼光瞄准了高端结构,跟高新技术相关的那些内容的原创和新创。同时,园区的规划也多注重形象设计和基础建设,对商业模式、园区定位、发展方向等关键问题只是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表现出很强的同质性特征。
  要制订适合本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并确定区域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很关键。只有对本区域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要素禀赋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策略,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一般来说,区域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主要包括区域的文化资源禀赋、区域的经济基础、人才的支撑、技术、市场和文化需求五方面的内容。
  
  三、促进区域创意产业实现集聚发展的途径分析
  
  1、在产业规划上应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论是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还是规划布局,都会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在比较优势原则的指导下,确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安排产业的生产活动。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同样应遵循比较优势的理念,发挥产业的优势条件避开或弥补产业的劣势。文化创意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就集中体现了比较优势的思想,有利于整个产业和单个企业扬长避短,实现比较优势,提升比较优势,增强竞争优势。首先表现为区位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提供产业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信息,有利于整合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使创意产业的内容开发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其次是人才优势。集聚的产业布局能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因集聚带来的人才共享。从国内外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成长历程看,园区不但拥有工作场所,还有各式各样的生活设施、公共文化设施等非盈利性的社区机构,更重要的是往往拥有大量的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以支撑创意园区的人才需求。再次是消费及市场优势。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容易布局在人口集中、文化素质较高和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心城市而不是偏远的乡村,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城市这一人口集聚区的依赖性。同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企业之间互为上下游的关系,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条,众多的产业链条又形成错综复杂的产业网络。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综观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主要的支持作用。政府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创建园区的软件环境,制定科学、合理、适时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确定产业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对文化创意市场进行监管,建立行业协会和标准等。我国的创意产业属于起步阶段,应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发展经验,积极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从宏观上,要积极引导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指定科学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有意识地调整产业结构,变创意产业的自发发展为自觉发展。调整和理顺产业体制,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造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操作层面上看,政府首先要指定和完善创意产业政策,包括投资融资政策、人才政策等;大力培育产业品牌;指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市场监管。
  3、利用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创意产业品牌。
  产业的集聚有利于集聚区内的企业和机构实现资源的共享,长短互补,以共同的形象和面貌进行市场营销,较之单打独斗的企业和机构,容易促使统一品牌的形成。比如青岛市北区通过集聚效应打造了“青岛文化街”这一区域品牌。市北区从促进商品交易、开展艺术创作、增加文艺演出、提升文化品位、吸引群众参与等方面人手,对文化街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内涵注入,全力引进一批优秀文化艺术项目,筹建企业文化展示中心、书画艺术创作中心、本土文化展览中心、体育文化展示中心、建筑艺术文化中心和艺术品鉴定拍卖中心,大力培植藏品市场、文化店铺、创作展示等文化产业。街区的集聚资源,能发挥青岛文化街的集聚辐射作用,将青岛文化街打造成了一条中国品牌文化街。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象征,也是一个地区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全球的商业竞争中,知识产权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因素,所有的产业都依赖商标、专利、版权、品牌以及设计来参与竞争,这是由知识产权的经济属性决定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质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的保障。毫无疑问,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它能够激励创新的产生,使产业发展拥有积极的创新动力。在创意园区、产业集群带等建设上,一开始就要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加大对创意企业产品权益的保护力度。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 史小今
其他文献
由中央党校谢志强教授等人撰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30年》(简称《伟大历程》)一书是研究“中国经验”的很具特色的一份成果。该书结构新颖、图文并茂、描述全面、解读深入,值得读者关注。  该书主要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进行了展现、审视和探索。从方法论上,该书作者从立体和历史两个视角入手,不但将笔力集中于30年的发展,对不同领域在这30年的不同阶段的内容和特征做了介绍和分析,而且
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取得5个方面的重大突破:(1)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2)破解了以党代政的难题;(3)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4)加强公民意识培育、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5)确立民主至高无上地位,致力于民主制度建设。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重大突破  中图分类号 D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9)05-0017-02    在中国实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国家粮食直补资金增长较快。调研事实显示,国家粮食直补资金在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效率较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处理五种关系,健全直接补贴政策组织系统,完善资金使用办法,从而实现国家粮食直补目标。  [关键词] 国家粮食直补资金; 问题分析; 使用效率;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07-004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推进,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新的舆论监督方式——网络监督应运而生,并以其实时、快捷、廉价、有效等独特优势和时代特征,受到众多网民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日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网络监督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党和政府的各种决策信息,监督权力的运行过程和权力人物的行为,向相关部门提供反腐败线索,曝光不良现象,维
期刊
摘要 自人民公社解体以来,中国农村组织发生7结构性的变化,但原有的农民组织仍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因此,创建新型的农民组织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主体地位的需要,也是改善乡村治理、提高农民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 农民组织;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9)05-0022-0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载着农村政治、经济
期刊
摘要 价值规律对粮食市场同样适用。应放开粮食价格,让全社会共同分担粮食安全的责任和成本。这也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价值规律;粮食市场;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9)05-0035-02    中国人多地少。吃饭问题从来都是中华民族一个凝重的话题。本文试图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结合当前粮食价格改革,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摘要] 农村环境保护对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稳定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众多问题,要切实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若干政策,加大保护力度,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07-0005-0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数量众多,农村地
期刊
摘要 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内化”,提高大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的重要过程。要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和本质要求,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原则,使教学内容“三贴近”。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9)05-0047-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
期刊
[摘要]回顾总结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抉择,我们既要联系当时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社会历史和思想实际,更应当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进行科学思维,着重领会和把握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原因和背景,着重领会和把握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目的和性质,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命运;抉择;哲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资本主义社会被宣扬为平等的乐园、公平的王国。然而正如马克思通过经济分析所揭示,在这种平等的假象背后是不平等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方式以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使不平等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加深。  [关键词]平等;公平;马克思;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F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02-0022-02    平等,是资本主义的哲学理念、法学信条、政治学基础和经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