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CT征象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高分辨率CT、肿瘤标志物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39例,良性结节组31例,对比两组CT征象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结果 良性组与恶性组年龄、结节直径、性别等基础临床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典型结节并深分叶、胸膜凹陷、短细毛刺、多囊性亮影、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棘状突起检
【机 构】
:
安徽省濉溪县医院CT室 安徽淮北235100;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安徽合肥2300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征象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高分辨率CT、肿瘤标志物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39例,良性结节组31例,对比两组CT征象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结果 良性组与恶性组年龄、结节直径、性别等基础临床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典型结节并深分叶、胸膜凹陷、短细毛刺、多囊性亮影、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棘状突起检出率高于良性组,良性组相邻胸膜增厚、卫星灶检出率高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癌胚抗原(CEA)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4.36%、87.10%、80.00%;肿瘤标志物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7.18%、51.61%、71.43%.ROC曲线显示,CT联合肿瘤标志物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2.31%、93.55%、92.86%.结论 CT征象联合肿瘤标志物能够为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HPC与A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征象,应用ROC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对SFT/HPC及AM的独立预测因素及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表明,AM组与SFT/HPC组患者的年龄、大小、NT1WI、NT2WI、NDWI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表明AM与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F-TAVR)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TAVR)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共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成TF-TAVR组100例和TA-TAVR组98例,术后经CT检查评定有无并发症发生,对比TF-TAVR组、TA-TAVR组患者的CT影像学参数和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两组(左冠状动脉,LM)至主动脉瓣环距离、窦直径、窦管交界直径、左心房大小及升主动脉钙化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