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福克纳长篇小说《野棕榈》的叙事艺术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2007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野棕榈》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福克纳的重要作品,是福克纳对现代派写作技巧的一次伟大尝试。本文从对位叙事结构、聚焦方式和叙事时间等三个角度分析《野棕榈》的叙事技巧,并探讨福克纳的叙事艺术在这部作品中所实现的叙事功能。
  关键词:叙事结构 聚焦 叙事时间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小说作家,他既是美国南方作家的杰出代表,又是各种现代派写作技巧的伟大试验者。他的小说以“永不雷同的形式”著称于世,其变化多端的叙事技巧为20世纪的美国小说确立了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度。《野棕榈》是福克纳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福克纳笔下最令人心痛又最具魅力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一经发表就在评论界引起热烈的反响。康拉德·艾肯称之为福克纳“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小阿尔伯特·格拉德则将之誉为“福克纳最引人入胜和最可读的小说之一”而米兰·昆德拉更是直截了当地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这样写道,“我曾经(我至今仍然)为福克纳的小说《野棕榈》的结尾所感动”。本文拟从对位叙事结构、聚焦方式、叙事时间等角度论述《野棕榈》的叙事技巧,并探讨其叙事艺术所实现的叙事功能。
  
  一 对位叙事结构及其互文性特征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艺术家是“为色彩而色彩,为形式而形式的一种人”,而形式的独特性是构成艺术品内含的重要部分。受柏格森美学思想的影响,福克纳的创作生涯也是其进行叙事形式实验的过程,而小说《野棕榈》在创作形式上的创新与实验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野棕榈》最初的题名为《我若忘记你,耶路撒冷》,作品是由《野棕榈》和《老人河》两篇可以独立成文的中篇小说组成。福克纳的创作初衷是讲述一个抛弃自己的丈夫与医学院毕业生哈里离家出走的女人夏洛特的故事。然而,福克纳在写作过程中却发现他需要创造另一个处于对立面的故事作为它的对位部分,因此就出现了这篇小说的另一个部分《老人河》。根据福克纳的说法,他并非事先写好两个故事,然后再把其中一个穿插到另一个里面,而是像读者读到的那样,先写主要故事《野棕榈》的第一章,然后写《老人河》的第一章做为其对应部分。福克纳打破小说常规的叙事顺序,采用共时性叙述的手法来构建这部小说的叙事空间,让原本可以独立成文的两个故事呈现出一种无限编织、缠绕和延伸的状态,从而在小说内部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互文性特征。
  互文性理论是由法国批评家克里丝蒂娃最先提出的,其概念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国内学者秦海鹰对互文性概念进行了梳理,并为互文性提出如下定义:“互文性是一个文本主文本把其他文本互文本纳入自身的现象,是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发生关系的特性。这种关系可以在文本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明引、暗引、拼帖、模仿、重写、戏拟、改编、套用等互文写作手法来建立,也可以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读者的主观联想、研究者的实证研究和互文分析等互文阅读方法来建立。”一般而言,具有互文性的主文本与互文本并不属于同一作品,然而,福克纳在《野棕榈》所尝试的对位叙事使小说的两个构成部分都具有明显的互文性特征。譬如,前一个故事中女主人公夏洛特对爱情和性的强烈欲望在后一个故事被物化为老人河滔滔的洪水;《野棕榈》中死气沉沉的矿场与《老人河》中高个子囚犯暂时栖身的茫茫荒野都象征着哈里的精神荒原;在主文本中哈里为夏洛特堕胎失败,在互文本中高个子囚犯却为他救助的妇人接生成功。由于两个故事在结构上互相交织并在内容上相互辉映,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产生各种联想,并通过比较、解构、重构等阅读手段不断对故事进行整合,最终领悟两个故事所要表达的同一个主题,将以复调形式呈现的两个故事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二 聚焦方式及其叙事效果
  
  法国学者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了聚焦概念来说明叙事角度,所谓“叙述聚焦”指的是叙事的焦点集中在哪一位叙述对象身上。根据热奈特的定义,聚焦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类为零聚焦,即叙述者置身事外,采取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第二类为内聚焦,只以某个人物的视点来叙述,叙述者通常把焦点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叙述者所知道的东西和被聚焦者一样多。第三类为外聚焦,叙述者知道的内容少于被聚焦者。其中内聚焦还可细分为固定式内聚焦、转换式内聚焦和多重内聚焦等三种形式。福克纳的叙事风格以多变著称,他曾在《喧哗与骚动》中娴熟地运用多重内聚焦,让不同的人来讲述同一个故事。在《野棕榈》这部作品中,福克纳所采用的叙述手法则主要是零聚焦(即全知视角)和转换式内聚焦。
  故事“野棕榈”的叙述是以内聚焦于一位邻居医生开始的,福克纳通过这位医生的有限视角,制造了故事开篇所需要的悬疑和紧张气氛,充分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这位医生和他的妻子是男女主人公所租住的海边小屋的房东。他承继了父亲开创的行业,原封不动,毫无增减,与妻子结婚二十余年而没有子女。他对四天前来租房的一对男女充满了好奇,在他的眼里,夏洛特是个怪异的女人,神情异样,冷峻无情,而且“她不在阅读,不在做任何事,只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无需借助那紧绷的皮肤,那冷漠而又内敛的目光,医生只消一看就明白,那全然不动的神情里既无痛苦也无恐惧,里面仿佛有个生命在倾听,甚至在谛视某个下垂的器官”。福克纳所选择的房东医生的视角实际上正是一位具有南方传统道德观的男性清教徒的视角,他恪守着南方保守社会的生活传统,视女人为生育的工具,对不育的妻子有着难以言说的不满,又将夏洛特这样很明显具有强烈性欲望的女人视为异类。福克纳在小说的开头内聚焦于这位南方保守势力的代表,等于为女主人公设置了一个南方妇道观禁锢下的生活环境,使读者一开始就感受到具有独立思想的夏洛特命运的艰难。
  从《野棕榈》第二章开始,福克纳将内聚焦的对象转向小说的男主人公哈里。从与夏洛特的相遇、相爱和私奔到两人为生活而进行的努力和挣扎,都是从哈里的角度进行叙述的。对男主人公哈里的内聚焦不仅有利于整个故事的展开,还从叙事的角度令读者体会到哈里在和夏洛特的关系中的被动地位。哈里是个初出社会的医学院毕业生,他与夏洛特互动的过程也是他成长的过程。在他们的爱情关系中,哈里是学习者,是被动接受者,而夏洛特则是真正的主角,是他的领路人和导师。而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作者再度内聚焦于房东医生的视角,则意味着整个清教徒体系对这对背弃传统道德的男女的最终审判。
  相比之下,小说的另一个故事《老人河》的叙事视角则相对单一,福克纳在这个对照故事中主要使用的是零聚焦即全知视角,偶尔穿插对高个子囚犯的内聚焦。全知视角能够帮助读者俯视密西西比河泛滥时形势的险恶,知晓从高个子囚犯的有限视角难以知道的情况,从而更全面地掌握这个故事的创作主题,即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与险恶环境的不懈抗争。而偶尔穿插的对高个子囚犯的内聚焦则将注意力投向他的心灵和身体,以内敛的方式讲述他与所救助的怀孕女人以及泛滥的密西西比河的关系。
  
  三 叙事时间及其艺术效果
  
  时间是叙事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时间为切入点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更宽阔的维度去分析作品的情节组织,观察作者如何通过重新分配故事时间来控制和影响叙事效果。热奈特将叙事时间分为时序、时段、频率等三个基本范畴。时序是指叙事或者情节的时间顺序,有些作品的时间顺序与原来故事的时间顺序相同,即采用顺叙的叙事时序,而有些作品则采取插叙、补叙或倒叙等叙事时序。时段这一范畴是指故事各个部分在作品中占据的时间长度,可以简单分为详写和略写。而频率则指的是故事中各个部分在作品中得到叙述的次数。做为深受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影响的20世纪作家,福克纳深谙叙事时间之道,擅于运用叙事时间达到理想的叙事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白鹿原》中涉及到了1949年以前我国乡村社会中的家族文化现象,《秦腔》中涉及到了当代村落家族文化现象。把二者进行比照分析,可以看出村落家族文化在20世纪中国所经历的嬗迁演变。即基本完成了由“乡约族规”时代向法理体制时代的转变。  关键词:《白鹿原》 《秦腔》 村落家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A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力作,曾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它记叙了20世纪前半叶发
期刊
摘要 本文就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色彩意象进行了分析,并就不同的色彩所象征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色彩 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曾在笔记本上说他与“失败”这一权威对话。事实上,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被评论家们称为“失败大师”。尽管如此
期刊
摘要 池莉是一个有着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她运用手中的笔解构着男权神圣,对女性自身在生活中的表现或赞扬或批判,从意识观念或经济视角对女性意识倾情关注,从而张扬着女性意识。  关键词:池莉 女性意识 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一个女性,池莉在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塑造艺术人物和阐释生活,书写女性的生命体验,为女性申诉着、主张着,显示着自己的女性立场,
期刊
摘要 《马家军调查》采用全景式文体结构、章回小说的叙事风格和对探索人性多样性的人物塑造手法等,是报告文学写作的突破与创新。因而使作品更具文学性、可读性,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关键词:马家军调查 理性审视 文体结构 叙事风格 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I106.5 文献标识码:A    报告文学是一种紧贴着时代生活脉搏跳动的文学,在正常的社会生活范围内,现实社会生活的面貌,总能够在报告文学创作中
期刊
摘要 小说的文化张力是一种将文化意义引向纵深的形式。作品中新旧交织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现代理性反思历史的立场,对其作品文化张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文化张力表现在文化人格与时代错位、实践理性与政治旁观、儒教禁锢与个性解放、宗法文化的规范与消解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白鹿原》 传统文化 张力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白鹿原》作为陈忠实的代表作,是开放的时代氛围、悠久的民族
期刊
摘要 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还乡》是“性格与环境的小说”的代表,也是他悲剧创作的开始,小说反映出工业资本主义侵入宗法制农村后所引起的富有悲剧性的巨大变化。而小说中的爱敦荒原是主要人物的生活背景,同时也是发生悲剧的主要成因。文章主要是通过分析男女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及悲剧成因,以及作家对小说中爱敦荒原极富感情的逼真描绘,来探讨哈代《还乡》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关键词:爱敦荒原 悲剧 背叛 审
期刊
摘要 独特的经历和特定时代的历史风云使萧乾的人生和创作道路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特写是其创作最显著的艺术特征。这些作品的独特价值就体现在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贴近上,体现在新闻与文学的共同关系上。  关键词:萧乾 真实 文字素描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萧乾作为作家、记者、编辑、文学翻译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新闻史上都产生同样重要的影响,因而具有独特意义。萧乾“在文学创作上,
期刊
摘要 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西方世界存在的危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其代表作《赫索格》是最能体现贝娄式思想与风格的一部作品。本文旨在超越民族的世界性入手,来展示《赫索格》的世界。  关键词:索尔·贝娄 《赫索格》 犹太性 世界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美国最重
期刊
摘要 从20世纪到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使人类相信自己已经临近于天堂的门前。然而当今世界,性别、种族、政治、文化等的差异带来的不同、敌对甚至是混乱,依然困扰着当代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界的选择和改变,反映出了时代的特征,展示了一个个或悲或喜,悲喜交织的故事,为人类深刻认识自我,以及如何跨越天堂之门作出了有益的引导。  关键词:文明 天堂 诺贝尔文学奖 悲喜
期刊
摘要 美国作家塔特的小说《秘史》以其古典文学背景、优美的文笔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而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本文初步探讨了影响小说人物命运的两种思想及其对小说情节发展起到的关键作用,并从宏观角度对小说的艺术性作出评价。  关键词:神赐的疯狂 失去自我 美 恐怖 发现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秘史》是美国作家多娜·塔特用八年时间写成的一部反映大学生活的小说,在1992年出版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