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63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每个学校的课改模式多样,本次课改的最大特征是学习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课前预习、探究式学习。此模式最终是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升华,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探索了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利用小组的优势探究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模式;课前预习;合作小组;评价方式
  新课程理念明确要求,教学要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以高品质的有效教学带领学生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然而,化学教学传统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知识为目的。教师与学生是上下级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忽视了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的培养,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效率课堂远不能适应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要求。真正的教育是为孩子终身而奠基的,而不是为了做题和考试,课堂不能仅仅围绕做题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根本。为此,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下面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
  一、课前预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如何促进学生发展,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可使课堂的实效性得到提高,是新课改的核心议题。而素质教育提倡快乐教育,在大数据即将到来的时代,学生可以快速、灵活地通过电脑网络获取所需的化学信息,因此,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课前预习”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能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使教育教学活动实现独立性发展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前提条件和主导是教师的科学指导,教育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也是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发展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的认识能力才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新课程标准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方式,为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又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某些学生的发言会与其他学生的思维碰出火花,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方法,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问题。
  要使小组发挥有效作用,必须合理组建,若反之分配会导致课堂秩序紊乱,课堂效率低下。首先,选出组织和表达能力强、乐于帮助别人的学生为组长,能胜任“小导师”的角色,每组4-6人。比如6个人一组,优等生和中等生及潜能生按照等比例分配。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得到了保证,更利于公平竞争。
  独立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独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从其他同学那里学习到新的知识、发展学习策略,通过学习策略教学既能促进学生课前预习,又能将课前预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三、评价方式需要多元化,适时要有奖励措施
  多元化评价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分析和评价,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实力、缺点、倾向和习惯,通过自我反思,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更多地进行参与性学习。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学生,良好的评价体系与一个完整的教學体系分不开,评价是否有效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评价方式应本着公正、公平、友爱、宽容、真诚、尊重的理念展开,教师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而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创新合作,大胆质疑探究的积极性。例如,在一周的评价中,第一名是冠军小组,第二名的是亚军小组,充满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的小组才是更优秀的小组。但是,没有奖励的评价不能长期焕发学生的激情,例如,在每周教学中,用多媒体展示出优胜组,购买一些学习用品作为奖品。
  课前预习—合作学习—多元评价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八成以上的学生乐于此模式,七成的学生认为,此模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的难度是课时紧张,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要顾及。学生参与越多,越难以把控课上时间,教学进度势必受到影响,随着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模式的适应,教学会顺畅得多。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课堂往往是多种教学模式的杂糅和交叉应用,也可以说,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际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教学模式,应因时、因地制宜地服务于教学,追求有效的教学、务实教学,使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毛贵阳.引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特征及实施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6)
  [2]王立庆.主体探究“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1(12)
  [3]李冬梅.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J].学苑教育,2011(11)
  [4]王文娟.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新课改实施中的问题探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09)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氯诺昔康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0.48g,次、3次,d,氯
介绍了基层培训工作的实现途径,阐述了基层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实现基层培训工作长效化发展的措施。
目的 探讨孕早期超声与血清学联合筛查对诊断唐氏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门诊的2522例9~ 14周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摘 要】体质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树立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那么,在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中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体质训练?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将重新剖析体质训练在整个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给出相应的措施,以此促进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质训练;体育教
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是文献组织工作的核心。探讨了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语言各自的特点,阐述了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语言的共性,分析了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体化原
参考咨询服务是高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阐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措施。
目的 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ABA)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离的489株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489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音乐疗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产后尿潴留的产妇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成功排尿40例,治愈率93%,对照组成功排尿31例,治愈率7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