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义务”当“任务”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zq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远教工作者和笔者交流时说:“远教工作之所以难做,其根本原因不是党员群众不认可、不接受,也不是上级组织不重视,问题其实就出在基层党组织,更确切地说,就出在村干部身上。在村干部眼中,远教工作不是‘非干不可’的工作,只是上级交代的一项任务,装装样子完成任务就行了。”这种说法或许偏颇,毕竟一项工作有了问题,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基层。不过,这种说法也道出了基层工作运行过程中的一种现实现象,所折射出的深层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不可否认的是,基层党组织的确承担了很多具体工作,比如基层干部的培养、新农村建设、维稳工作等等。这些工作对上级来说,只是一种要求,但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却都是切切实实的任务。基层党员干部没有三头六臂,也不会分身术,面对这么多的工作任务,必然会有所侧重,而作为组织系统较为边缘的一项工作,远程教育在基层也就很容易被顺理成章地边缘化。
  基层党员干部对远教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是可以理解的。反倒是远教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是不是我们没有做好远教工作意义的普及工作?抑或我们自己根本就没有弄明白远教工作的意义何在?其实,远教工作应该成为也完全可以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但要让基层党组织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要让基层党组织提高对远教工作的认识。基层党组织应该把远教工作当成义务,而非任务。不要小看这一字之差:“任务”代表的是上级要求,是被动接受;“义务”代表的则是自觉自愿、义不容辞,是主动性的承担。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具备了做好远教工作的主动性,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我们都知道,远教工作的关键在于学用转化,而学用转化的过程是个很“活”的东西,每个村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上级也没办法提出具体要求。如果基层党员干部仅仅把远教工作当成任务,那么在没有任务的学用转化工作上,就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
  其次是要让远教工作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抓手。笔者曾经走访过很多基层党组织,发现有这样一条规律:凡是远教工作做出实效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定很突出;远教工作马马虎虎的地方,他们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肯定鲜有亮点。这倒不是说远教工作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但它的确能够说明远教工作与其他组织工作紧密相连的特性。我们常说,远教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其实,基层组织建设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使民惠”。因为,基层群众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群体,只有带着他们得到实惠,他们才能认可你的价值。而远教工作恰恰能够为基层党组织提供惠民的手段和方法。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同样,基层的远教工作也是整体远教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抓好基层远教工作,这项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才能真正凸显出来。我们前面说过,基层的担子很重。我们在开展远教工作过程中,如果只给基层党员干部下“任务”,那么无疑就是给他们增加负担。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把任务变成“义务”。
  首先是要为基层党员干部分担子。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如果远教工作一味地给他们加担子,作为远教工作的门外汉,基层党员干部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也不可能把远教工作当成义务来做。那么这个担子怎么分呢?就是要找到更多担担子的人。远教管理部门应该主动做好与远教相关单位的沟通和联络工作,把远教所涉及的具体服务工作留给那些专家来做。分担子的人多了,不仅基层党员干部会感觉轻松,而且工作效率和学用效果也会有所提高。这样,基层党员干部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其次是要加强交流。学而不用,则学也无用。学用转化工作始终存在瓶颈,造成瓶颈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交流。作为远程教育的管理者,应该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的领导干部“走出去”,让他们多观摩把远教工作和党建工作联系得比较紧密、效果突出的基层党组织,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远教工作的“义务意识”,进而充分重视远教工作对于基层组织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形成主动抓好远教工作的主观意愿。
其他文献
学用转化是远教工作的重点,但对于许多基础薄弱的终端站点而言,要想获取更多学用转化成果仍旧十分困难,它仿佛是一座大山,挡住了基层远教工作的去路。怎样才能翻越这座山呢?大连市庄河市采用的办法是通过“站点再建设”在“山”上开凿一条新路,即根据受众需求对远教站点所有相关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经过资源重组,并依托本地产业结构,庄河市远程办先后打造了太平岭乡太平岭村、大郑镇李屯村、吴炉镇曹隈村等八个功能相似,但服
期刊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时值夏末,记者来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苑开发区的蒙牛乳业(齐齐哈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进行采访。作为全国著名的乳业品牌,蒙牛的经济影响力自不必说,而其在远程教育进企业方面的诸多探索亦是亮点频出。2013年7月,齐齐哈尔市首家非公企业的现代远教终端站点在蒙牛正式挂牌成立,蒙牛远教中心结合企业特点,贴近党员职工需求,打造企业远教“三原色”,为齐齐哈尔市的远教工作添
期刊
今年3月以来,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会同中央党校信息中心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组织实施了2013年度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节目制播考核奖补工作。这次活动,按照“播出有补、优秀有奖”的原则,对全国专用频道2013年度首播的1334小时课件节目进行了补贴、100个优秀课件节目进行了奖励。通过奖补,调动了专题教材制播部门的积极性,加强了学习交流,收到了预期效果。  精心安排,上下联动,做好推荐工作。中组部
期刊
与王俊鹏的初次见面,远出乎我的意料。在我想来,一个组工干部、老电教工作者,应该显得“一本正经”的,然而,刚走出依兰县客运站的大门,向我走来的却是一个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飘逸和潇洒的年轻人,丝毫不显得“正”,不像个组工干部,反而更像个艺术家。在随后的“亲密接触”中,我逐渐得知,他在站点管理、学用转换、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总有又新又活的点子,干出了不少佳绩;尤其是在制片方面,总有一种艺术的灵性指引他在制片上收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手段多样化的今天,加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效性研究,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陕西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百村调查”工作安排并结合凤翔县远程教育工作实际,我们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远程教育实效性调研。  工作现状  凤翔县古称雍州,地处陕西省中西部,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233个行政村,人口51.5万人,现有党员1.96万人。20
期刊
三年前,贾军志作为大学生村官,来到辽宁省建平县万寿街道东村工作。当时,村民对这个一脸学生相的年轻人并不看好,很多人在背后奚落说:“估计这小贾也就是假模假式地到咱这儿镀镀金,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可三年过去了,贾军志不仅没有走人,反而在农村深深扎下了根。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引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使全村人均收入提高了一千多元。现在,再说起小贾,大家伙都交口称赞:“小贾一点也不‘假’,跟咱农民一条
期刊
“喂,张书记,听说征兵工作开始了,有没有什么政策性文件,我想看看我家小子够不够报名条件。”“张峰兄弟,我想学电焊技术,有这方面的课件吗?”……每一天,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长岸村社区的党支部副书记、远教站点管理员张峰都会接到很多咨询电话,而对于居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都会耐心帮助解决。  从2007年开始,张峰就担任了社区远教站点管理员。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他印制了一批“远教服务卡”,上面印着他的电话
期刊
在党教制片领域,一些工作片常常摆出一张生冷僵硬的面孔,缺少“人间烟火气”,更无“人情味”可言,让观众难以提起兴趣。但河北省石家庄市拍摄的工作片《塔元庄》却令人耳目一新。该片以其独到的细节、精当的素材、贴切的配乐,营造出了浓浓的“人情味”,从而在党教荧屏上绽放出了一缕难得的馨香。  细节传情。细节是一个片子表达情感的神经元。生动的细节,能丰富情感的抒发;真实的细节,能挖掘情感的内涵;符合主题的细节,
期刊
字幕:2013年4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为民,就是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  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  清廉,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  字幕:蝶变  清晨,天边一抹彤红的朝霞,挥洒在碧
期刊
在湖北省应城市蔡阳村,只要一打听杨树芳,大家都抢着回答:“你问‘领头杨’啊?那可是个大能人!”“领头杨”?这名字可真有意思,看来杨树芳在村里可没少领头干事儿,要不大家也不能这么叫他。那还是让我们听听他都干了些啥吧。  话说这蔡杨村,没多少耕地,远近都是山,因此村民们也是发家无门。一直爱打拼的杨树芳可不愿意守着穷日子,于是就扛着行李卷出门去打工了。2000年,正在异乡的他听到信儿,说应城开始实施“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