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双切口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双切口三联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6-01期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5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29眼予以双切口三联术治疗,对照组20例29眼予以单切口三联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术眼的视力、眼压、术后滤过泡,术前和术后1mo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并统计两组术后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术后滤过泡形成率分别为14.41±1.38mmH g、90%,与对照组的14.40±1.40mmH g、8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mo时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为1696.6±300.8个/mm~2、540.8±71.6μm~2,与对照组的(1410.6±288.5个/mm2、594.3±72.8μ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合并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7%,对照组为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双切口三联术和单切口三联术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双切口术式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更小。
其他文献
患者,女,57岁,因上腹部不适,隐痛6年,加重伴进食后恶心、呕吐来我院就诊,查体上腹部压痛,临床诊断为“胃癌幽门梗阻”。经输血、补液对症治疗后于2004年4月20日全麻下行“胃癌姑息切
民国时期,农村经济日益凋敝,诸多学者多方探寻拯救之路径。黄炎培于1917年在上海创刊《教育与职业》,一大批知识精英以此为平台,载之以文,对民国时期农村教育问题给予了广泛
基于虚拟仪器的测试系统应用十分广泛,在使用中由于受各种应力的作用以及环境的影响,会出现一些参数测试不准确的现象;要使该系统能够准确地完成测试任务,和其它台式测试设备
针对传统的河流污染监测手段较为繁杂的问题,提出了采用C/S架构设计了远程水质监测传输系统,该系统由监控中心和分布在各污染源地的监测站组成;监测站客户端采用C8051F020作为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