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间的“爱憎”

来源 :发明与革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间的“爱憎”在自然界中,植物也往“爱”和“恨”。专门研究植物动生相克的,是一门新兴学和——生物化学群落学。科学家经过实验证明一葱和胡萝卜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驱除对夫的害虫;大豆喜欢与蓖麻书处,蓖麻发出气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龟子望而生畏
其他文献
江西省吉安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全体党员,在先前已经捐了赈灾款的基础上,又一次踊跃交上了一笔"特殊党费",送上对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表达对党的一片忠诚。全站6名党员(包括退休人员)共捐"特殊党费"5000元。
期刊
目前,"嫦娥三号"获得的大量数据已形成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项属于世界首次,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而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目前已经停止工作",光荣退休"。自2013年12月成功落月并开展巡视勘察以来,"嫦娥三号"的月面工作不仅创下多项世界纪录,也实现了科学家"巡天、观地、测月"的梦想。那么,"嫦娥三号"究竟发现了什么?有哪些成果?
期刊
一个孤独的小人,站在风起云涌的地球前,微信用户对这样的画面都不陌生。许多细心的网友发现,9月25日至28日,微信启动页面的地球图片换了。具体点说,是从非洲大陆上空的视角,变成了中国上空的视角。这张新照片是由中国"风云四号"卫星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象云图。微信方面明确表示,这次替换图片是为了庆祝"风云四号"取得的巨大突破。此前,微信启动页中用的是美国国
期刊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2017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墨子号"量子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将"绝对保密"的量子通信从理论向实用化再次推进了一大步,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前一年完成三大任务中国科学家原计划在量子卫星两年的设计寿命中
期刊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不停地探索着宇宙黑洞。黑洞就像一个爱"发脾气"的怪物,毫无顾忌地吞噬周围的一切;也正是这"坏脾气",导致黑洞会不时喷射出一些高强度的X射线,为人类的观测和科研提供了"窗口"。但由于这些X射线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早已被吸收殆尽,地面观测难收成效。
期刊
北京时间9月15日19时55分,土星的上空划过一颗流星。这是"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下称"卡西尼")最后的身影,它在飞离地球20年后,已永远和故乡失去联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9月15日确认,"卡西尼"已冲入土星大气坠毁,完成长达13年的土星探测使命。飞行20个年头,穿越78亿公里,这个20世纪从地球发射的最后一艘行星际探测大飞船,22次穿越土星环,让人
期刊
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对这颗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火球,我们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弄明白。8月12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下称"帕克")从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帕克"是以曾提出太阳风存在的美国物理学家尤金·帕克的名字命名的。它重约635千克,大小如同一辆小汽车。"帕克"使用当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火箭之一"德尔塔Ⅳ"发射,所用发射能量是前
期刊
从嫦娥一号登月成功,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再到嫦娥四号的"月背"之旅……十几年的探索、38万公里的追寻,中国航天以"探月梦"托举"中国梦",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备受期待的年终"航天大戏"终于来了。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下称"嫦娥四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出发,向遥远的月球飞去,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大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