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职业成长也是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的过程,教师主体的积极参与对教师成长非常重要。相反,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增强,而仅仅采用单纯的我讲你听,缺乏双向互动和自我实践反思,其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反思
  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作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现行教学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想、尝试、探索、失败,在此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如试卷讲评时,我把学生在答题时的各种错误连同标准答案一起发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已去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各取所需,针对性强,效果比教师一题一题订正要好。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二、对初高中衔接存在问题的反思
  大多数学生刚从初中迈入高中学习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提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得他们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出现波动。教师应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此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学法指导,做好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到抽象思维能力的过渡,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反思
  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往往忽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一味地强调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这样做势必将学生培养成模仿者和解题机器殊不知没有“过程”的教学,因为缺乏数学思想方法为纽带,概念的基础不扎实,概念间的联系难以建立,导致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缺乏整体性。
  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体会蕴含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概念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学习概念遵循的环节:概念引入——概念形成——概念巩固——概念运用。教师要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以问题引导学生去感受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探索概念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抽象和概念的“数学化”、培养学生语言、意义的转化能力;以问题引导学生在概念的定义中进行科学的归纳,在概念的应用中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体会概念的价值。当我们概念教学的方法能恰当的落到实处,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才能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落到了实处。
  四、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本人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十多年了。针对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自学。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反思了三点:要对课标和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框架,使知识系统化;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和认知结构,以便因材施教;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以下具体从七个方面阐述: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读懂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对各知识点提出“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个教学目标层次。教学的全过程中,由备课开始,自始自终都必须明确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程度。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就是定向,指明教学活动的方向。其定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选用等方面。课堂上,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比如:若《函数的奇偶性》教学目标是“理解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具体要求有几个层次(即不同的学习结果):①能判断一些常见函数的奇偶性;②能抓住函数的奇偶性对定义域的特殊要求;③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问题。对上述不同的学习结果,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会有所不同。
  2.引导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就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他们的知识、能力等方面应有什么变化。学生有了学习目标的指引,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将要达到的目标上。比如,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有一项目标是“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步骤”。教师明确指出这一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重要性,学生就会重视有关步骤知识的学习,并有意识地掌握好书写格式及步骤。
  3.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4.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忽略定理、公式推证过程中蕴含的重要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不引导思维发生发展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结果是思维水平较低,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有时甚至生搬硬套。不少学生说:试题量过大,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应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
  5.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化归转化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贯穿在整个中学数学教材各章节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6.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对于新课,一般采用讲授法、启发引导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学习立体几何时,要求学生制作正方体等几何模型,直观地观察线线、线面位置关系。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课堂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7.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高中教学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8.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从而充实自己,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参考文献:
  [1]陈长河,李建明.数学概念探究教学中"教师引导"的作用不可替代[J].数学通报,2009(3).
  [2]马伟开: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途径[J].数学通报,2009(2).
  [3]程新展:关于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2009(8).
  [4]张伟平:基于APOS理论的数学概念教学探究[J].数学通讯,2006(15).
  [5]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
  [6]孙杰:教学反思与反思教学[J]. (编辑王影)
其他文献
很多学生在高考冲刺前的英语语法复习中,感到很迷茫,面对枯燥的语法,不知所措。并且复习语法占用了很多时间,效果并不好。因此在这给同学们一些建议和方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我们要明确考点,抓住重点,把握命题趋势。我们可以根据历年高考语法题来关注语法命题的特点,摸清命题特点,对知识点进行过滤,围绕核心内容来进行选择。具体来说,高考语法命题有三大特点: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我们以非谓语动词来纵观一下
期刊
当学生步入初中阶段之后,随着英语的词汇、句型、语法等待日益复杂化,再加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任何一个班级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英语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关系到整个班级成绩的提高。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学困生从学习困境中走出来,是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心愿。我认为,要转化学困生,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一般被安排
期刊
健美操是一项与音乐紧密相关并在音乐的带动下进行的运动,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  音乐可以激发情绪,具有很强号召力和感染力。给健美操配以合适的音乐,就如给健美操动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动作更具生命力与艺术性,为健美操动作的变化也提供发展空间,增强健美操的表现风格,提高健美操的训练效果和表演效果,将健美操的单一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艺术的完美统一体,既可烘托操的气氛, 又可凸现操的特色,能达到使一套健美操
期刊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在于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学活动。  一、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   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能通过“绘画”这一特殊的语言,展现幼儿的内心世界,奏出创新的主旋律。  二、美术活动对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影
期刊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名臣和著名文献学家纪昀所作。《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文言志怪小说,共二十四卷。该作品题材上以鬼狐神怪为主,搜罗了纪昀生活的时期及前代的各种奇闻异事,其中有的是作者亲身经历,有的是亲友、同僚、属下讲过的奇闻轶事,还有的是从古籍中得到的验证和启示……内容五花八门,涉及诗词文章、名物典故、民间风俗、边地景色、各地特产等等。《阅微草堂笔记》虽然是志怪小说,但因为从很多侧面反映
期刊
《红楼梦》中的人名地名双关语比比皆是,它们暗喻小说的主题,也表达出了作者对相关人物与场景的态度。例如大荒山,荒表意荒凉,亦有荒唐之喻;贾雨村(假语存);贾化(假话);贾赦(假色);贾政(假正);秦鲸卿(情尽倾)等。  本文仅选取《红楼梦》目前较为通行的两个译本来做比较,亦即我们所熟知的杨氏夫妇的译本(杨译)与霍克斯和其学生闵福特的译本(霍译)。双方都具有较高的英汉语造诣,译本也非常忠实源文。但是在
期刊
他是古希腊自称“智者”的第一人,他留给我们一个伟大而深远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强调了人的主体性,从他开始把哲学的中心由自然转向人事和人本身。哲学的对象从无所不包的自然转向了社会人事这个对象;他就是我们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他的观点充分的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他这里说的是人的感觉,人活着,人存在,能感觉到世间万物都存在,所以这
期刊
“生命化”这一词来源于生命化教育理论,所谓生命化教育概括说来就是关乎人的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活出真正精彩的生命。关于“生命化”,生命教育的积极践行者张文质先生在他的文章《跨越边界——生命化教育的一些关键词》中有这样的阐释,他说:“生命化按照黄克剑先生的表述就是‘生命的在场’,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作为一个具体的、无法被任何一个人所代替的人而存在,教育行为始终
期刊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很多学生都认为现今是握着鼠标、敲着键盘邮件代替了书信,博客取代了日记,打印稿代替了手写稿,用不着“写字”的时代。键盘输入将换下传承几千年的汉字文化。据一项调查显示,2000多名受访者中,超过七成的人在学习生活中手写的机会很少,许多有识之士担忧这将使汉字文化传承陷入绝境。  一、高师生汉字书写的困境  练字本来是小学阶段就该完成的,但现在的很多学生到了中学甚至到了大学
期刊
一、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  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内部逐渐分化,以洋务派为首的提出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主张,他们打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以求富求强。在洋务派的影响下,清政府在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陆续开办了一些学习“西文、西艺”的新学校。如:京师同文堂、上海广文言管、福建船政学堂等,这是我国兴办近代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