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室内活性评价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SC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筛选出可用于苹果轮纹病防治的生物源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测试药剂对苹果轮纹病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室内毒力最强的3种药剂是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WP)、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和30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WP),EC50分别为3155×10-2μg/mL、3429×10-2μg/mL和8856×10-2μg/mL;室内毒力相对较弱的为1000亿cfu/g荧光假单胞杆菌(WP)、5%香芹酚(AS)、大蒜油(EC)、03%丁子香酚(SL)、1%蛇床子素(EW)、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EC50分别为7556μg/mL、1480×10μg/mL、1719×10μg/mL、5901×10μg/mL、6601×10μg/mL、1181×102μg/mL。综上,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WP)、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和300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WP)有望成为防治苹果轮纹病的候选生物源杀菌剂。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菌;生物源杀菌剂;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630003
  
  引言
  蘋果(Malus domestica Borkh),属于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目前,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在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和果农脱贫致富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病虫害的高发频发严重影响苹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苹果轮纹病在我国各苹果产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时田间病果率可达70%~80%,且贮藏期仍可持续发病,已成为继苹果树腐烂病、早期落叶病之后的第3大病害,给果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2]。苹果轮纹病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gexFr)Ces et De Not],主要为害苹果的枝干及果实。目前生产上仍主要依赖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脂类等化学药剂进行病害防控。但果农长时间不合理、不规范施用化学农药,不仅容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且还会对果品安全及果园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据报道,生产上已多次发现对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产生抗药性的菌株[3-5]。近年来,研究发现病原菌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的敏感性正在下降,存在着较大的抗性风险[6]。
  生物源农药是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或生物本身制作而成,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农业农村部提出农药使用负增长,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的要求为生物源农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实验通过测定9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旨在筛选出高效低毒的生物源杀菌剂,为生产上安全高效防治苹果轮纹病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菌株
  苹果轮纹病菌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病害病原生物学及综合防控实验室分离保存。
  112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后,经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12试验方法
  121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7],将9种供试药剂分别稀释到合适的浓度梯度,待PDA培养基冷却至45℃左右时吸取3mL至盛有27mL PDA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摇匀后均匀分至3个灭菌培养皿制成含药培养基。每种药剂设置5个浓度并设置加入无菌水的空白对照,每个浓度设置3次机械重复,3次生物学重复。25℃黑暗培养3d的苹果轮纹病菌菌落边缘处用灭菌的打孔器打下直径5mm的菌饼,倒置于含药培养基中央并放置于25℃黑暗条件下培养约3d,利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皿内菌落直径,计算出菌丝生长抑制率。
  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122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以各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x),菌丝生长抑制率对应的几率值为纵坐标(y),作线性回归分析,计算不同药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值和相关系数R2。
  2结果与分析
  结果表明,9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室内毒力最强的3种药剂是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WP)、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和30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WP),EC50分别为3155×10-2μg/mL、3429×10-2μg/mL、和8856×10-2μg/mL;室内毒力相对较弱的为1000亿cfu/g荧光假单胞杆菌(WP)、5%香芹酚(AS)、大蒜油(EC)、03%丁子香酚(SL)、1%蛇床子素(EW)、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对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7556μg/mL、1480×10μg/mL、1719×μg/mL、5901×10μg/mL、6601×10μg/mL、1181×102μg/mL,均在前3种EC50的100倍以上,但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结论与讨论
  目前,我国苹果产区病虫害防控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长期过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有着巨大的抗药性风险,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也有巨大的隐患[8]。生物农药由于其所具备的环境友好性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世界上生物农药使用最多的国家为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3国生物农药使用量占世界总量的44%[9];在欧洲,生物农药在农药市场上也占有504%的份额。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生物农药这一领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已注册的生物农药品种为140种,占农药总品种的15%,年产量大约在12~13万t,占农药总药量的12%。   本研究通过测定9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筛选出了室内毒力较强的3种药剂,分别为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和30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3种药剂的EC50均<01μg/mL。杨炜华[10]等研究表明,927%甲基硫菌灵原粉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为7102×10-1μg/mL;马志强[11]等研究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为36×10-3μg/mL;李娜[12]等研究表明,10%的苯醚甲环唑、430g/L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7×10-2μg/mL和114×10-1μg/mL。由此可见,本实验筛选出的3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相比于市场上常见的化学药剂相差并不大。上述3种生物源药剂有望成为苹果轮纹病防控的化学药剂替代药剂。但由于田间环境相对实验室更加复杂多变,可能会导致药剂的稳定性和速效性较差,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之前要进一步进行田间应用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
  杨倩,范方林.苹果枝干轮纹病防治技术[J].山西果树,2019(05):92.
  [2]李广旭,沈永波,高艳敏,陈杰,Jie Youl Uhm. 苹果轮纹病菌侵染机制的研究(英文)[J].果树学报,2007,24(01):16-20.
  [3]刘鹏,周增强,国立耘.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亚胺唑和丙环唑的敏感性[J].果树学报,2009,26(06):907-911.
  [4]李晓军,范昆,曲健禄,张勇,王涛,亓彬.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J].果树学报,2009,26(04):516-519.
  [5]杨炜華,刘开启.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测定[J].植物保护学报,2002,29(02):191-192.
  [6]刘保友,张伟,栾炳辉,王培松,王英姿.苹果轮纹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及其交互抗性[J].植物病理学报,2013,43(05):541-548.
  [7]孙广宇,宗兆锋.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39-146.
  [8]王丁,杨雪,刘春雷,常慧萍,张丽琴.生物农药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8(24):179-181.
  [9]王金楠.浅谈生物农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J].现代化农业,2014(11):4-5.
  [10]杨炜华,刘开启.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测定[J].植物保护学报,2002,29(02):191-192.
  [11]马志强,李红霞,袁章虎,张小风.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监测初报[J].农药学学报,2000(03):94-96.
  [12]李娜,刘丽,曹克强.几种化学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的药效评价[J].果树学报,2009,26(06):855-859.
  (责任编辑周康)
其他文献
摘 要:优选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的影响,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2,提取3次,每次1.5h。优选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提供参考。  关键词:玄参;哈巴苷;哈巴俄苷;L9(34)正交试验;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
摘要:  利用空气质量检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广元2017—2018年10—11月空气质量进行对比,分别从其气候背景、气象要素进行分析,找出2018年较2017年的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结果表明:有效的降水量和较强冷空气作用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沉降、稀释和扩散,因此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优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空气质量;AQI指数;气象要素  中图分类号:P42  文献标识码:A  D
摘 要:为研究柔和细腻风格的烤烟叶组配方模块,本设计以“风格需求最近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成本控制最优化”为原则,采用云南产区的5个不同等级烤烟进行试验。试验设计5组配方模块,结果表明:以35%大理C2F、20%红河C2F、2%文山B2F、40%曲靖X2F、3%昭通C2F的配方模块感官风格最符合柔和细腻风格,等级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其配方成本也最低。  关键词:烤烟;叶组配方;感官质量;云南  中图
摘 要: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农户样本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严格评估了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家庭的收入水平,其中对种植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估计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异质性效应,即相对于中东部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对西部地区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摘 要:本文利用图们市1987—2016年以来的气候、产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分析的方法,从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气象因素对秋白菜产量的影响入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秋白菜产量的重要气象因子,建立影响秋白菜产量的气象因子和预报模型,为秋白菜高产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秋白菜的口感,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其它特色产品远销外地。  关键词:图们市;秋白菜;气象因子;产量  中图分类号:S16
摘 要:随着种植业、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沼液与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大量产生,农业废弃物因营养丰富被当作有机肥,又存在循环利用对作物安全生产和环境质量的挑战。目前国内外单独施用沼液和秸秆还田的研究较多,而沼液与秸秆耦合还田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水稻生产中设置施用沼液、秸秆和化肥配比处理,对水稻产量、水稻各器官含氮率、吸氮量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为沼液、秸秆在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有效合理的应用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
摘 要:吉林省东部玉米生产上存在低温、多湿、氮肥施用过量、土壤板结、耕层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等问题。本研究针对性地检测土壤温度、肥力、有机质含量变化和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的应用,筛选构建吉林省东部玉米密植增温散墒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结果表明,大垄双行高密加苗期深松施肥加秸秆腐熟加秸秆全量还田模式为玉米生长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土壤环境,土壤的有机质升高,有利于疏松土壤和培肥地力;同时,提高了单位面积内的玉米
摘 要:通过1990—2014年蠡县麻山药气象产量资料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HP滤波法、相关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对麻山药气象产量及其生育期与气象因子关系综合分析,利用spss软件建立麻山药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影响麻山药生长关键气象因子包括降水量、日照和气温,其中4月下旬降水、6月下旬降水,8月上旬气温、8月下旬气温与麻山药生长呈正相关,9月中旬降水量和9月累计降水量呈负相关,日照对麻山
摘 要:为明确吡虫啉不同施药方式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喷雾为对照,比较分析吡虫啉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下,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和小麦产量。结果表明,吡虫啉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对小麦蚜虫均有较好防治效果和较长持效期,一次处理即可将整个麦蚜发生期的种群数量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防效90.82%以上,且小麦千粒重和产量均有所增加,与常规喷雾处理相比,平均每667m2增产率可达5.64%~12
摘 要: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农产品的种植生产的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大葱作为农产品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就要充分注重大葱的种植质量和产量,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通过将不同的有机肥料配比,就能对大葱的品质以及产量产生相应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展开研究。  关键词:大葱;产量品质;有机肥  中图分类号:S63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018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