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树种间地位指数转换方程,建立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地位指数混合效应模型,为多树种混交林立地生产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塞罕坝机械林场8
【机 构】
: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河北 围场 0684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树种间地位指数转换方程,建立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地位指数混合效应模型,为多树种混交林立地生产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塞罕坝机械林场83块华北落叶松与白桦针阔混交林标准地(30 m×30 m)调查数据,首先基于6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基础地位指数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与评价不同树种基础模型,确定构建各树种地位指数混合效应模型的基础模型;然后通过几何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不同树种间地位指数转换方程.[结果]在6个候选地位指数基础模型中,确定Richards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别为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最优的基础模型,并构建了包含随机效应参数的混合效应地位指数预测模型.当随机效应参数分别作用于渐近线参数和形状参数时,华北落叶松与白桦非线性混合效应地位指数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在构建的华北落叶松与白桦地位指数转换方程中,不同树种间转换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8和0.91,表明不同树种地位指数转换方程预测精度较高.[结论]在混交林中利用混合效应理论建立单树种非线性混合效应地位指数模型,并进一步构建不同树种地位指数转换方程,为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及生产潜力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下,桢楠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后根系形态结构和激素含量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为桢楠在盐碱地造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目的]比较不同植物源配比诱芯、诱捕器颜色、诱捕器悬挂高度对田间枣飞象成虫的诱集效果,为该虫的田间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陕北佳县枣园分别
[目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人工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对酸沉降高度敏感.随着我国大气酸沉降的日趋严重,马尾松林出现针尖坏死,树枝枯萎,甚至死亡等受害症状.木本植物
[目的]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新发现的一种危害香樟的单食性蛀干害虫,以幼虫钻蛀危害香樟主干和侧枝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导致树势衰弱.探讨温度对香樟齿喙象
[目的]掌握黄山地区垂柳叶锈病的发生状况、病原及发生规律,为有效监测和控制垂柳叶锈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的方法,观察叶锈病发生情况和夏孢子生物
经济林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环保型经济林是在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经济林,主要的对象为生产各类经济作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影响的差异,探究土壤pH、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为深入研究生物质炭对土壤碳循环的
【目的】了解城乡空间差异下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合肥市城乡空间差异3个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研究城乡麻栎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内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探讨城乡空间差异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城乡空间差异条件下,麻栎林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差异显著(P<0.01):中心城区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