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至2015年中山市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中山市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2013至2015年中山市全球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GFN)系统中山市儿童大便非伤寒沙门菌培养阳性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病时间、血清分型和药敏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病例的特征进行描述。

结果

2013至2015年共收集肠炎患者大便标本3 040例,分离出非伤寒沙门菌菌株402例,总检出率13.22%,每年检出率分别为10.26%、12.21%和16.76%。发病高峰期为每年7~8月份。402例患儿中,男240例,女162例,男女比例1.48∶1。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5岁8个月,平均年龄13.62个月。所有患儿均以腹泻、发热为突出表现,其中血便64例,脓毒症1例。血清型以4,5,12:i:-和4,12:i:-两种最常见,耐药菌株多为鼠伤寒沙门菌及鼠伤寒沙门菌变种。2013至2015年分离非伤寒沙门菌株中,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耐药率呈线性上升趋势(头孢曲松:17.35%、26.23%、39.01%;头孢他啶:12.24%、17.21%、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P<0.01;χ2=26.3,P<0.01 )。

结论

2013至2015年中山市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最常见,耐药菌株多为鼠伤寒沙门菌及鼠伤寒沙门菌变种。非伤寒沙门菌株对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耐药率逐年增加,2015年7月头孢他啶耐药率最高,非伤寒沙门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较头孢他啶高。

其他文献
通过构建P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及其区域效应。研究表明:我国的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在全国所有区域都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预处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脏外科2014年4月至2017年1月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8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将患儿分为A、B、C三组。A组患儿术前12 h皮下注射EPO 150 IU/kg,B组患儿术前12 h皮下注射EPO 300 IU
听、说、读、写是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需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听力作为一种语言学习和交际技能,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关于如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