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患者CD4^+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来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eo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机体免疫功能与患带状疱疹的相关性,揭示带状疱疹发病的规律和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73例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并选择88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健康对照。结果带状疱疹患者血清CD4^+T细胞显著降低,CD3^+T细胞降低,CD8^+T细胞升高,CD4/CD8比值有所下降;不同年龄和不同病程的患者间也存在T细胞亚群的明显差异。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CD4^+T细胞的降低和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下降,其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疏肝消脂Ⅲ方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NAFLD)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联素受体2(Adipo 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
患儿 男,12岁。颈部及腋下皮肤出现淡黄色小丘疹1年。心电图检查示:频发性室性早搏,短P-R综合症,I导联见异常Q波。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部弹力纤维肿胀、断裂、卷曲;弹性纤维染色(Wei
患者男,27岁。掌跖红斑角化20余年,指、趾可见纤维缩窄环,关节功能障碍12年;其妹症状相似。均诊断为残毁性掌跖角。
目的:结合广东佛山地区慢性丙型肝炎(CHC)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流行病学情况,研究丙肝病毒(HCV)感染对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设备FibroScan测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受
例1女,27岁,左小腿紫红色斑疹、结节25年,增大1个月;例2女,9岁,右小腿棕黑色结节1个月。皮损组织病理均示表皮基本正常,真皮浅层血管不规则扩张,内皮细胞肿胀,部分呈鞋钉样突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评价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肝病中心治疗的70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ELD分值与患者经内科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膈下逐瘀汤加减方(GXZY)含药血清作用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差异蛋白质表达情况,以期寻找GXZY抗肿瘤作用靶点。方法:将人肝癌细胞SMMC-7721传
目的:通过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KB(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模型小鼠回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中药调肝理脾方(TGLP)联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胃不和证与胃粘膜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cAg)免疫组化之间的相关性,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肝胃不和证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条件患者60例。空腹采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携带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60例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后在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过程中治疗组加入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