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中156/谷梅2号建立的重组自交系(RILs)所构建的包括168个DNA标记,全长为1447.9cM,基本覆盖水稻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134个该群体的株
【机 构】
: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及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及食品科学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中156/谷梅2号建立的重组自交系(RILs)所构建的包括168个DNA标记,全长为1447.9cM,基本覆盖水稻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134个该群体的株系及其亲本对无芒稗进行了化感作用评价.用无芒稗的植株干重作为表型定位水稻化感控制稗草的基因.用QTLMapper1.01b软件进行区间作图,检测到1个与化感作用有关的主效应QTL.该QTL位于第7条染色体上,解释了32.30%的表型变化;检测到6对上位QTL,解释了47.83%的无芒稗干重抑制的变化,主效应和上位效应
其他文献
通过对7种形态Zn、Cd与有效态Zn、Cd(DTPA提取)的相关分析及各形态Zn、Cd与植株Zn、Cd含量的通径分析,评价各形态Zn、Cd的生物有效性及对植株的相对贡献和途径.结果表明,交换
已报道的松树萎蔫枯死类型有多种,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其发生及严重与否涉及多种生态因子,是立地环境、感病松树、媒介昆虫、病原线虫、病原微生物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生
大草蛉雄成虫在捕食过程中,麦秆数越多,环境阻力越大,空间异质性越复杂,捕食作用率越低;大草蛉雄成虫种内干扰作用系数为0.9390,大草蛉雄成虫与龟纹瓢虫幼虫之间的种间干扰作
采用单个体培养方法,研究了孤雌生殖的累积世代数和雌体年龄对萼花臂尾轮虫混交雌体形成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轮虫孤雌生殖累积世代数的增加,各代中的总混交雌体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