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长田优9号

来源 :杂交水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田优9号系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优质三系不育系长田A为母本,恢复系红R9号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2020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其他文献
利用创5S为受体亲本的褐飞虱抗性改良中间材料7CS18[含Bph18(t)基因]和7CS10[含Bph20(t)、Bph21(t)基因]进行杂交,并在后代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结合田间农艺性状筛选,获得了聚合Bph18(t)、Bph20(t)和Bph21(t))等3个纯合稻飞虱抗性基因的水稻两系不育系改良株系9S522.苗期抗性鉴定表明,创5S、7CS10和7CS18对褐飞虱抗性等级分别为“感”“抗”和“中抗”,改良株系9S522对褐飞虱抗性等级为“抗”;改良株系9S522农艺性状与创5S基本保持一致.
尝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镉吸收转运基因OsNramp5和香味基因OsBadh2同时进行编辑,培育出后代性状稳定的优质低镉水稻品种.选用华南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常规稻华航31为受体材料,通过CRISPR/Cas9技术创制OsNramp5和OsBadh2双基因敲除植株,在镉污染土壤中种植并测定野生型和双基因敲除植株糙米的镉、锰、铁元素含量以及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的含量,并考察野生型与双基因敲除植株的农艺性状.成功获得了5种类型的华航31双基因敲除植株.与野生型华航31相比
浙大两优168是浙江绿巨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两系不育系NHR111S与恢复系ZF-68配组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植株较矮,生育期较短,分蘖力较强,剑叶短挺,后期青秆黄熟,产量高,米质优,抗倒性好,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2020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内5优1973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优质籼型香稻不育系内香5A与广适优质恢复系云恢1973配组而成的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等特点,202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以隆科638S、晶4155S、广占63-2S、广占63-4S、深08S和9S等6个水稻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经冷水处理后产生育性波动,统计分析花粉镜检的染色花粉率,研究不育系群体育性表现.结果 表明,同一不育系不同核心株形成的株行群体间,不育起点温度和育性稳定性均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幅度因不育系和核心种子生产次数而异;不同方法所繁殖的不育系种子群体育性表现因不育系而异,不育起点温度较低的不育系差异小,不育起点温度较高的不育系差异大,且起点温度越高差异越大.
锦丰优72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四川省水稻航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利用不育系锦丰A和恢复系成恢727配组育成的中熟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结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近20年来小卫星机械总体设计技术的发展,分析了现代小卫星技术特点及其应用需求,主要从小卫星发展对机械总体设计的需求分析、机械总体构型布局设计、结构机构设计以及机械总体设计的数字化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小卫星机械总体设计技术进行了展望.
乾两优8号是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宁市恒茂种业科学研究院以优质两系不育系乾S为母本、恢复系恒恢8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分蘖力强、株叶形态好、高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2018年通过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神农优455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以不育系神农4A和恢复系Q恢55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早熟、优质等特点,202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广泰优晶占系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利用早熟优质香稻不育系广泰A与矮秆多穗强恢复系晶占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大田表现群体整齐一致,熟期早,耐肥抗倒,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丘陵山区及平原湖区种植,2020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