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启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l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课堂中,教师主要采用提问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不懂得如何有效地使用提问技巧,本文将剖析高中课堂提问现状,并提供一些高中学提问策略,希从中得到启示。
  【关键词】课堂提问;启发性;开发性;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04-02
  教学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的创造性劳动,它是通过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维持一个有组织的班级坏境。课堂是教师聪明才智充分展示的主要阵地,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任何优秀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许多教师组织日常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就是提问,因而提问处在一个中心地位,可以促进师生互动以及获得学生的反馈,所以掌握好提问策略对于每位教师而言,都至关重要。
  1教师提问的类型
  高中新课程改革目标分为五个方面:第一积累、整合。概括自我特点,扬长补短,开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第二感受、鉴赏。品味语言,感爱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 审美力 。第三思考、领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第四,应用、拓展。注重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范围,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第五发现、创新。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养成严谨、求实学风。
  在高中课堂上,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语言素养,各科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的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可思考性、开放性,忌讳“是什么”等识记性问题,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启发性问题。在以往日常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老师习惯使用封闭性的问题,这样类型的问题答案固定、标准、单一,大大限制学生思维的自由,许多问题的设计不是过于简单,一眼望穿;就是过于复杂,无从下手。
  我们提倡引导性、开放性问题,一个大问题应该套许多小问题展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向前思考、探索,层层递进,渐渐拔高,前后铺垫。常见提问的类型有识记性的、计算性的、启发性的、开放性的。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的想象力,我们鼓励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因为它可解放思想,放除高考束缚,自由想象,答案可以丰富多彩,百花齐放,可培养发展性思维、逆向性思维,把提问和好奇心紧密结合在一起,可利于形成民主与和谐的氛围,利于奇才、怪才的成长,可利于调动全班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教师是否提供思考时间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给予学生提供时间来进行思考,只有极少数教师没有给学生任何思考的时间。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伟大教育家孔子认为必须在学生反复思考,探索求真,咬文嚼字后,才给予一定暗示,孔子不赞同灌注式的教学方式,那是把学者看成消极的接受者,一定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施教者要循循善诱,学者要积极思考,启发式教育原则,就是在学者有了迫切的求知愿望时,也就是在他急于要做而做不成功,急于要说而说不清楚的时刻,才给予开导和启示,使之主动进行,深入思考和反复实践。朱喜《论语·集注》:“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希望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施教责在使学者晓喻,引导不要强制。留给学生等待时间至少要有3秒钟,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具有一定深度的答案,在我们许多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来不及对问题做出理解,老师就急切停止了等待,把答案和盘托出,应根据课程的进层和问题的难易程度把握“思考时间”,也不要给予过多时间,也忌讳不给学生任何思考的时间,而由教师自问自答。
  3教师如何对提问给予反馈
  没有反馈的提问是无效的教学,教师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勇力,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作答。对于回答合理的学生,大多数教师会给予奖励、口头表扬、鼓掌、实物奖励等,忌讳不做任何点评。反之,当学生答案有差错时,教师应提供一些暗示或线索,换个角度来提问,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等途径来帮助其得出正确答案。
  意大利教育家提出爱的教育,就是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学生等等,关心一切学生、关心学生一切,教师应鼓励学生各种答案。我们从小学到高中教育出现某些畸形现象:学生年级越小,答案越丰富多彩,而且大胆,极富想象力;年级越大,尤其是高中生,答案反而简单、呆板、固定、千篇一律。以上应引发高中教师的反思:为什么学生越来越沉默?为什么我们的思维越来越僵硬?我们的课堂要建立积极健康气氛,防止同学们互相嘲笑,可以营造和谐活泼的班集体文化氛围,树立“我答,我勇敢”的思想,多给予学生掌声、鲜花,用“爱的教育”关心学生。课堂提问时,老师们可采用以下提问方式:“还有不同的观点吗?”、“假如是我,怎么做?”、“我的观点是什么?”爱的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我观点,敢于标新立异,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许多教师有意识给予学生的提问反馈,但只是一味地以正确与否作为评判标准,对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深刻性,创新性是很大扼杀。教师首先要给予予学生赞扬、肯定、培养自信力,然后引导、启发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最后给予答案批判性评价,敢于质疑答案,培养怀疑精神。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人坚信没有质疑的教学是失败的,“尽信答案不如无答案”,学生应敢于挑战,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学习务必经历“相信——质疑——相信”的过程,我们的教学要建立在合情合理推断之上去质疑。对于学生大胆、判逆又天马行空的答案,教师要给予特别肯定、引导,做学问反对人云亦云。必需有自我思想,辨别是非,去假存真,吸取成败,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认识,成为自我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
  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待万事万物,我们务必实事求是,不要自作聪明,不要模糊概念,不要自欺欺人,对待异己的言行,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聆听、尊重、宽容、思想百花齐放,才有来日花香满园。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能力是我们中心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应形成互动、互促良性循环,注意培养思维的广度、深度、新度,只有一个善于提问的学生,才是有希望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建构主义的观点是知识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活动。把建构主义的认识观纳入中学科学课堂教学之中,对优化中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促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就科学素质教学实践和建构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建构主义; 初中科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97-01  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教育的各个角落,于是老师们竭尽所能施展一技之长,语文教学面貌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堂呈现一片生机,花样也越来越多,似乎不新不是新课改,不新不是新课堂,就不会焕发出活力,不会令人欣喜。诚然,当兴奋之后再去审视,才发现没有广泛的实践基础的课堂只是美丽的空中楼阁,我就新课改下如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得出:影响现代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是影响体育学习的内部因素,二是影响体育学习的外部因素。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学习;影响因素;依据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86-01  前言  “学习”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
期刊
【摘要】日常与幼儿交谈时,发现有的幼儿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有时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当前教学工作之重,我们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组织各种活动,抓住一切教育契机,耐心观察,积极引导,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语言;兴趣;表达;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06-02  9月的秋风带着丝丝凉意,在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赴阿坝州校本研训基地校指导活动,这次活动虽说有四天时间,但是有两天时间都是在山路的奔波中度过的,不过有七匹狼的欢歌,有两红花的绽放,整个藏区路途仍充满了快乐与诗意。在校本研训活动的两天时间里,我们观摩了五个学校的课堂,了解
期刊
【摘要】课堂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及时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更能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中。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无疑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如果课堂只是“好”或“不好”、“对”或“不对”来评价,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现实的,所以倡议遵循一定的原则,实施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形式多样;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15-02  朗读对理解文本、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朗读指导是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走过十年的课改征程,时间少,形式单,无目的,无重点,无层次等这些朗读指导的问题,还普遍存在于阅读教学中,严重制约着学生朗读的效率,严重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朗读指导的种种弊垢应引发教师们的反思,就如何提高阅读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94-01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开创了北宋词坛豪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的开山鼻祖。刘辰翁曰:“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本文就《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三首豪放词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以探讨其人生哲学。  1. 《江城子·密州出猎》
期刊
【摘要】幼儿早期绘本阅读活动目的是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他从幼儿的兴趣着手,在看、听、说的过程中丰富幼儿阅读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幼儿园的幼儿年龄较小,不具备对文字的认知能力,对图画书中的画面也不能完全理解,大多数时候还是要靠教师和成人的引导完成阅读。所以,如何指导幼儿开展阅读活动是达到阅读有效性、促进幼儿快乐成长的关键。  【关键词】阅读;快乐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39-0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指导学生认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养成随时写,经常写摘录笔记的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把阅读当做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