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血球素代替血小板进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以诊断血浆凝血活酶因子缺乏症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Biggs及Douglas两氏于1953年介绍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诊断出血性疾病以来,不少学者均相继采用,而获得满意的结果。该试验的优点有二:(1)能鉴别各种因凝血活酶形成发生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浆凝血活酶因子乙缺乏症等;(2)其灵敏性甚高,凝血时间正常,凝血酶元消耗正常的轻型病例,可用该试验确定诊断。不过在试验中所用的血小板混悬液,配制手续复杂,费时颇多,因而有不少学者皆致力于探找一种配制简便,可以代替血小板混悬液,但又不致影响凝血活酶生成试验结果的物质。

其他文献
异菸肼长期或大量的服用,可以产生多种神经系机能障碍;颇不少见,但国内过去对这方面报道很少。叶氏等就此问题于1957年1月号内科杂志报告两例,并作了简单的文献温习与介绍,以期引起同道的注意与警惕,是值得欢迎的。
期刊
本病最早1例系Morgagni氏于1769年报告。其后,Combe氏等(1806)陆续报告多例。但本病之重要性,则在1932年Crohn氏等就14例的临床观察及病理检查所见,以“局部性廻肠炎”为题发表后,始为举世医界人士所识。各国文献所用病名十分繁杂,有:非特异性廻肠结肠炎、溃疡性廻肠结肠炎、慢性结疤性肠炎、终端廻肠炎、Crohn氏病、局部性廻肠炎等。目前以局部性肠炎一词较为广用。
期刊
因过敏而引起之紫癜病,临床上可分为两类:一为血管性的,因毛细管壁的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紫癜,如Schonlein-Henoch氏综合病征,多因食物过敏而起。血液学上的检查均为正常,但束臂试验可为阳性。另一类为血小板缺乏性紫癜,往往和急性特发性血小板缺乏性紫癜病很相似,除前者可以获得有密切关系的药物史外,临床上两者几不可分。停用药物后可以好转,因之预后较特发性者为佳。
期刊
解放前××煤矿井下的岩石开凿工作是采用手锤打钻方法,以后逐渐改为风动机钻,但以上二种方法都是干式作业,以致粉尘飞扬,工人在操作中吸入大量粉尘,易生矽肺。解放后,煤矿响应了政府消灭矽肺的号召,在岩石工作中已全部采用了湿式凿岩,在重点的工作面上,推行了综合式的湿式作业,其中包括湿式凿岩、喷雾、洒水、使用湿润剂和改善通风等,这样就降低了粉尘浓度。为了了解工人矽肺的发病情况,某医院矽肺防治小组于1956年
期刊
近来多数作者认为肝炎患者初期血清铁的增加机制,系由于肝细胞被破坏时贮藏于肝细胞内的铁被释出所致。Reissmann等氏(1954)以四氯化炭使狗产生肝脏损害,发现在注射四氯化炭后约一周的过程内血清铁含量增加,而其最高峰则在注射后48—72小时,并指出肝脏坏死面积与血清铁增加有一致的关系,故推断其为肝细胞坏死时所释出。
期刊
作者等于1956年2—8月间在本院收治114例流行性腮腺炎皆为18岁以上的成年男性,一般临床症状与小儿患者无大区别,但并发症较多,并发睾丸炎、脑膜脑炎及胰腺炎者即有34例。此外在患者的病程中又发现肺部有炎性改变者15例,此种情况在过去文献内未有记载,现将其临床表现以及所发现的肺部改变介绍并分析如后。
期刊
例1 男性,农民,24岁,已婚。1956年6月28日入院,主诉长期不规则发热两下肢出紫癜。病人在1956年3月开始全身乏力,四肢疼痛,瘦弱,多汗,不能坚持工作。5月中旬腹部发胀,心窝部有阻塞感,食欲减退。5月23日起渐渐发热两下肢浮肿,每日鼻衄数次,6月21日两下肢出现暗红色紫癜,病后无关节及睾丸肿痛。本人素来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自己饲羊30余只,每逢春季大约有4—5支母羊流产,已连续发生
期刊
急性斑蝥中毒在临床上为一少见之疾病,国内文献中1956年有徐氏,1957年有翁氏、潘氏先后报告三例。除徐氏一例为制药工人在制造斑蝥软膏时因防护不够,由皮肤及口鼻部粘膜吸入引起中毒者外,余二例皆因企图墮胎而中毒者。作者亦曾遇见一例,企图堕胎吞服斑蝥引起中毒。复翻阅历年内科入院患者病历中,又发现1946年及1948年各有类似一例,今将此三例整理报告于后,以供同道参考。
期刊
1.本组病例包括11例心肌梗死,4例心绞痛,在11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例入院时为心绞痛,在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我们曾在同一病例分别观察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时之嗜酸性白血球变化而加以比较。2.当心绞痛发作时,嗜酸性白血球虽然减低,然仍在正常范围内,其减低为暂时性的,持续时限不超过4小时。3.在心肌梗死的早期嗜酸性白血球的减低一般皆甚为显著并持续2—6天,以后逐渐增加以达正常。4.我们认为嗜
期刊
赵某(住院号9020),男,26岁,未婚,江苏籍,石油公司工人,因患丝虫病服用卡巴胂四次,每次0.25克。服后发生剧烈腹痛、腹泄;大便酱油样,一日十多次,于1957年5月23日下午入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