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及其周围三种湖相粘土的微结构特征与沉积环境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汉平原濒临长江北岸的洪湖及其周围的土壤中,分别取得沉积物柱状钻孔样品和土壤剖面样品,用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5kaBP以来形成的三种湖相粘土的微结构特征,并以此解释的其成因和沉积环境.0.9-2.5kaBP期间形成的青色粘土的典型微结构有:凝胶结构、细颗粒粒径和小孔隙、矿物颗粒低圆度和淡水中心冈硅藻等生物框架结构.主要是有机质胶体与粘土胶体相互作用形成的.此期间,河流带入湖泊的泥沙少,洪湖拥有一个开阔、稳定、浮游生物较多的淡水湖泊环境.0.45-1kaBP期间形成的黑色粘土的主要微结构类型有
其他文献
对黄淮海平原低洼盐碱地鱼塘中溶解氧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及其它生物的耗氧作用,扰动的方式、
分析太湖的悬浮物浓度时,使用传统的过滤与称重的方法,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的数据,并且进行大范围调查时困难较多,特别是在计算悬浮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时,根据导数的定
对湖北梁子湖农业湿地土壤有机质、N、P、K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在24.203-56.815g/kg之间,TN、TP、TK分别为1.385-2.911g/kg、0.406-0.523g/kg
<正>~~
期刊
本文报道了1997年和1998年夏季对藏北色林错等水体水文特征的考察情况。结果表明,色林错是一个大型深水湖泊,表层水温在下午4:30左右达到最高,清晨7:30左右时最低。浅水区域表层湖
通过对太湖流域处于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城市进行对比,揭示了工业化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工业化发展阶段不同,所对应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不同,导致其工业废水
湖泊底泥中的酸溶硫化物易与二价金属生成难溶金属硫化物,从而制约沉积物中二价有毒金属的化学活性以及生物有效性,进而影响沉积物的环境质量.对沉积物中的酸溶硫化物(AVS)和同
罗氏沼虾成虾的胸神经节匀浆经Sephadex-G50柱层析所得第2个峰,再经HPLC分离得到9个组分. 第1个组分和罗氏沼虾Ⅲ期卵巢小块一起体外培养36h,可使卵母细胞的直径较对照组非常
改革开放以来,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经济结构变动剧烈,相应水环境质量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首先分析了太湖流域制造业的变化过程,并讨论了制造业总量及结构变化与废
2001年的调研结果显示,由于网箱养鱼的影响,密云水库内湖已成为富营养水体,库区水体处于中营养水平,但有向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内湖水体通过侧渗、扩散等途径与库区水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