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军工企业的“破茧成蝶”之变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e18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山沟到城市,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到市场,从历史产物的三线军工企业,到现代化的高科技军工企业集团。
  建设战略后方基地、重要配套基地、重要出口基地、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四个基地”,到2020年,要确保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力争300亿元;确保实现利润总额13亿元,力争15亿元;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2016年,“十三五”开局,航天十院(原0六一基地)新一届领导班子为未来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
  从山沟到城市,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到市场,从历史产物的三线军工企业,到现代化的高科技军工企业集团,“十二五”期间,十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经济规模指标不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02.31亿元,同比增长87.1%;实现利润总额34.68亿元,同比增长67.5%,航天防务产业实现多型号并举,民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国际化经营呈现良好态势,条件建设彰显成效,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党建工作持续加强。2015年2月,o六一基地转型升级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标志着贵州航天的改革发展踏上新的征程。今天,航天十院正乘着“十三五”开局的东风,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转型升级,军民融合,后发赶超,快速前进。
  变的是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变的是艰苦奋斗的本色
  在计划经济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军工企业的特殊背景下,改革开放前,十院从事的是封闭式的小批量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资金由国家划拨,材料由国家供应,产品由国家包销,广大干部职工基本上没有市场经济观念,“等靠要”思想和“航天特殊论”观念根深蒂固。
  改革开放后,十院有过军转民的艰难跋涉,有过跌入低谷的停滞不前,有过破釜沉舟的变革阵痛,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基地党委组织开展多次全局性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不断把干部职工的观念转变引向深入,贵州航天人的市场观念、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根本的转变,解放思想成为基地跨过一道道难关先决条件。
  与时俱进的是思想,从未改变的是艰苦奋斗的本色。从当初的白手起家,到如今的现代化企业,生活条件好了,工作环境变了,研制生产能力强了。和过去住集体宿舍和筒子楼相比,现在100多平方米的新型公寓与原来相比简直不可同语,但无论如何,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二五”期间,航天十院快速发展,成绩喜人。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的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等严峻挑战,十院领导班子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牢牢抓住“国发二号文件”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按照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推进二次创业,谋求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实现基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变的是僵化的经营体制不变的是坚忍不拔的追求
  由于历史负担沉重、经营体制僵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尽管在上世纪60年代建成之后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院部分企业亏损严重且资不抵债,最高年亏损额超亿元。
  面对困境,贵州航天人没有退却。十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企“调、改、剥、退”的战略措施,大胆探索,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重点,积极调整优化产权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加快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先后完成了17户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和改制重组工作,彻底扭转了整体亏损的困难局面。
  从行政性管理为主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突出企业的主业,十院的广大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规模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实现了连续10多年的较快增长。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需要因时制直、因地制直、因人制直,但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是所有企业的不变追求。十院依靠航天产品、民用产业、协外配套、国际贸易“四轮驱动”,秉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建立精干、高效的现代企业为目标,牢牢抓住市场和产品两个开发,大力推行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精益生产方式,进一步通过股份制改造等体制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和动力,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创造融资平台,全面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以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朝着建设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一流科研生产基地奋力前行。
  不变的是航天报国的情怀
  时代的快速发展,从单一军品型转为军民结合型,从单纯科研生产型转为科研生产经营开发型,从自我封闭型转为对外开放型,从内向型经济转为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改革开放后,十院利用军工技术、设备、人才优势,在发展民用产业领域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十二五”期间,十院不断壮大有市场前景的支柱民品,民用产业连续以近40%的速度增长,以铝工业技术装备、锂离子电池、微特电机、精密齿轮、液力变速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装置、石油装备系列产品、系列应急救援装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品,正在成为十院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及信誉。目前,十院在若干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和品牌,以智慧农业、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正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科技创新作为强力支撑,至今,十院已有500余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重大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军民结合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验室,10个院士工作站;荣获国家发改委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奖,国家知识产权局“專利产业化试点基地”授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作为肩负特殊使命的军工企业,贵州航天人始终牢记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始终不变的是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情怀,热血铸剑,不辱使命,研制生产多型号产品,在我国大阅兵中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并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各系统研制生产了电源、连接器、继电器、电机、齿轮等关键产品,在空天领域屡立奇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站在新起点,十院将一以贯之抓战略、抓创新、抓项目、抓队伍、抓基础、抓党建,全力打造“四个基地”,持续提升战略地位、经营质量、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职工收入水平,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建成军民融合、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航天技术研究院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三线,辉煌航天。大三线的历史已经成为铭刻于群山深处挥之不去的记忆。如今的航天十院,正抖落满身尘埃,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引下,乘势而上,团结拼搏,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阔步迈进。
其他文献
为了那个冥冥之中的约定我把自己空投到2000多年前贪婪地从一道佛光的悄然璀璨开始從一尊飞天的潇洒曼舞开始从一缕清风的千年跋涉开始从一粒黄沙的无数征战开始从一弯月牙的不朽传说开始从一声驼铃的旷世绝唱开始虔诚地打开灵魂一路向西再读1000遍敦煌我从心里捧出敦煌的时候窗外的一带一路,风和日丽从一个流域到另一个流域从一种文明到另一种文明从两千多年筚路蓝缕到四年来的不懈努力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让雁栖湖天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在脱贫攻坚战略实施背景下,对贵州省印江县土家族贫困村落的体育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家族村落“文体惠民工程”
国民经济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应该在健康区间运行。然而中国经济健康运行区间的具体数值在理论上没有定论,在实践上更是关注较少。文章剔除不健康增长年份的数据,运用区间估计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集中在城市.高等教育和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与生俱来、血肉与共的密切联系.城市里丰富的商品、便利的交通、流动的生活、畅通的信息渠道、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