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进军大西南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j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彧,1929年11月出生,1944年参加“青年远征军”,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六军军部文工团团员,1951年和1953年先后两次入朝,1955年复员,1986年离休。
  我于1949年5月底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六军军部文工团的一名文艺战士。我入伍不久,部队开到江西玉山休整,准备于8月进军大西南。

大进军前的準备工作


  8月份,部队开始了“三千里大进军”,解放大西南的伟大征程。当时,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大局已定,在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部队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战士们每人发了一把牙刷和少量食盐(当时缺乏牙膏,只好用食盐替代),每月还有两角钱的生活津贴,可以买些肥皂或买包烟。我们的服装都是用冀鲁豫解放区人民手工织的“老粗布”缝制的,干部战士一个样,上装是“中山服”,前衣襟上有四个口袋,下装则是传统旧式的缅裆裤,大裤腰折起来,用一条带子捆扎腰间。鞋是当地人制作的被称为“虎头鞋”的方头布鞋,解放区的老百姓为了盼子弟兵多打胜仗,唯恐布鞋做得不结实,鞋帮纳得像皮鞋那样硬,鞋底有一公分厚,非常耐穿。为了美观,还在鞋面上加了两根杠杠做筋,河南人称此鞋为“踢死牛鞋”,穿上它,走起路来“咚咚”作响,非常神气。不过,行军打仗长途跋涉,常常把脚磨得疼痛难忍,甚至磨破脚皮。所以,我们不得不痛下狠心,在磨脚之处上方挖开一个洞开“天窗”,让脚舒服些。于是有人开玩笑说:这叫“打开天窗说亮话”“舒不舒服脚知道”。
  在艰苦而紧张的大进军中,全军上下非常注重文化学习。上级领导经常教育和勉励我们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何况,全国胜利以后我们还面临着建设新中国的光荣任务呢!没有文化肯定不行。”所以大家学文化的积极性都很高。
  当时,各连队都有文化教员,全国劳动模范、创造“速成识字法”的祁建华同志,就出自我们十六军。战士们为了边行军边学习文化,让文化教员把生字写好,贴在前面战友的背包上,边走边读,学得非常认真;连战斗间隙也不放过,在战壕里照样学习。我们文工团的年轻同志,虽然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但在学文化的高潮中也不甘落后。每个月首长给每位同志发一张白纸,大家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把它剪裁好,装订成小小的笔记本,方便天天学文化。为了把笔记本弄得精致好看一些,不少战友向会吸烟的同志讨要包装香烟的硬纸盒,再从破旧的军装上剪下一块布,包起来,做成笔记本的壳面,美滋滋地装在衣袋里,随身携带,方便时刻学习。
  大进军行动前,部队要轻装,上级规定:每个人的背包包括被子、垫单、内衣、外衣、鞋袜毛巾等生活用品不准超过四公斤重,大家把平时喜欢的其他东西都轻装了,但心爱的自制小笔记本是决不会丢掉的。

进军途中弹棉花


  我们从江西玉山出发,高唱着雄壮歌曲“解放军,大进军,千军万马向前进,咱们进军大西南,咳!解放全中国。解放全国人民靠咱们,呀嗬咳哼咳!”踏上了向祖国大西南三千里大进军的征途。
  为了早日解放大西南,部队行军用的是日本绘制的高精度军用地图,部队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基本上每日行程30公里左右,必要时一天甚至走70公里,大家的体力严重透支。刚进入湖南境内,一位同志突然倒地身亡。因部队不能停下前进的步伐,首长命令我和另一位同志负责善后。掩埋好这位同志后,我们俩为死亡战友合奏了一曲“追悼曲”以示祭奠,然后去追部队。
作者于1949年在江西玉山留影

  有一天,部队以70公里的速度日夜向目的地行军,苏联派出电影摄制组随军行动。部队走进一个大山沟,看到前面山头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电影摄制组立刻投入紧张的战地拍摄。这次战斗中,我军活捉了一个国民党的军级军官。纪录片《大西南凯歌》,就是在这次战斗拍摄基础上制作的,片中有些细节是由我们文工团成员扮演而补充拍摄完成的。
  中秋节那天我们在湖南邵阳,尽管是在紧张行军途中,我们也过了个节。上级特意弄了些花生来,当天晚上到了宿营地,大家吃完饭,安顿好铺位,洗了脚,就在院子里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吃着花生,谈笑赏月。圆月如银盘高悬于空中,漫天银辉如洗,大地一片皎洁,令人心旷神怡,大家在这异域他乡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快乐。
  中秋节过后,气温下降得厉害,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该做御寒的服装准备过冬了。但行军途中,不可能有时间停下来制作冬装,部队服装厂也无法随急行军的部队一起行动,所以只好靠战士们的双手了。上级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公斤多的籽棉,并交代说:“这就是今年过冬的棉衣了,你们要自己动手,制作棉衣。”所以每到一个宿营地,大家就围坐一起抠籽棉。老乡们听说后纷纷自觉加入到我们抠棉籽的行列。房东老大娘还特意送来一部土“轧花车”,并手把手地教我们使用。棉花朵从轧花车上挤过去,棉籽便脱离了棉花朵,虽然每次只能塞进一二砣棉花骨朵,但比起用手一个个地抠,要轻松省事并且快多了。
  脱完籽后,我们弄来一些荆棘条子,把脱了籽的棉花铺在地上,关起房门,用荆棘条抽打。但见棉花在荆棘条上飘舞,大家也笑声飞扬,场面十分热闹欢快。有位同志触景生情,模仿着在延安时期所唱的歌曲《纺棉花》,编唱了一首《弹棉花》,引得大家齐声跟唱:“太阳出来磨盘大,你我都来弹棉花。荆棘条儿紧紧捏在手,打得那棉花笑哈哈。抽呀打呀!打呀抽呀!一天就弹出二斤花。”

行军途中趣事多


  夜以继日长时间地行军、打仗,疲劳是肯定的。为了保持精力和体力,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有的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短笑话,你说我应互相逗乐着提神;有的一路走一路做“碰球”游戏:把身边的同志依次编上号,按编号称为一球、二球、三球……从一号开始呼叫:“哼!我的一球碰到你的二球!”二号听到后马上回应:“哼!我的二球碰到你的五球!”五号听到被碰,马上呼叫:“哼!我的五球碰到你的四球!”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能走很远的路。
  然而用这样的方法驱除疲劳,效果毕竟有限。夜行军上半夜还好,到了下半夜,上下眼皮直打架。有时候竟然在急行军时睡着了,睡得那么香甜,甚至还打起鼾来,双脚依旧机械地迈着脚步,迷迷糊糊中跟着前面的同志行进。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在睡梦中走了多远的路程,直到前面的同志突然停下脚步,紧跟其后的一头跌撞在前面同志的背包上,这才打个激灵一下子醒来……走山路时还会一不小心摔倒在路边的沟沟或坡坎里。经过湖南时,部队沿着铁路干线的铁轨前进,常常有人因为睡得迷迷糊糊,而从高高的路基上一骨碌滚下坡去,摔醒后一声不响地再爬上坡来,跟着部队继续前进。
  一次林间急行军,一位小战士边走边打瞌睡,不小心碰到前面一棵大树脱离了队伍,小战士一直头抵大树站着大睡,等到首长发现小战士掉队派人返回寻找时,看到小战士仍一动不动地站着睡觉。这个事回来讲给大家听,逗得个个捧腹大笑。(责任编辑 杨琳)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品质优劣体现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高下,基于对南京市学校实地的纵向追踪调查,发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品质理念、课程内容的顶层设计、课程结构的系统性、课程的文化特色以及课程的评价上都存在不足,需要从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观、规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文本、实践以课程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行动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障碍;应对
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历任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前敌总指挥等职,但干部战士很少称他“总指挥”“主席”,而是叫他“老刘”。  警卫员谢文祥初到刘志丹身边时很拘谨,刘志丹摸透了他的心思,经常问长问短,十分亲切。谢文祥见红军指战员和老乡都亲切地以“老刘”称呼他,慢慢地也管刘志丹叫“老刘”。所以,“老刘”就成了大家对刘志丹的
据荣宝斋职工们说,朱老总曾来过荣宝斋很多次,而我(侯恺,曾任荣宝斋党委书记、经理)见到他并接待他的仅有两次。第一次我见到朱老总大约是在1953年秋。当时的营业科长跑进来告诉我说:“您快去看看,在前边营业厅浏览的人好像是朱总司令。”我马上到前厅跟随在朱老总的身旁陪同他参观。他好像看出我是这里的负责人,不时地回过头来向我说:“人家这字写得真好。”当他走到陈设文房四宝的柜台前,指着墨盒、砚台、毛笔等问我
1940年秋冬之际,军工部领导同志布置我们所进行五〇小炮(掷弹筒)的研制工作。  抗战初期,日军在作战中经常使用一种叫掷弹筒的小型火炮,向我军阵地轰击。这种武器,既便于携带,又有一定的爆炸威力, 很适合山区作战,往往给我军造成一定的压力。 当时,八路军作战使用的主要武器是步枪、手榴弹,近距离作战还可以,一旦距离稍远,就没有日军掷弹筒那种威力的武器了。彭德怀对军工部的同志们说,日军的掷弹筒结构简单、
【关键词】青春期;异性交往;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9-0054-02  【作者简介】吴荣梅,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南京,210012)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性别意识有所发展。本活动希望通过分析男女生交往过程中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男生女生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
【关键词】叙事治疗;支线故事;妥瑞氏症;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4-0016-03  【作者简介】朱晓艳,江苏省徐州市大屯矿区第一小学(江苏徐州,221611)心理教师,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叙事疗法。  一、不停打嗝的女孩  (一)现状描述  一次去四年级听课,课前班主任提醒我注意一个孩子XY,还说不用说是谁,只要到教室
【摘要】本研究基于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相关理论初步提炼了元认知能力发展模式:“计划认知活动→监督认知活动→评价认知活动→调控认知活动→提高元认知能力”。并以此建构出旨在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教学结构图。以“自我提问单”作为主要教学工具,设计以“案例导入—活动体验—深入探究—合作评价—归纳总结”为基本环节的元认知能力提升的心理课堂教学流程。  【关键词】元认知能力;心理辅导课;教学结构;自我提问单  
马仁兴  马仁兴是解放战争时期牺牲在东北战场上的我军高级将领。他的一生是从三民主义追随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一生,是从农家子弟逐步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的一生。“辽吉创建的功臣,作战治军的良将”,是辽吉省委书记陶铸对马仁兴的评价。马仁兴牺牲后,1947年8月23日,中共辽吉省委追认他为“辽吉功臣”。1948年4月19日,东北政务委员会、东北军区下令将四平共荣大街命名为仁兴大街。率部起义  马仁兴,19
1927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不寻常的一年,也是鲁迅一生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1月18日,怀着对“革命策源地”的向往,以及“向旧社会进攻”“继续作文艺运动”(《两地书》)等宏伟抱负,鲁迅来到广州,不久后出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黑云压城,无所畏惧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立即策应,于4月15日发动反革命政变。当天,
丁石孙,数学家。1927年9月生,江苏镇江人。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1952年至1983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执教,曾任数学系副主任、主任。1984年至1989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历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评审组副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等多项职务。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专于代数、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