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新建通道拆撑影响分析

来源 :铁道标准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w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成都地铁8号线倪家桥站零距离密贴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倪家桥车站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先施作二衬再拆撑”和“先拆撑再施作二衬”对既有和新建结构的力学差异,并基于“先拆撑再施作二衬”工况进一步分析拆撑方案,最后通过实测现场实施的“先施作二衬再拆撑”工序下的既有车站底板沉降数据验证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先施作二衬再拆撑”既有车站弯矩及沉降、新建通道初支弯矩及二衬沉降变化不明显;“先拆撑再施作二衬”对于既有车站及新建通道影响则较为显著,一次性全部拆撑后既有及新建结构弯矩沿断面分布形态变化明显,在结构沉降方面,拆撑后既有车站及新建通道初支最大沉降突变量分别达4.86,7.30 mm;“先拆撑再施作二衬”工况下,采用顺序拆撑与跳仓拆撑,最不利部位出现在下穿通道纵向中部,跳仓拆撑引起新建通道初支沉降量大于顺序拆撑,但其施工效率更高,具体拆撑方式应根据施工安全控制标准及经济性要求合理选择。
其他文献
2020年冬季引进10个马铃薯新品种,通过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的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合福清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陇薯7号’、‘福农薯1号’、‘华颂3号’生长势强,结薯较为集中,薯形美观,大中薯率高,综合表现性状较好,产量位居前三,比对照增产幅度大,可扩大面积示范推广;‘红玫瑰’和‘华颂66’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6%和2.65%,薯肉分别是红色和紫色,花青素含量高,品质好,市场价
期刊
以某六层既有砌体结构为例,开展了既有建筑建筑外墙保留内部结构置换加固改造技术研究。在内部结构先不拆除的情况下,提出采用边拆边建的设计思路和结构置换方法,采用锚板与锚筋将原砌体墙与新增框架梁柱拉结,验证墙体自身受压承载力、锚筋抗剪承载力,保证外墙的稳定性,确保保留外墙与新建框架的变形协调。
期刊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具有操作电压低、使用寿命长、发光效率高等优点,能够促进对能源的节约、高效利用,是符合“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绿色照明工具,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对解决芯片、半导体等领域中的基础、共性科学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契合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布局。尽管LED的发光效率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传统照明工具,但由于存在效率衰减问题,导致其工作中的实际光效值较
学位
市政道路工程中一项重要工程便是雨水排水设计,而雨水箱涵施工技术是该工程施工中极为关键的施工技术。本文作者主要分析了雨水箱涵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正>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出版时间:2012年10月内容简介我们该如何诠释中国共产党出人意料的革命轨迹?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走上与俄国模式大相径庭的道路?Elizabeth J.Perry认为,个中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起义到夺取政权及之后的各阶段中创新地发展和部署文化资源。毛泽东同志及其继任者通过精巧地运用"文化置位"和"文化操控"建立其独有的政治
期刊
<正>隐私计算前景广阔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智能设备和互联网交互产生的海量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流通和数据开放逐渐成为企业业务创新和实现增长的必选项。但随之频发的数据泄露事件也引起了世界各地政府的重视,相继就信息保护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我国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期刊
马铃薯是赫章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筛选出品质好、抗性强、高产稳产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赫章县马铃薯的示范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赫章县引进宣薯5号、宣薯6号、合作88、宁蒗5号、米拉、希森6号、中薯26号等7个品种,以青薯9号为对照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宣薯5号的产量最高,为2 249.12 kg/667m~2,与青薯9号相比,增产291.21 kg/667m~2,增产率14.87%;希森6号其次,其产量
期刊
<正>中国的发展模式正在经历巨变。中国不再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来制造出口,中国共产党正在以三种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方式更新其发展方式。首先,它正积极打造"国家级冠军"企业以
期刊
在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由于建筑领域施工技术在不断创新与改变,因此,在建筑外墙保温工作中,更注重对节能技术的使用。在某种程度而言,外墙保温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切实发挥社会价值与优势。因此,怎样发挥出节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性能得以体现,是今后建筑施工项目推进中亟待解决和关注的重点问题。
期刊
在国家个人信息保护要求和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时代背景下,隐私计算技术作为解决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流通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广泛关注,隐私计算技术的标准化也已成为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围绕隐私计算技术标准化路径进行分析,从标准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相关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隐私计算技术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