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例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ri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1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复发/难治性PNCSL患者(男性,年龄为45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血细胞单采仪单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CD19和CD20 CAR-T制备.CAR通过慢病毒载体表达,稳定表达于CD3+T细胞.对患者于2017年7月27日采取FC方案预处理,具体方案为氟达拉滨30 mg/(m2·d),d-5~-3;环磷酰胺750 mg/(m2·d),d-5.于d0分别输注人源化CD19和CD20 CAR-T,输注剂量均为1×106/kg.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总结.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并与其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和CAR-T治疗同意书.结果 ①2015年2月,患者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伴右眼失明”,于本院血液科就诊.2015年3月,根据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经手术切除胼胝体、放疗及大剂量放疗治疗后,于2016年1月获得未经确认的完全缓解(CRu).2017年3月,患者原发病复发,接受替莫唑胺+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病情有所减轻.②本例患者于接受CAR-T输注后第10天,头痛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定向力恢复.治疗期间发生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好转.患者接受CAR-T输注后第29、69、116天,复查头颅增强MRI结果显示,原发病灶持续缩小,评估疗效达部分缓解(PR);于CAR-T输注后第69和116天,行脑脊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脑脊液标本中均检出CAR-T;于CAR-T输注后第154天,因“左侧肢体无力”入院治疗,复查头颅增强MRI结果提示,原发病复发,后行大剂量化疗挽救治疗.截至2019年7月,患者仍在间断接受替莫唑胺+HD-MTX为主的化疗维持治疗.结论 CAR-T免疫疗法作为新型治疗手段,在复发/难治性PCNSL患者的治疗中,可以作为挽救性的桥接治疗措施.CAR-T治疗后续仍有必要进行维持及巩固治疗.上述结论仅基于个案分析,而复发/难治性PCNSL患者接受CAR-T治疗后,开始维持治疗的时间,以及维持治疗的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积累临床经验.
其他文献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核磁共振技术.其利用选择性的射频脉冲饱和可交换的氢质子,通过化学交换将饱和质子转移至自由水,导致自由水池的信号降低,从而推
目的:探讨以专科护士为导向的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适宜技术“三段式”推广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静脉输液专科护士为
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与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细胞打印、组织打印、器官打印相继出现,药物打印、医疗器械打印等亦陆续实现.面对复杂手术病例,外科医生
临床工程是一种应用工程理论和技术,是用医学与工程结合的方法研究解决医院中有关医疗设备、医用耗材、医用器具、应用软件和体外试剂的技术管理与技术支持相关问题的学科.临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是临床上一项极为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手段,它是将一定容积的球囊放置于主动脉部位,球囊导管与体外压力泵相连,内部填充氦气,由体表心电图进行自动程序控制,使球囊充盈与排空限定在特定的时限.球囊充气发生在舒张压早期主动脉瓣刚刚关闭时,使主动脉内舒张压增高,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改善心肌供血。
Ajuba最初被发现存在于细胞连接中,随后有研究结果表明其可在核质间穿梭及传递信号.在正常生理条件下,Ajuba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参与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