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布什竞选的失败告诉世人,美国人在现实中做梦。
本•拉登的死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竞选下一任总统相差一个月左右的时间。5月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被击毙。这一瞬间,美国时代广场沸腾了,民众高举国旗聚集一起,庆祝美国人民的公敌——本?拉登的死亡。
本?拉登的死亡使奥巴马终于扭转了自金融危机以来支持率下降的危局。最新的民调显示,奥巴马目前的支持率已上升至56%,较4月份时上升了近十个百分点。
有评论指出,这一幕与当年老布什发生的情景十分相像。当年老布什打赢海湾战争后,支持率飙升。但好景不长,到了第二年秋天,美国经济出现了问题,而这时的人们早已遗忘海湾战争的胜利,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前景。就在此时,参加竞选的克林顿打出“经济牌”就轻松地赢得这场大选。
不知现在的情景能否与当年相类比,但综合目前情况看,复杂程度超过当年。
反恐,反谁?
拉登作为基地恐怖组织的头领早已成为“符号”,拉登虽然“如期”死亡,但“符号”却不能因他的死而消亡。如果说,以前世界反恐反的是拉登,现在可能都不知反谁。
现在,主流分析的共识是,拉登之死并不意味着恐怖主义的消亡。实际上,拉登被美国人追杀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在追杀的过程当中,拉登对于恐怖组织和恐怖行动的控制组织能力,在逐渐的下降。那么,可以这样讲,死前的拉登,已经变成了恐怖主义或者说恐怖组织的一个象征,仅此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拉登之死,对于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反恐形势,不会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很多国家的媒体也持有这种看法,他们认为,拉登死后,世界各国的恐怖组织会更加疯狂的进行一系列的报复行为。而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为此增加警力,加强戒备。实际上,拉登之死,并不一定会使恐怖行动更加嚣张。如果仅仅是为了报复,不去考虑更多问题,恰恰就把他们的力量暴露在各国的反恐行动面前,从目前看,恐怖组织不会选择这样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拉登之死的实质性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就在美国宣布本?拉登被击毙1小时之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一座清真寺附近发生炸弹爆炸,导致4人死亡、5人受伤,伤者中包括两名巴基斯坦警察官员。据外媒5月2日报道,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分子威胁将对巴基斯坦、美国政府和安全部队发动攻击,为拉登报仇。一名塔利班发言人说,“他们是伊斯兰的敌人。”
对这一报复行径,一名白宫官员表示,在沙特阿拉伯出生的本?拉登是基地组织创始人,在该组织内部受到广泛承认。而出生于埃及、目前仍存活的基地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并不拥有这种地位。本?拉登之死虽然不代表基地组织会立刻分崩离析,但却会使其走上很难逆转的衰退之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丰对媒体表示:“我个人认为,本?拉登之死很难引发国际恐怖组织再一次的大规模报复行为。因为近10年期间,美国在国土安全和信息情报以及反恐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而且这10年来,也没有再次出现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与此同时,朱丰认为,本?拉登之死对美国来说是个决定性的胜利,甚至对国际反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尽管如此,美国还是发出了安全警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自奥巴马宣布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国国务院向美国公民发布全球旅行警报,称可能会突发针对美国的暴力袭击,希望正在旅行和定居国外的美国公民对此提高警惕。
奥巴马连任?
有人戏言,如果不是再过19个月才能角逐2012年总统大选的话,奥巴马连任无悬念。只可惜,4月4日,奥巴马才启动谋求连任美国总统的竞选行动,这其中变数太大。
从目前来看,有很多“先机”支持奥巴马连任。特别是皮尤研究中心与华盛顿邮报公布的联合调查报告中的多项调查结果都倾向奥巴马。报告显示,56%的美国人支持奥巴马的总统工作,只有38%的人对此表示反对。而在4月份时,这两项数据分别为47%和45%。这一上升情况与前总统布什类似,2003年12月,在美军逮捕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之后,布什的民意支持率由50%上升至57%。
报告还显示,击毙拉登之后,奥巴马赢得了更多年轻人和非白人美国人的支持,而他们被视为奥巴马的“群众基础”。调查显示,在18岁至39岁的人群中,奥巴马的支持率攀升了16个百分点,由52%上升至68%。同时,非白人美国人的支持率也由67%飙升至80%。
共和党人一直攻击奥巴马缺乏反恐和军事经验,在2008年大选时,共和党人候选人麦凯恩就曾攻击奥巴马的反恐政策“极端危险、极端幼稚”。然而,在成功击毙拉登之后,一直对奥巴马没好话的许多共和党议员都为奥巴马喝彩。上述报告也显示,共和党对奥巴马反恐能力大大改观,对其支持率由1月的37%上升至现在的50%。
现在是大选的初期,按惯例共和党和民主党本应都吹响“集结号”,但从现状看,只有民主党是这样的,共和党目前没有推出有竞争力的人选。
据美联社分析,共和党迄今尚无人证实宣布参选,确立“领头羊”地位,是非同寻常之晚。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记录,自1952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共和党领导人以来,共和党还没有在距离总统选举15个月的时候仍无“领头羊”候选人。
一般分析认为,共和党虽有许多州长、前州长和其他人士私下布局,不过还没有人正式宣布参选。民调还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领先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前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等可能的共和党对手。报道指出,不少共和党成员公开表示害怕站上竞选台。这样来看,2012年奥巴马竞选连任的胜算比较大。
但经济问题仍是奥巴马最大的难关。无论是庞大的预算赤字和联邦债务,还是笼罩在美国就业市场上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即大量的中低技术工种的永久性丧失,使得美国大量的低学历就业年龄人口无法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些都是奥巴马无法回避的。
据统计,美国目前失业人口的46%(约600万人)属于失业6个月以上的长期失业人口。此前有调查统计,如果在明年大选季到来之际,美国能将失业率下降到8%,奥巴马连任的几率就很大(3月底的美国失业率为8.8%,较此前一度接近10%的失业率有很大改善)。这一点,在上述报告调查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最受关注的经济方面一栏中,奥巴马赢得的支持率仍只有40%,而55%的美国人依然不支持他的经济政策。
实际上,奥巴马本人对这一点也非常清楚。4月4日奥巴马在其竞选网站参选声明中这样写到:“选战刚刚启动。我们正在设立办公地点、打开筹款箱、与帮助我们走向胜利的支持者们启动对话。2012年已经开始。这里就是你加入我们的地方。”
本•拉登的死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竞选下一任总统相差一个月左右的时间。5月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被击毙。这一瞬间,美国时代广场沸腾了,民众高举国旗聚集一起,庆祝美国人民的公敌——本?拉登的死亡。
本?拉登的死亡使奥巴马终于扭转了自金融危机以来支持率下降的危局。最新的民调显示,奥巴马目前的支持率已上升至56%,较4月份时上升了近十个百分点。
有评论指出,这一幕与当年老布什发生的情景十分相像。当年老布什打赢海湾战争后,支持率飙升。但好景不长,到了第二年秋天,美国经济出现了问题,而这时的人们早已遗忘海湾战争的胜利,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前景。就在此时,参加竞选的克林顿打出“经济牌”就轻松地赢得这场大选。
不知现在的情景能否与当年相类比,但综合目前情况看,复杂程度超过当年。
反恐,反谁?
拉登作为基地恐怖组织的头领早已成为“符号”,拉登虽然“如期”死亡,但“符号”却不能因他的死而消亡。如果说,以前世界反恐反的是拉登,现在可能都不知反谁。
现在,主流分析的共识是,拉登之死并不意味着恐怖主义的消亡。实际上,拉登被美国人追杀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在追杀的过程当中,拉登对于恐怖组织和恐怖行动的控制组织能力,在逐渐的下降。那么,可以这样讲,死前的拉登,已经变成了恐怖主义或者说恐怖组织的一个象征,仅此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拉登之死,对于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反恐形势,不会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很多国家的媒体也持有这种看法,他们认为,拉登死后,世界各国的恐怖组织会更加疯狂的进行一系列的报复行为。而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为此增加警力,加强戒备。实际上,拉登之死,并不一定会使恐怖行动更加嚣张。如果仅仅是为了报复,不去考虑更多问题,恰恰就把他们的力量暴露在各国的反恐行动面前,从目前看,恐怖组织不会选择这样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拉登之死的实质性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就在美国宣布本?拉登被击毙1小时之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一座清真寺附近发生炸弹爆炸,导致4人死亡、5人受伤,伤者中包括两名巴基斯坦警察官员。据外媒5月2日报道,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分子威胁将对巴基斯坦、美国政府和安全部队发动攻击,为拉登报仇。一名塔利班发言人说,“他们是伊斯兰的敌人。”
对这一报复行径,一名白宫官员表示,在沙特阿拉伯出生的本?拉登是基地组织创始人,在该组织内部受到广泛承认。而出生于埃及、目前仍存活的基地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并不拥有这种地位。本?拉登之死虽然不代表基地组织会立刻分崩离析,但却会使其走上很难逆转的衰退之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丰对媒体表示:“我个人认为,本?拉登之死很难引发国际恐怖组织再一次的大规模报复行为。因为近10年期间,美国在国土安全和信息情报以及反恐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而且这10年来,也没有再次出现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与此同时,朱丰认为,本?拉登之死对美国来说是个决定性的胜利,甚至对国际反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尽管如此,美国还是发出了安全警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自奥巴马宣布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国国务院向美国公民发布全球旅行警报,称可能会突发针对美国的暴力袭击,希望正在旅行和定居国外的美国公民对此提高警惕。
奥巴马连任?
有人戏言,如果不是再过19个月才能角逐2012年总统大选的话,奥巴马连任无悬念。只可惜,4月4日,奥巴马才启动谋求连任美国总统的竞选行动,这其中变数太大。
从目前来看,有很多“先机”支持奥巴马连任。特别是皮尤研究中心与华盛顿邮报公布的联合调查报告中的多项调查结果都倾向奥巴马。报告显示,56%的美国人支持奥巴马的总统工作,只有38%的人对此表示反对。而在4月份时,这两项数据分别为47%和45%。这一上升情况与前总统布什类似,2003年12月,在美军逮捕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之后,布什的民意支持率由50%上升至57%。
报告还显示,击毙拉登之后,奥巴马赢得了更多年轻人和非白人美国人的支持,而他们被视为奥巴马的“群众基础”。调查显示,在18岁至39岁的人群中,奥巴马的支持率攀升了16个百分点,由52%上升至68%。同时,非白人美国人的支持率也由67%飙升至80%。
共和党人一直攻击奥巴马缺乏反恐和军事经验,在2008年大选时,共和党人候选人麦凯恩就曾攻击奥巴马的反恐政策“极端危险、极端幼稚”。然而,在成功击毙拉登之后,一直对奥巴马没好话的许多共和党议员都为奥巴马喝彩。上述报告也显示,共和党对奥巴马反恐能力大大改观,对其支持率由1月的37%上升至现在的50%。
现在是大选的初期,按惯例共和党和民主党本应都吹响“集结号”,但从现状看,只有民主党是这样的,共和党目前没有推出有竞争力的人选。
据美联社分析,共和党迄今尚无人证实宣布参选,确立“领头羊”地位,是非同寻常之晚。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记录,自1952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共和党领导人以来,共和党还没有在距离总统选举15个月的时候仍无“领头羊”候选人。
一般分析认为,共和党虽有许多州长、前州长和其他人士私下布局,不过还没有人正式宣布参选。民调还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领先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前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等可能的共和党对手。报道指出,不少共和党成员公开表示害怕站上竞选台。这样来看,2012年奥巴马竞选连任的胜算比较大。
但经济问题仍是奥巴马最大的难关。无论是庞大的预算赤字和联邦债务,还是笼罩在美国就业市场上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即大量的中低技术工种的永久性丧失,使得美国大量的低学历就业年龄人口无法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些都是奥巴马无法回避的。
据统计,美国目前失业人口的46%(约600万人)属于失业6个月以上的长期失业人口。此前有调查统计,如果在明年大选季到来之际,美国能将失业率下降到8%,奥巴马连任的几率就很大(3月底的美国失业率为8.8%,较此前一度接近10%的失业率有很大改善)。这一点,在上述报告调查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最受关注的经济方面一栏中,奥巴马赢得的支持率仍只有40%,而55%的美国人依然不支持他的经济政策。
实际上,奥巴马本人对这一点也非常清楚。4月4日奥巴马在其竞选网站参选声明中这样写到:“选战刚刚启动。我们正在设立办公地点、打开筹款箱、与帮助我们走向胜利的支持者们启动对话。2012年已经开始。这里就是你加入我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