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中超联赛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中超联赛目前的发展状况,针对问题提出改革中超公司,强化品牌建设,提高经营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中超联赛 SWOT 品牌建设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诞生于1994年。20年来,联赛的市场发展经历了“发展——鼎盛——没落——沉沦——复苏——繁荣”的发展轨迹。2004年,中超联赛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足球联赛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经历了假球、黑哨丑闻,以及“反赌扫黑”的风波后,中超联赛正朝着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在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联赛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缺陷。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超联赛发展前景作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中超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超联赛SWOT分析
(一)优势
(1)中超球队亚冠成绩提升。随着近些年投入逐渐加大,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的表现越来越好,2013年广州恒大更是历史性的夺得亚冠冠军。成绩的提升也带来了巨大的回报,门票收入大幅增加,赞助费用自然也水涨船高,胸前广告收入破亿不在话下。
(2)门票价格低。如果仅从单张球票收入来看,门票价格低不利于联赛和俱乐部盈利。然而,低廉的门票价格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球迷进入球场,为本队加油。而这些球迷,恰恰就是赞助商的信心之源,因此门票价格低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二)劣势
(1)管理体制落后。中超公司拥有联赛经营权。研究中超联赛公司的性质发现,中国足协的“一票否决权”及在中超联赛公司所占36%的股份,决定了目前的中超联赛公司只不过是中国足协的下属有限公司。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中国足协既是联赛的管理者,又是联赛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2)俱乐部强弱差距大。随着恒大集团进军足球界,重金投资打造出一支中超霸主球队后,中超联赛较为平衡的局面被打破。有着国企背景的球队如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等,依靠自身雄厚的资金来源,购买顶级外援,并在国内砸钱购买一流球员。一些小俱乐部由于入不敷出,不得不将自己队内核心球员出售。这无疑会造成中超发展不平衡,长此以往比赛的激烈程度会下降,市场吸引力也会降低。
(3)市场开发能力不足。中超联赛缺乏相应的球迷商品的开发。在产品种类上,可供球迷选择的产品很少,而且质量难以恭维,没有标志性产品。在实体店数量上,大多数球队只有一家,且位于体育场内部。因此中超联赛和各俱乐部在球迷产品方面会损失很多收入。
(三)机会
(1)国家重视,领导支持。2011年,习近平又表示:“中国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比赛及获得世界杯冠军是我的三个愿望。”这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第一次如此密集地关心足球这个项目。这无疑是中国足球的福音,有了政府层面的支持,中超将获得更多的施展拳脚的空间。
(2)球迷文化逐渐形成。自电视转播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欧洲足球联赛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观众,这些观众不仅懂球而且愿意到现场看球,很多球迷还是家乡球队的忠实死忠。这些球迷不但会为球队带来门票收入,而且也将是球迷产品的消费者。同时,球迷的关注也会鼓励投资者加大投入,赞助商提高赞助费用,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威胁
(1)房地产市场泡沫。目前中超16家球队的投资者,无一例外的有着房地产背景,要么主营业务就是房地产,要么涉足房地产领域。然而,目前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商的日子远不如以前。一旦投资者资金链断裂,房地产泡沫被打破,中超联赛的冬天也会来临。
(2)俱乐部与国家队利益冲突。近年来,中超联赛的发展逐渐好转,但国家队成绩却积弱成疾。国家队成绩差,显然会对联赛的关注度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每当国家队备战或比赛时,需要抽调队员。这对国脚大户的球队会产生较大影响,如遇球员疲劳或受伤,球队不得不选用替补或年轻队员顶替,这会造成比赛质量下降,降低关注度,影响球队竞技和盈利水平。
二、建议
(一)改革中超公司
成立真正的中超公司,中超联赛的重大事务均须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股东由16家俱乐部选出的代表组成,任何决议须经股东大会表决方能通过。中国足协作为中超公司的一名特殊股东,一般不参加表决,但是所有协议必须报足协批准后才能生效。中超联赛由足协和中超公司实行分权管理,中超公司管理具体事务,掌握联赛的产权,财务监督权,包括商业开发和赞助谈判在内的经营权。中国足协则把握宏观方向,承担中国足球的所有监管职责,仍然拥有对国家队,足协杯的赛事组织和商务开发的权利。
(二)强化品牌建设
树立中超联赛品牌观念,将“中超”作为市场开发的金子招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从法律层面上保护中超联赛的合法权益。树立中超正面形象,邀请知名人士担任形象大使,提升媒体和球迷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三)提高经营水平
中超公司將中超联赛标志作为无形资产,开发中超整体文化产品,打造多元、商务的产品市场。球队将提高竞技水平和盈利能力视为整体目标,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开发新鲜、有创意的球迷产品。
参考文献:
[1]吴东.英超联盟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的研究[J].2008.
[2]王金鲁,张蓓.中超联赛电视转播权开发市场环境分析[J].2013.
[3]杨丽媪.英超商业传奇[J].中关村,2007(9):52-55.
[4]郑卸撮.英超足球俱乐部经营状况之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6,27(3):65-68.
[5]肖良志.中超冠名重回 “马上有钱” 时代[J].中国经济周刊,2014 (7):86-86.
[6]赵震.习近平的足球愿景[N].足球报,2011-7-7.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超联赛 SWOT 品牌建设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诞生于1994年。20年来,联赛的市场发展经历了“发展——鼎盛——没落——沉沦——复苏——繁荣”的发展轨迹。2004年,中超联赛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足球联赛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经历了假球、黑哨丑闻,以及“反赌扫黑”的风波后,中超联赛正朝着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在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联赛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缺陷。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超联赛发展前景作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中超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超联赛SWOT分析
(一)优势
(1)中超球队亚冠成绩提升。随着近些年投入逐渐加大,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的表现越来越好,2013年广州恒大更是历史性的夺得亚冠冠军。成绩的提升也带来了巨大的回报,门票收入大幅增加,赞助费用自然也水涨船高,胸前广告收入破亿不在话下。
(2)门票价格低。如果仅从单张球票收入来看,门票价格低不利于联赛和俱乐部盈利。然而,低廉的门票价格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球迷进入球场,为本队加油。而这些球迷,恰恰就是赞助商的信心之源,因此门票价格低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二)劣势
(1)管理体制落后。中超公司拥有联赛经营权。研究中超联赛公司的性质发现,中国足协的“一票否决权”及在中超联赛公司所占36%的股份,决定了目前的中超联赛公司只不过是中国足协的下属有限公司。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中国足协既是联赛的管理者,又是联赛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2)俱乐部强弱差距大。随着恒大集团进军足球界,重金投资打造出一支中超霸主球队后,中超联赛较为平衡的局面被打破。有着国企背景的球队如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等,依靠自身雄厚的资金来源,购买顶级外援,并在国内砸钱购买一流球员。一些小俱乐部由于入不敷出,不得不将自己队内核心球员出售。这无疑会造成中超发展不平衡,长此以往比赛的激烈程度会下降,市场吸引力也会降低。
(3)市场开发能力不足。中超联赛缺乏相应的球迷商品的开发。在产品种类上,可供球迷选择的产品很少,而且质量难以恭维,没有标志性产品。在实体店数量上,大多数球队只有一家,且位于体育场内部。因此中超联赛和各俱乐部在球迷产品方面会损失很多收入。
(三)机会
(1)国家重视,领导支持。2011年,习近平又表示:“中国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比赛及获得世界杯冠军是我的三个愿望。”这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第一次如此密集地关心足球这个项目。这无疑是中国足球的福音,有了政府层面的支持,中超将获得更多的施展拳脚的空间。
(2)球迷文化逐渐形成。自电视转播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欧洲足球联赛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观众,这些观众不仅懂球而且愿意到现场看球,很多球迷还是家乡球队的忠实死忠。这些球迷不但会为球队带来门票收入,而且也将是球迷产品的消费者。同时,球迷的关注也会鼓励投资者加大投入,赞助商提高赞助费用,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威胁
(1)房地产市场泡沫。目前中超16家球队的投资者,无一例外的有着房地产背景,要么主营业务就是房地产,要么涉足房地产领域。然而,目前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商的日子远不如以前。一旦投资者资金链断裂,房地产泡沫被打破,中超联赛的冬天也会来临。
(2)俱乐部与国家队利益冲突。近年来,中超联赛的发展逐渐好转,但国家队成绩却积弱成疾。国家队成绩差,显然会对联赛的关注度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每当国家队备战或比赛时,需要抽调队员。这对国脚大户的球队会产生较大影响,如遇球员疲劳或受伤,球队不得不选用替补或年轻队员顶替,这会造成比赛质量下降,降低关注度,影响球队竞技和盈利水平。
二、建议
(一)改革中超公司
成立真正的中超公司,中超联赛的重大事务均须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股东由16家俱乐部选出的代表组成,任何决议须经股东大会表决方能通过。中国足协作为中超公司的一名特殊股东,一般不参加表决,但是所有协议必须报足协批准后才能生效。中超联赛由足协和中超公司实行分权管理,中超公司管理具体事务,掌握联赛的产权,财务监督权,包括商业开发和赞助谈判在内的经营权。中国足协则把握宏观方向,承担中国足球的所有监管职责,仍然拥有对国家队,足协杯的赛事组织和商务开发的权利。
(二)强化品牌建设
树立中超联赛品牌观念,将“中超”作为市场开发的金子招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从法律层面上保护中超联赛的合法权益。树立中超正面形象,邀请知名人士担任形象大使,提升媒体和球迷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三)提高经营水平
中超公司將中超联赛标志作为无形资产,开发中超整体文化产品,打造多元、商务的产品市场。球队将提高竞技水平和盈利能力视为整体目标,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开发新鲜、有创意的球迷产品。
参考文献:
[1]吴东.英超联盟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的研究[J].2008.
[2]王金鲁,张蓓.中超联赛电视转播权开发市场环境分析[J].2013.
[3]杨丽媪.英超商业传奇[J].中关村,2007(9):52-55.
[4]郑卸撮.英超足球俱乐部经营状况之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6,27(3):65-68.
[5]肖良志.中超冠名重回 “马上有钱” 时代[J].中国经济周刊,2014 (7):86-86.
[6]赵震.习近平的足球愿景[N].足球报,2011-7-7.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