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分析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化学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把理论内容融入实践教学内容之中。实践表明,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提高了考取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证的通过率。
  关键词:分析化学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c)-0116-02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分析化学是笔者学院环境、化工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可为后续环境监测、工业分析检测等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过去该课程一直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验分开教学,且理论课程涉及理论的推导论证较多,学生感到理解困难,产生厌学情绪,而实践教学又更多的是验证试验,不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1]。为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学院开展了基于认知特征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分析化学课程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获得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能胜任一般实验室工作岗位职责要求。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提高了考取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证的通过率。
  1 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必要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数学生在学科教育中不够成功,对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性课程的学习不适应,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够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不强。笔者学院很多学生是压专科投档线被录取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高中文科进入到理工科专业,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化学、数学等理科基础知识相当薄弱。
  为了解生源状况,笔者在化工、环境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对于“你喜欢的学习方式”这道多选题,问卷统计结果如表1。
  可以看出,传统教学方式“整堂课均由老师自己讲”最不受学生欢迎。然而,一直以来,分析化学教学就是采用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方式,且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分离,理论部分涉及较多分析理论的推导论证,这些内容不仅是高职学生课程学习的拦路虎,也与实际分析检验岗位需求脱节;实验教学的地位仍然是为理论教学服务,仅是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手段,对学生实验素养、实验技能的培养重视不足,学生感受不到分析化学课程与所学专业及未来就业之间的联系,学习动力不足。分析化学教学必须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重构课堂,将化学检验工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涉及的理论与具体化工产品的质量分析对应,融“教、学、做”为一体, 真正使学校的教学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2 分析化学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建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的教学体系[1]。按照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实施教学,围绕培养一线岗位技术型应用人才进行教学改革,针对职校学生特点,必须做到师生互动,使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动手过程相结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做中学”,使“教学”向“学习”转变。
  2.1 精选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
  在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上,按“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2],依据分析检验岗位知识、能力要求,弱化对分析理论的推导论证,加大实验和应用比例,突出岗位需求。把理论内容融入实践教学内容之中,以实践知识为主,以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为辅,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形成一个个由易到难的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内容”的原则,力图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分析检验方面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实现课程内容与化学检验工(中级)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对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分析检验的技术人才。
  2.2 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实验室也是理论教室,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任务中学习必须掌握的理论,这样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理论,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后,又可用理论指导实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课前,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提前布置实验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并指定一个学生学习小组提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要充当小老师,负责向全班同学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内容及有关计算等。为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改善教学效果,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前进行必要指导,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要精心组织内容,制作电子课件,进行讲解演练。这种由学生当小老师的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整个过程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于涉及到的一些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点,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知识回顾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学生小组讲解后,老师需要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也要及时纠正学生讲解有误的内容,并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内容融入实践教学内容之中。比如在学习酸碱滴定一章时,安排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是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选择酚酞做指示剂,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酚酞指示剂作用的原理是什么?其他还有哪些酸碱指示剂?由工作任务引出相关理论知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讲解,学生也易于接受。
  理实一体教学对工作任务的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高职学生认知规律,操作技能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验能力扎实稳步得到提升。课程学习前期,学生是以小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让不同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的学生组合在一起,通过互助互学、合作交流完成任务。课程学习到中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检验实验技能,对定量分析过程也较为熟悉之后,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安排的工作任务,按照化学检验工(中级)职业资格技能考试要求,严格规范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分析测得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需要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实验操作动作进行规范,对数据记录及处理进行指导。为促进学生学习,每次完成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学生进行自评,同学互评,最后教师总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素质,课程学习结束,学生也具备了《国家职业标准汇编》中规定的化学检验工(中级)的岗位职业标准要求。
  对照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教学的班级,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班级学生,在化学检验工(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中成绩更为出色,考试通过率更高。
  3 理实一体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实验室条件要完善,不仅有满足学生独立操作所需要的足够的实验器材,还要配备多媒体设备,要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自所需,否则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2)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双师素质[4],还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认真进行课前准备。而学生长期受学科教育的影响,习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依赖心理,不愿意课前花费太多时间准备,存在应付差事情况。
  (3)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提前设计安排好各教学环节所需教学时间,教师必须要控制好课堂教学进程,否则会因学生讲课缺乏经验或实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等原因,致使难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影响了教学效果。
  总之,分析化学课程依据分析检验岗位核心能力的需求,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重新组合课程内容,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等方式加以克服。分析化学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符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英.高职分析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7):59-62.
  [2] 罗杨合,于秋良.高职分析化学实验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28):175-177.
  [3] 付西军.高职化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讨[J].大学化学,2012,3(27):36-40.
  [4] 李云霞.高职高专分析化学教学改革[J].焦作大学学报,2002(1):68-69.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智能家居系统存在成本高、设备复杂、布局不灵活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轻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运用ZigBee技术XBee模块组建家庭内网,S3C6410芯片搭载Linux操作系统设计网关,利用以太网作为通信外网,智能手机作为监控终端,实现了远程家居环境监测、安全报警和家电控制的功能。该监控系统具有轻巧、功耗低、成本低、操作方便、布置灵活、功能可自由搭配等优点,具有
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土壤水分胁迫的方法,比较了培养介质、浸种时间对不同粒质量类型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并采用砂培不浸种方式,研究了黄淮海地区近几年审定的32个玉米杂交
在市场竞争中,品牌处于劣势的产品总是试图避开与知名品牌产品的直接竞争。对于存在着大量非品牌产品的酒店业,这种策略的有效性是酒店营销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3个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本文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借助HP滤波分析法、重心坐标法、标准差椭圆法,揭示了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
对于以用户生成内容为特征的旅游虚拟社区而言,用户分享是保持社区活跃度和吸引力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旅游虚拟社区用户粘性与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引入自我建构理论,探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