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条件下棉花花铃期管理与提高铃重技术总结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的产量结构是栽培技术的基础,棉花的产量结构由亩株数、单株结铃数、铃重三个因素构成,就变异系数而言亩铃数(亩株数×单株结铃数)变幅最大,在决定产量上起主导作用;其次才是铃重,品种已经确定,要想提高棉花产量,首先是提高单株成铃率,其次才是增加铃重促丰产,花铃期是棉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不断现芮、开花、结铃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因而花铃期的管理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所在。
  一、花铃期管理的主攻方向及措施方针
  1.花铃期管理的主攻方向
  根据我师气候特点及细绒棉开花临界期(8月5日左右),要保证棉花优质高产应以中下部结铃作为构成产量的主体,即以伏前桃和伏桃主拿产量,应占产量95%以上。因而花铃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棉株稳健生长,早结伏前桃、伏桃、结大铃、保秋桃,提高单株成铃率、增铃重。
  2.花铃期管理的措施方针
  根据花铃期的生育特点,是棉花一生中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制定以灌水、施肥为中心,结合打顶、整枝、病虫害的防治,促控结合、促转化的配套技术措施。
  二、花铃期管理的技术措施
  花铃期是棉花需水、需肥的高峰期,也是形成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因而要科学运筹肥、水、以确保棉花多结铃、结大铃,减少脱落,提高成铃率及单铃重、既要防止早衰又要防止贪青晚熟,从而夺取棉花高产。
  1.施肥
  要科学合理施肥,根据棉花生育期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产量来施肥,推广运用测土平衡施肥技术,以合理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益。
  据研究棉花一生各生育时期吸收N、P、K分别是苗期吸收N、P、K数量分别占全期总量的5%、3%、3%。从现芮到初花分别为11%、7%、9%从初花到盛花达高峰,分别是56%、24%、36%,从盛花到始絮分别是23%、52%、42%吐絮后显著下降分别为5%、14%、10%。由此可以看出,棉花一生的需肥规律是吸肥高峰期在花铃期,N肥吸收高峰在盛花期,P、K肥吸收高峰在盛花期至吐絮期。因而根据棉花需肥规律、花铃期的施肥技术是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这对争取“三桃”有显著作用。
  花铃期的追肥数量应占全生育期追肥总量的70%以上,施肥也应以80%以上棉株开花并有1~2个幼铃时追施为宜。这几年采用了高密度、超宽膜、高压滴灌等优化组合栽培技术,高密度的种植,棉田群体增大,相应消耗的养分也增加,因而肥料的投入也相应增加,高压滴灌技术的运用、上水、上肥均匀,肥随水滴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通过这两年的实践,全期标肥投入180个左右/亩,生育期追肥、标肥约80多个,花铃期标肥投入占生育期追肥的70%~80%。在追肥上坚持一水一肥,花铃期亩用滴灌专用肥25~30kg、尿素5kg、二氢钾3~4 kg,尿素和二氢钾主要用于盛花期,留1~2 kg尿素补施盖顶肥。这一时期根据滴水的轮灌周期均匀地肥随水滴入,确保花铃期肥、水供应充足、满足芮、花、铃对养分的需求,减少脱落,提高成铃、增铃重。
  花铃期结合滴水、滴肥可进行1—2次叶面喷施硼、锌肥来弥补植株根处追肥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座铃率、改善棉花品质,为棉花夺取高产奠定基础。
  2.灌水
  合理灌水是棉花丰产增收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灌水要坚持不旱不灌的原则,适当推迟头水。灌水的时间、次数要根据苗情长势、土质、气候而定,滴灌条件下一般全生育期灌水9~11次,亩滴水300方左右,正常棉田见花滴头水,对长势弱棉田可提前滴头以水促苗。对长势旺的棉田可推迟灌水,以水控苗。根据这几年的实践,滴灌条件下水量小,棉苗生长势易受水的控制。针对长绒棉条田应早滴水、滴肥,有利于搭起丰产的架子。
  停水时间的确定也应根据土质和后期气候而定,停水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停水过早棉田易受旱、停水过晚棉田贪青晚熟、均影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滴灌条田一般在9月5~10日停水,沙性大的条田可推迟至9月15日停水、保证9月底棉田湿润不受旱。
  3.綜合调控技术的的运用
  棉花综合调控技术是实现棉花“矮、密、旱”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保证,是棉花栽培技术中较难把握而技术含量又较高的综合性增产措施。通过肥调、水调、膜调、化调等一系列综合调控措施,塑造合理的株型和田间群体结构。
  在滴灌条件下,肥随水滴入、水量少、滴水勤、肥调、水调、膜调、化调措施综合运用难度较大,不易协调好几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长势旺的棉田采用膜调,早揭膜降温跑墒、蹲苗,对于长势弱的棉田及沙性土质棉田可不揭膜增温保滴,防止受旱,由于采用滴灌,滴水量小,棉苗生长势易受水的控制,因而主要以膜调、水调、肥调、整枝来控制棉株长势,化调措施的采取,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措施,化调措施的运用要根据品种,土质、土地肥力状况、长势长相、密度、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以少、轻、勤为原则,切忌控过头,造成植株矮小,单铃偏轻减产。若化调用量过轻,则棉田长势旺、贪青晚熟,影响产量和品质,要协调好群体与个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合理促控、塑造理想的株型,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4.整枝与打顶
  根据苗情进行合理整枝,可调节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和减少消耗。整枝包括抹油条、脱裤腿、打顶、打旁心、摘除无效花芮、拔除无效株。打顶要做到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长绒棉7月10~15日打顶,预留果枝台数13~14台,细绒棉7月5日左右打顶,预留果枝台数9~10台。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摘除无效花芮,拔除无效株是一项后期保铃增铃重的重要措施。细绒棉8月5日以花为界,摘除无效花芮及无效株,长绒棉主要是打老叶及拔除无效株,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可减少脱落,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达到提高成铃率、保芮铃、增铃重夺取高产的目的。
  5.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协调运用农业、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把虫害的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内。
  (1)对蚜虫的防治:以减少越冬基数,春季花卉埋药、大棚熏蒸防治着手、及早发现中心株、点片防治、防治用对天敌无害的杀蚜剂,达到保益除害的目的。
  (2)对红蜘蛛的防治:勤调查,做好虫源防治,狠抓首期点片防治,控制扩散蔓延。对往年发生重的条田及早打好保护带,条田内做好调查,及时发现、及时防治,有一株打一点、有一点打一片、上下喷透、防治蔓延、减轻为害。
  (3)对棉铃虫的防治:棉铃虫的防治策略是强化农业防治措施、诱杀成虫,控制第一代发生量。科学施用农药及生物制剂,狠抓第二、三代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是铲埂除蛹,摆放杨枝把、人工捕捉、灯光诱杀,种植玉米诱集带、诱杀成虫,控制第一代发生量。
  化学防治要坚持防治指标,百株卵量达15~20粒或有虫株率达5%时才可用药,前期采用对天敌无害的BT或虫敌,后期第二、三代棉铃虫防治用科云或斗液药剂,把棉铃虫的为害控制在1%以内。
  总之,抓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把“三虫”的为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内,是棉花丰产增收的重要保证。
其他文献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市政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给城市的建设带来了助力.然而随着市政建筑物的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市政建筑施工难度也日益加大,故而如何做好
《汪博士详解PMP模拟题》作者:汪小金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05月ISBN:978-7-111-30390-9定价:39.00元本书主要读者是参加PMP学试的考生。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
期刊
本文通过阐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旨在具体的化学概念、实验、应用教学时教师可以灵活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期望实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展人、发展人
2009年6月13日、14日,“少年司法改革与宽严相济——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上海市浦东新区、闵行、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检察
条形基础加防水板传力简捷,施工速度快,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良好的综合效益,目前这种结构已经在我国广泛应用,根据其受力特征,对明山秀水12号楼条基加防水板基础的设计方法及
2017年7月26日,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效廉在牡丹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苏等陪同下来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国抗联研究中心调研.牡丹江师范学院党政领导王育伟、梁中贤、杨
期刊
怀化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辖13个县(市、区),总人口519万.有侗、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50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40.5%,民族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6.5%,是湘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对等理论在广告中的不足展现出来,功能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功能翻译理论帮助翻译者完成翻译任务并且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在广告翻译中的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之下,
家庭渔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渔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渔业生产为主业、以渔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家庭渔场作为一种新
乌克兰的冬天得多冷啊,可家住基辅的大叔安杰伊·诺沃肖洛夫不怕,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冰天雪地还是烈日炎炎,无论室内或室外,他都光着脚走路,一走就走了10年。  2006年2月的一天晚上,诺沃肖洛夫突然觉得双脚发热,就试着光脚在雪地里走,感觉很爽,但几分钟后脚冻得发疼。随后,他开始练习光脚在雪上行走,坚持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当年4月,他已经能够光脚在室外待一天。当然,光脚在室外行走并不容易,他经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