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小儿泪囊炎采用泪道探通是最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 先用5号牙科针头改制的探头,探针自下泪小点顺进,抵达骨壁,90°旋转探针,无阻力下行,抽出探针,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探通后抗生素滴眼液滴眼1周.结果 286例332眼中,2次探6只眼,术后次日冲洗发生眼睑水肿7只眼,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探通术治疗小儿泪道阻塞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机 构】
: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平顶山,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平顶山,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平顶山,467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小儿泪囊炎采用泪道探通是最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 先用5号牙科针头改制的探头,探针自下泪小点顺进,抵达骨壁,90°旋转探针,无阻力下行,抽出探针,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探通后抗生素滴眼液滴眼1周.结果 286例332眼中,2次探6只眼,术后次日冲洗发生眼睑水肿7只眼,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探通术治疗小儿泪道阻塞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组"48例、"无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组"34例.均于入院后测定心肌酶谱,并对比两组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 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的CK,CKMB峰值浓度显著低于无梗死前心绞痛组(P<0.01),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病死率明显
目的 研究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变化,探讨早产儿合并HIE时血中PAF水平,及PAr在早产儿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USA 方法测定早产儿脏血中PAF水平.结果 早产儿血中PAF水平(9±3)pgs/ml比足月新生儿低(44±12)pg/ml;早产儿HIE时PAF浓度显著高于无HIE组,P<0.01;早产儿轻度HIE时PAF浓度(13±6)pg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基础用药加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对照组30例,基础用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做总胆固醇(CHOL)检测及颈动脉B超检查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大小.结果 CHOL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大小在治疗组用药后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降低脑梗死患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与氯沙坦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2006至2007年我院门诊及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治疗组(n=80)和氯沙坦治疗组(n=80).替米沙坦治疗组使用替米沙坦口服(80~160 mg/d),氯沙坦治疗组使用氯沙坦口服(50~100 mg/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比分析治疗前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50例胎龄<34周,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生后第7天皮下注射rhu-EPO 350 U/kg,每周2次,用药共4周;对照组未用rhu-EPO,两组均口服铁剂.结果 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应用rhu-EPO可防治早产儿贫血
目的 分析儿科临床医生在抗菌药物使用上的合理性与不足,为儿科呼吸道疾病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我院儿科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分别对我院2005年和2007年儿科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105例和128例进行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的回顾性调查,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05年和2007年儿科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抗生素使
目的 探讨婴儿期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特点以及围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连续38例婴儿期法洛四联症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年龄4~12个月,平均(9.5±2.8)个月,体重3.5~11.5 kg,平均(7.1±1.6)kg.36例行根治术,l例行改良B-T分流术,1例行右室流出道扩大补片术.结果 全组死亡2例,病死率5.2%,其中低心排1例
目的 应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方法 26例髌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术后进行股四头肌及轻微屈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7~10个月,X线片均提示骨折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满意,行走步态良好,髌骨爪无断裂及脱落.按照陆裕补等[1]评定标准:优2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7.3%.结论 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活动,愈合率高,符合张力带原理,治疗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