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蓝田瑶族乡“舞火狗”吸引逾万游客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中秋节晚上,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杨屋村都会举办一场热闹非凡的“舞火狗”仪式,吸引了县内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观看。
  今年亦如此,农历八月十五晚上8点左右,16位身着瑶族特色民族服装的少女齐聚杨屋村祠堂门前的禾塘,由村中老一辈以及“有福气”的妇女在她们的腰部和手臂用藤条捆上黄姜叶,再给她们戴上竹笠并插满点燃的香火,把她们装扮成“火狗”。
  仪式開始时,少女们首先走到祠堂叩拜先祖,祈求风调雨顺。接着在地塘(晒谷场)围成一圈,双手向前靠拢,跳起火狗舞,唱起瑶家歌谣。然后穿街过巷,到村中厨灶前舞拜,又绕菜园一圈,每到一地,唱起不同的歌谣。最后,游舞到村外河边,将身上的黄姜叶、竹笠和香火统统扔到河里,象征祛除邪气。此时,对岸的男青年便开始与少女们对歌。歌声、鞭炮声连成一片,热闹非凡。
  据悉,“舞火狗”是蓝田瑶族传统的民间习俗。相传,其先祖靠狗奶养大,要瑶民永记狗作为“再生之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团圆夜,举行舞火狗活动。“舞火狗”既是蓝田瑶族一种祭祀仪式,又是一种特殊而神圣的蓝田瑶族少女“成年礼”。瑶族少女要参加两三次的“舞火狗”,才能进入成年,进入谈婚论嫁的行列。2006年5月,“舞火狗”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他文献
合山煤田煤层的成因问题一直存有争议。通过露头层序地层分析将该区煤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产在台地低水位楔状体内,另一种产在海进体系域中。前者厚度大,结构较简单,煤质较好,为近
豆瓣评分:7.7  时光网评分:暂无  IMDb评分:暂无  东方电影评分:8.9  前几天在手机上刷新闻,得悉一部年轻导演忻钰坤的处女作电影《殡棺》。成了First青年电影展上的大赢家,获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后来刷朋友圈,又见好友梅发信息说,自己担任联合出品人的电影《殡棺》获了大奖,且已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和釜山电影节。  突如其来的两条关于《殡棺》的消息,让我对这部影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