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书籍设计品质的思考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时代,书籍设计品质是文本信息的最佳传达。文章基于传统文化整体系统方法论,对新时代书籍设计品质的概念界定、要求关联、基本特征、时代表现、价值实现进行全面深度的思考。书籍设计要紧扣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以简约、创新、直观、多元、融合的视角实现书籍设计的高品质表达,实现促成需要、增长需要、平衡需要的出版价值,以精品力作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需求。
  【关 键 词】新时代;书籍设计;品质
  【作者单位】黄启波,广西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师美术关联教学研究与实践”(2018JGA12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18.01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出版业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书籍设计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努力提升新时代书籍设计品质。文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系统方法论,以2019“世界最美的书”中国获奖作品《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1]的设计为例,对新时代书籍设计品质进行深度思考。
  一、书籍设计品质的概念界定
  品质,是指人的素质和物品的质量。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认为,质量等同于消费者满意[2];被尊称为“品质大师中的大师”的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认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3]。虽然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对品质的判断不同,但是只要深入研究就会发现,“符合要求”是品质的共同特征。因此,新时代书籍设计品质与“符合要求”息息相关。
  随着读者对精神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读者对书籍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书籍要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其设计也应对文本信息进行最佳传达。优质的书籍设计可以实现文本信息的最佳傳达,书籍设计符合文本信息最佳传达要求的程度越高,其设计品质就越高;反之,书籍设计的品质则越低。
  二、书籍设计品质的要求关联
  书籍文本信息的传达所涉及的相关方较多,而且每一相关方还会衍生出更多的内容,从而产生更多的要求。面对复杂的要求,实现高品质设计首先要厘清书籍设计品质的要求关联。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系统方法论,以自然规律建立书籍设计品质的要求关联(表1),可以明确文本信息最佳传达的要求关联,即书籍设计相关方都是自然规律的独特体现。根据该内在逻辑,只要设计语言围绕设计相关方的要求,通过变化形成独具个性的不同状态,并以促进与制约的关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设计语言的独特组合,就能实现文本信息的最佳传达。
  明确书籍设计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对书籍设计的基本特征、时代表现、价值实现进行思考,发现实现文本信息的最佳传达、形成高品质书籍设计的具体路径。如对于2019“世界最美的书”中国获奖作品《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评委会给予评语:“设计处处显示真情,用老店铺包点心的粗陋纸张并打毛边,表现逐渐消失的民间老行当百业,有朦胧之美。采取古老而民间的装订方式,页码设置奇特。内文的文字与大图片使用不同材质来表现,丰富了视觉语言。黑白图片印在粗陋纸张上,产生古老斑驳的意向,仿佛显示了新百业皆源自老行当”。
  三、书籍设计品质的基本特征
  从本质上看,书籍设计相关方是自然规律的独特体现,因此,新时代书籍设计只有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实现文本信息的最佳传达。符合自然规律是书籍设计品质的基本特征,是形成高品质书籍设计的基石。其中,注重整体、强调变化、富有个性是其主要特征。
  1.注重整体
  在书籍设计中,当设计语言和文本信息合二为一,形成整体时,设计语言就能实现文本信息的最佳传达。“整体”是书籍设计的基本特征,整体感越强,设计语言与文本信息越统一,书籍设计品质就越高。我国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先生提出“书籍设计”概念后,“整体”的书籍设计理念便引起广泛关注,我国的书籍设计逐渐从“装帧”(书籍的书皮设计)转变为“书籍设计”(书籍的整体设计)。书籍的整体设计提倡设计者参与文本的构建,在《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一书的形成过程中,周晨既是设计者也是选题的策划者。策划之初,周晨与摄影师龚为、作家潘文龙三人组成团队,把江苏省的老行当名单整理出来,进行了系统的采访、编写和拍摄,在长达10年的合作过程中,从整体角度对设计语言与文本信息进行了全面整合。周晨作为书籍的设计者,尤其强调书籍本身的整体设计。文本字体的选择、各层级字号的大小比例、图片的排布均按网格系统排版,书本纸张的选择也是根据该书的品位和气质选择用不同纸张来表现。由于书籍设计整体突出,文本信息实现了最佳传达。吕敬人先生曾以《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为例,指出世界最美书籍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美,还讲求设计和内容最佳结合后形成的整体美。
  2.强调变化
  书籍设计中的设计语言是文本信息的独特表现,因此,用设计语言传达文本信息的方式丰富多变。“变化”是设计语言对文本信息进行最佳传达的基本要求。通过“变化”,设计语言对文本信息的传达越明确,书籍设计品质也就越高。《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一书的设计尤其强调设计语言的变化,如字号的增减、图片的大小、位置的高低、色彩的有无、质感的粗细、节奏的强弱等。该书选用灰土黄色的老店铺包点心的包装纸为书籍纸张,已给人的感觉十分怀旧,但设计者周晨用手工把书籍四周侧面打毛,使纸张更松散粗陋。正侧面对比,一细一粗,变化明显;书籍纸面除了大量的灰土黄色点,还有不少白色点、黑灰色点、蓝灰色点、红灰色点,细粗不同、密密麻麻的驳杂色点不仅体现了变化,还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老行当的消逝。大大小小的老行当来自民间基层,曾经满足人们的需要,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些老行当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日益变少,过去辉煌的老行当面临着消失的处境。“世界最美的书”评委会评价该书有一种“朦胧之美”,老行当的变化与消失实际上只是表象,表象之下其呈现的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是因地制宜地满足人们需要、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智慧。吕敬人先生在《书道问艺》中写道:“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视觉美感这一表层,书籍设计更是反映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化行为。”[4]在老行当变化、消失的背后,其深刻的社会意义才是“朦胧之美”的根源。   3.富有个性
  在书籍设计中,无论是设计语言还是文本信息,都是自然规律的独特体现。正是因为设计语言具有不同的个性,基于个性运用设计语言、传达文本信息,书籍设计才能增强书籍文本阅读的附加值,读者才能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文本信息。个性是书籍设计的基本特征,是设计语言实现文本信息最佳传达的保证。《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书籍的个性。该书从构思立意、定位设计、创新传统、开本设计和装帧形式、印制工艺和装帧材料等方面,均呈现了其鲜明的个性。由于《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运用个性的设计语言使文本信息得到最佳传达,因此其设计品质更高。
  四、书籍设计品质的时代表现
  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书籍设计品质的时代表现,即为简约、创新、直观、多元、融合。
  1.简约
  简约的书籍设计可以明确地传达文本信息,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要。在《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中,处处有书籍设计简约的时代表现。如书籍的外封(图2),正面为正方形,侧面四周为长方形,经过手工打毛后的全书浑然一体;除文字和方框外,书籍的上、下、左、右、前、后均为灰土黄色,表现出其设计简约的特点。纸钉、方框及文字的出现直接点明了该书的目标主题,起到了引导读者的作用。书籍“形”和“色”的简约设计给人以强烈的整体感,产生一种永恒的视觉效果,这是对老行当过去的辉煌和现在即将消失的最佳传达。在书籍中(图1),每一章节首页的设计同样简约,除方框以及文字为黑色以外,整页采用的是高纯度的艳丽的色彩,艳丽使人联想到过去的辉煌,而黑色使人联想到眼前的消失,简约的设计清晰地给读者传达了文本的信息,引导读者围绕书籍核心内容阅读文本,静心思考老行当所蕴藏的智慧。
  2.创新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纸张选择、装订方式、书籍页码等相较于传统的书籍设计均有创新。首先,从纸张的选择来看,老行当是逐渐消失的民间行业,消失意味著没有内收的活力,松松散散,粗陋的黄色纸张,再加上打毛的纸边,正好可以表达出这种状态。其次,从“采取古老而民间的装订方式”来看,先是搓纸为绳,接着穿孔插入,然后灌胶敲击,把粗陋松散的纸张牢牢固定。在固定纸张时有意露出纸钉,并将其设计成凋谢的“花朵”小纸钉。古老的民间装订方式既创造性地解决了装订的问题,又突出了书籍表达的内涵。最后,从书籍“页码设置奇特”来看,历史悠久的苏州码子是曾经在民间各行各业交往中广泛使用、后来逐渐消亡的中国古代数字系统,当下的老行当和苏州码子一样行将消失。无论是文字、图像、形状、色彩、明暗,还是前后、长短、高低、虚实、粗细,这些设计语言的应用所传达的信息都呈现了老行当令人担忧的处境。对于老行当将来如何发展,人们更希望的是活泼地、生动地、具有朝气地展望。苏州码子创新性的运用既是顺势而为,也是独具匠心,苏州码子小巧活泼的造型,暗红的颜色,让读者看到了老行当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巧妙地点明了书籍想要表达的主题——老行当只要进行创新就会重现往日辉煌,而不创新只会走向消逝。《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设计通过创新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使老行当再现生机,重放光彩。
  3.直观
  直观的书籍设计可以生动形象地传达文本信息,它是文本信息视觉化设计的体现。在影像技术高度成熟的信息时代,由于图像较为直观,只要按视觉形象所传达的信息来呈现,就能快速使读者明确文本之意,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大量运用图像对实现文本信息传达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一书中,处处有直观的设计。首先是物象直观,不管是纸钉的制作、纸张的打毛,还是题目的书写,均为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形成作品《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既是对老行当手工制作的承传,也是对老行当工匠精神的致敬。其次,大量图像的运用,不但便于读者快速阅读,而且可以让读者透过图片直观地看到老行当背后更深层次的信息,发现老行当因地制宜满足人们需要的智慧。例如,《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第388页(图3),在灰土黄色的粗糙纸张上,印着一张缩小的、模糊的黑白照片。照片中,戴着眼镜的老人低着头,全神贯注地捏着泥狗子,工匠气息扑面而来,静静凝视之余,视线在老人和右边全白的纸张之间移动,行将消逝的感觉油然而生,渲染出失落的情绪;在小巧的暗红色页码的引导下,读者会本能地打开白纸,里面照片上泥狗子夺人的色彩使人精神一振。
  4.多元
  在《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设计中,无论是从色彩、文字,还是从图像、排版来看,均凸显了其设计的多元。从色彩来说,首先,书籍设计大量运用土灰黄色,以此体现老行当正处于过去辉煌现在即将消失的状态。其次,黑色和白色的运用比重大,约占80%以上的照片和文字采用深黑灰色,而纸张不少为全白,两者的结合强烈地把老行当行将消失的状态表现出来。书籍设计中高纯度彩色的运用虽少,但设计非常巧妙,例如,分别用紫红、柠檬黄、天蓝、大红、橘黄、深蓝、青绿、紫褐色表现“衣饰部”“饮馔部”“居室部”“修作部”“服侍部”“坊艺部”“工艺部”“游艺部”的首页,不同的色彩展示了老行当过去的辉煌。而将黑白照片印在粗糙的灰土黄色纸张上,降低了黑白照片的明度及对比度,形成黑灰黄色;对色彩鲜艳的彩色照片则做了巧妙处理,小的彩色照片向外有规律地呈现,大的彩色照片向内对折后整个页面呈现白色。经过巧心设计处理后,不但使全书的色彩变化丰富,而且向读者传达了老行当过去辉煌现在行将消失的现状。
  5.融合
  “融合”围绕共同目标,从整体对相关方进行反思,展现独特个性,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全面整合设计相关方的资源。在《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设计中,设计方最大限度地发挥融合优势。一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老行当的文本信息是传统的,而书籍设计的理念是现代的,二者融合焕发生机。二是文字与图像的融合,文字对设计相关方的目标与方法能够进行理性分析,而图像能够有效展示设计相关方的行动与成果,文字与图像的融合充分整合了各方资源。三是“有形”与“无形”的融合,5G时代,“无形”的电子书籍阅读与“无文”的听书将日益普及。《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融合二维码与互联网,通过媒体融合使书籍由“有形”变成“无形”;通过网络播放,图像由静态变成动态;通过与喜马拉雅FM听书平台融合,使文字由“有形”变成“无形”。融合是书籍设计的时代表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书籍设计中融合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五、书籍设计品质的价值实现
  新时代,书籍设计品质的价值就是文本信息的最佳传达,为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书籍设计通过文本信息的最佳传达,可以在读者的现有水平与可增长需要水平间架起桥梁,引导读者发现自己认知以外的文本信息,实现书籍设计品质的价值,提高读者的阅读质量。
  1.立足个性,促成需要
  书籍设计的品质高,其设计语言则充满个性。《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封面背页与书籍扉页均采用轻薄的毛边纸,当读者地翻过土灰黄色毛边纸时,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即纸张的柔弱,读者会在潜意识里把老行当的式微与纸张的“柔弱”联系起来,从而更理解老行当的现状。
  2.发现变化,增长需要
  书籍设计品质越高,其设计语言变化则越丰富。变化丰富的设计语言能够引导读者发现文本信息的变化,进一步阅读内文。例如,在《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书籍设计的时代表现——简约、创新、直观、多元、融合的引导下,读者会发现文本信息的变化,从老行当满足人们需要的目标、因地制宜的方法、勤劳的行动、发展的成果以及现状的反思中,得到启发并促进阅读需要的增长。
  3.关注整体,平衡需要
  书籍设计品质越高,其设计语言则就越整体统一。整体的设计语言能够引导读者发现文本信息的整体特征,用整体思维平衡自己的阅读需要。例如,当读者阅读《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时书籍整体设计所运用的设计语言就会引导读者从整体的角度对老行当进行思考,读者有了整体思考,就会形成整体思维。
  新时代,人们对文化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书籍设计作为产品的重要环节,必须符合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文本信息的最佳传达,满足读者获取有效信息的需求。书籍设计要基于传统文化整体系统方法论,对新时代书籍设计品质的概念界定、要求关联、基本特征、时代表现、价值实现进行全面的深度思考,重塑设计理念,探索设计手法,以简约、创新、直观、多元、融合的视角发现新时代书籍设计的高品质表达,以精品力作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需求。
  |参考文献|
  [1]潘文龙,周晨,龚为.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M]. 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
  [2][日本]石川馨. 质量管理入门[M]. 刘灯宝,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美国]菲利浦·克劳士比. 质量免费[M]. 杨钢,林海. 译.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4]呂敬人.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说[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媒体融合纵深推进过程中,短视频以其强大的内容特性和传播优势成为现阶段受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信息来源,这也为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升级提供契机。文章以四川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产品《四川观察》为切入点,对地方新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运营策略展开分析,以期客观描绘地方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未来发展图景,进一步提升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 键 词】媒体融合;《四川观察》;地方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
期刊
【摘 要】 作为江苏盐城市的主流媒体,《盐阜大众报》积极转型升级,巩固传统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力求报道角度革新化,宣发方式多样化。2020年上半年,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新上线融媒体产品“全息手机报”,推出可360度环屏浏览的动态报纸。文章结合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使报纸“活起来”的转型策略,探析传统纸媒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创新突破。  【关 键 词】“全息手机报” ;《盐阜
期刊
【摘 要】 在新时代和新常态下,我国学术科研水平逐步实现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进入了相对成熟稳定的时期。文章尝试分析比较国外知名出版集团及国际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和策略,深入思考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和途径,并提出可行建议。  【关 键 词】学术期刊;国际化;趋势;策略  【作者单位】张艳洁,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医学学术编辑出版中心期刊编辑部。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当下,专业的儿童书店不断出现,在全国遍地开花。作为儿童阅读的主要场所,儿童书店经历了从卖场向体验空间的转变,业务内容随之细分;针对儿童阅读实施的选书、图书分类、课程设置以及空间设计方案层出不穷,儿童书店市场潜力巨大,方兴未艾。  【关 键 词】儿童书店;海豚国际儿童之家;体验经济;亲子阅读  【作者单位】刘朝霞,东华理工大学期刊社。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后疫情时代教辅图书出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突破口,以语文教辅图书出版为例,指出语文教辅图书的出版应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统编教材精神,在抓质量、把方向、求创新的基础上更要紧跟新时代的发展。  【关 键 词】立德树人;文化自信;语文教辅图书  【作者单位】李潇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辅分社。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
期刊
【摘 要】 数字化技术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催化剂。在“互联网+”语境下,传统甲骨文衍生出新的存在形式,“汉仪字库陈体甲骨文”从单一的字体设计晋升为系统的数字化字库。“汉仪字库陈体甲骨文”寻找到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有效方式,其衍生产品深谙文字机理,进行视觉创作产品的开发,在技术的助力下开创多维关联产品设计,实现了全媒体赋能产品推介。  【关 键 词】“汉仪字库陈体甲骨文”;数字文创;新式授权  【作者
期刊
【摘 要】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支撑。随着新媒体时代文化类创新节目的蓬勃兴起,在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汲取精神养分已成为国家和人民精神赋能的有益选择。文章以《典籍里的中国》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见微知著,分析该节目的文化价值,以及其在传播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中的精神贡献。  【关 键 词】中华民族精神;创新性表达;《典籍里的中国》  【作者
期刊
【摘 要】 新时代,多元化、复合化的媒体营销依然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并以平台化、智能化、生态化的趋势转型升级。文创产品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把握新媒体时代媒介化特征和接触点的基础上对接用户体验维度,用故事性的话语和叙述形成文化的再造与多传,从而实现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互相赋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 键 词】新媒体时代;文创产业;故宫文创产品;叙事模型  【作者单位】王乃琦,内蒙古师范大
期刊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饱含中华文化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推介出版是出版人的责任与使命。围绕经典文学为核心所编纂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图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出版实践的新范式。在激活经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读者的时代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集百家之长,打造权威解读范式,搭建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在新的传播语境中重塑经典。  【
期刊
【摘 要】 《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是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闻出版业应立足时代主题,坚守价值导向,突破思维与技术局限,从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扬革命文化传统、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深入践行文化自信,加速行业创新、高效发展。  【关 键 词】《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新闻出版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