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中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本文论述了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情感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必要性 实施途径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是构成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根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应涵盖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然而,在传统中学教学尤其是在严谨、枯燥的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没有得到理论界和教师的重视,并进行有效实施,导致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教育相当落后;学生的知识逐渐丰富,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却日渐枯竭;学生的考试分数可以非常高,但他们的生活认识能力和情绪、心理现状却十分堪忧。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入情感教育成为极其紧迫和重要问题,并引起广泛关注。目前,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和审美素质。
  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中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情感教育的要求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根本,把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的第一位,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影响着学生多元化情感的走向。而这些结果并不是靠大量解题而获得的,教学中,教师优秀的思想品质、好教学方法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并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中学数学学科特点需要实施情感教育
  数学与语言仅通过阅读就可以享受美感不同,它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的学科,因此显得枯燥乏味,中学数学也不例外。一方面,对于情感引导认知的初中生来说,数学本身具有的特点对所学者要求的逻辑能力、意志努力和数学美情感体验他们并不完全具备。另一方面,数学教学本质仅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因此,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厌恶数学、害怕数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情感因素充分调动学习的愉悦情感,可以让学生忽略数学的枯燥感,甚至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3.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关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取决于对该学科喜欢的程度,而对该学科喜欢的程度则与是否对该学科内容感兴趣、是否喜欢该学科教师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引入情感因素,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之“美”的认知,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学生在主动的情况下学习,对知识的接受度也即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而数学教学也会成为令学生真正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方略
  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切知识学习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它是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直接内部动力。在具体的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融入趣味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计算的枯燥,还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优化学生的品德结构
  品德教育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际情况中,却经常容易被有些教育工作者忽视。中学时期,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思想的可塑性强。学生在心理上需要接受品德教育,但学生普遍对教条式和灌输的德育方式十分反感,导致德育教育的成果很不理想。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采取适当的方式把德育内容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感悟数学问题中的德育因素,就能够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优化自身的品德结构,达到理想的德育教学效果。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中学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应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价值。
  4.增強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历来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对数学十分重视,同时,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定理等一般都比较抽象,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应用灵活。这些特点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较多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较大的压力,对于数学学习缺乏自信,甚至有较多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情况,在具体的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教育学生自信、自强、自律。
  参考文献:
  [1]张鸿菊.数学教学艺术的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顺燕.数学的源与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孝玲.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沈亚军.略论数学教育情感领域教学目标[J].数学教育学报,2013,12(1).
  [5]肖用寿.情感与数学学习[J].宁德师专学报,2002,14(2).
  [6]李建华.TIMSS2003与美国数学课程评介[J].数学通报,2005(3).
  [7]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11(3).
其他文献
时代在不断发展,导致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有所不同。新时代需要专家型人才,更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他们必须具备主体适应能力、主体创造能力及主体实践能力。新时代教育内容由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更注重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2012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行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正式投入试用。在《课程标准》中,在总目标之下,各阶段目标中
新课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自主批改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让学生自主批阅作文达到预期效果?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自主批阅作文,要求教师了解学生作文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均衡分班,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老师不了解学生的整体、个体的作文情况
摘 要: 小学语文课评价不仅是为了检查孩子们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测和促进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及老师的教学情况,应不断改进教学设计,进而有效地发展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标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评价体系 四个开放  新课改要求进行开放式教学,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培养孩子们的能力。怎样才能发展他们的能力呢?《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评
摘 要: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低年段课堂上,学生应“借助图画阅读”和“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但在书写中学生提笔忘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可见后期对字词进行复习与巩固尤为重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低年级学生 字词复习  《现代汉语》中指出,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单位。词语是构成句、段、篇的砖石,因而,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摘 要: 拼音教学是一年级学生最先接触的语文知识。汉语拼音的枯燥无味和一年级学生的好动形成鲜明对比。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采取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拼音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关键词: 直观教具 生动故事 游戏竞
调查研究显示,72.3%的学生对作文学习存在畏难心理,认为自己的作文能力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某些教师在教学中深有感触,初中生作文能力低下已经成了语文教学成效提高的重要障碍,笔者在教学中针对这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进行初步分析。  一、初中生作文写作现状分析  初中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水平提高不快,能力发展滞后,高质量的文章少之又少,更多时候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正> 美国报纸收入的75%来自广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收入则100%来自广告。1990年直播全国超级橄榄球赛时,电视广告的播出费竟高达每分钟70万美元。正如一位美国电视批评家所说:媒介业的老板以每年
七鳃鳗是现存最古老的无颌类脊椎动物之一,是联系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的重要桥梁,对其免疫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进化意义。海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作为典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如何才能让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这就需要一些技巧与策略,本文就从以下方面加以阐述;一是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二是培养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三是培养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快乐作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的就是对于事物的兴趣。许多研究证明,人的情绪对认知活动的作用
问题教学是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它是以问题为抓手,培养学习对象良好学习技能和高尚学习情操的教学方式之一。作者结合教学感悟,对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学科问题教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