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网洛阳供电公司[摘 要]安全工作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事关国家财产和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尤其重要。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电网公司应在系统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评估,逐步建立基于闭环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既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电网实现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风险管理;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小故事能够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1元的事前预防=5元的事后投资,这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告诉我们: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大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应加强风险排查、管理,而不是等风险发展成事故了才去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补救。
1电力安全风险的类型
根据诱发事故原因的不同,电力安全风险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人的不安全行为。如现场工作不戴安全帽,挂接地线前不验电,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带接地线合隔离开,作业人员擅自穿、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不按规定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不按规定使用工作票,进行工作工作票、操作票、作业卡不按规定签名等。 2)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行(如开关卡涩、线路过负荷等)、变压器有渗漏现象,电气设备外壳无接地等。 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电缆沟盖板不全,危险场所缺少安全标志,高低压线路对地、对建筑物等安全距离不够,线路接地电阻不合格或架空地线未对地导通等。 4)管理失控。如对违章不制止、不考核;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未制定整改计划或未落实整改治理措施;未按要求进行现场勘察或勘察不认真、无勘察记录;违章指挥或干预值班调度、运行人员操作;安排或默许无票作业、无票操作;大型施工或危险性较大作业期间管理人员未到岗到位等。
其中第一种和第四种都与人的行为、思想意识有关,属于电网的“动态风险”,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电网的“静态风险”。
2安全风险管理
俗话说“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不安全就是危险。安全的对立面是风险。电力安全生产应关口前移,号召企业全体员工及时的发现电网中潜在风险,排查一切不安全的隐患,而不是等隐患发展成了严重的电网事故后如何去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一切意外,控制一切风险。对于电网中存在的不同类型风险,电力企业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的步骤包括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评估五个环节。其中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是核心内容。
2.1风险培训
风险培训主要是对电力企业员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风险排查中来。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教育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安全教育。 (2)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基本安全技术知识;岗位安全技术知识。 (3)事故案例教育。与经验相对的是教训,教训往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而它的教育意义也就十分深刻。 (4)安全法制教育。对于做好生产工作、合理规避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5)新入厂工人三级安全教育。 (6)变换工种时进行安全教育。
2.2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第二步,它是指对企业家庭或个人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也就是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系统地连续地进行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风险辨识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方面内容。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风险辨识阶段应解决的问题。
2.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就是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因素、管理失控这四大要素着手,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风险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措施,以寻求最低事故、最小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风险评价有仅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风险分析定量化,可以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选择最佳管理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包括企业自评价和专家评价两个方面。
2.4风险管理技术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是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风险管理技术分为控制型和财务型两类。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缩小损失范围,重点在于改变引起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的目的是以提供基金的方式,对无法控制的风险做财务上的安排。
2.5风险管理效果评估
评估风险管理的效果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风险管理效益的大小,即是否能以最小风险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同时,在实务中还要考虑风险管理与整体管理目标是否一致,是否具有具体实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风险处理对策是否最佳,可通过评估风险管理的效益来判断。
我们知道,安全工作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事关国家财产和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尤其重要。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电网公司应在系统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评估,逐步建立基于闭环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既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电网实现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风险管理;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小故事能够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1元的事前预防=5元的事后投资,这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告诉我们: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大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应加强风险排查、管理,而不是等风险发展成事故了才去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补救。
1电力安全风险的类型
根据诱发事故原因的不同,电力安全风险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人的不安全行为。如现场工作不戴安全帽,挂接地线前不验电,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带接地线合隔离开,作业人员擅自穿、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不按规定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不按规定使用工作票,进行工作工作票、操作票、作业卡不按规定签名等。 2)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行(如开关卡涩、线路过负荷等)、变压器有渗漏现象,电气设备外壳无接地等。 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电缆沟盖板不全,危险场所缺少安全标志,高低压线路对地、对建筑物等安全距离不够,线路接地电阻不合格或架空地线未对地导通等。 4)管理失控。如对违章不制止、不考核;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未制定整改计划或未落实整改治理措施;未按要求进行现场勘察或勘察不认真、无勘察记录;违章指挥或干预值班调度、运行人员操作;安排或默许无票作业、无票操作;大型施工或危险性较大作业期间管理人员未到岗到位等。
其中第一种和第四种都与人的行为、思想意识有关,属于电网的“动态风险”,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电网的“静态风险”。
2安全风险管理
俗话说“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不安全就是危险。安全的对立面是风险。电力安全生产应关口前移,号召企业全体员工及时的发现电网中潜在风险,排查一切不安全的隐患,而不是等隐患发展成了严重的电网事故后如何去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一切意外,控制一切风险。对于电网中存在的不同类型风险,电力企业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的步骤包括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评估五个环节。其中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是核心内容。
2.1风险培训
风险培训主要是对电力企业员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风险排查中来。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教育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安全教育。 (2)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基本安全技术知识;岗位安全技术知识。 (3)事故案例教育。与经验相对的是教训,教训往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而它的教育意义也就十分深刻。 (4)安全法制教育。对于做好生产工作、合理规避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5)新入厂工人三级安全教育。 (6)变换工种时进行安全教育。
2.2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第二步,它是指对企业家庭或个人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也就是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系统地连续地进行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风险辨识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方面内容。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风险辨识阶段应解决的问题。
2.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就是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因素、管理失控这四大要素着手,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风险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措施,以寻求最低事故、最小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风险评价有仅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风险分析定量化,可以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选择最佳管理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包括企业自评价和专家评价两个方面。
2.4风险管理技术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是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风险管理技术分为控制型和财务型两类。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缩小损失范围,重点在于改变引起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的目的是以提供基金的方式,对无法控制的风险做财务上的安排。
2.5风险管理效果评估
评估风险管理的效果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风险管理效益的大小,即是否能以最小风险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同时,在实务中还要考虑风险管理与整体管理目标是否一致,是否具有具体实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风险处理对策是否最佳,可通过评估风险管理的效益来判断。
我们知道,安全工作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事关国家财产和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尤其重要。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电网公司应在系统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评估,逐步建立基于闭环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既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电网实现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