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多种可能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workh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性美术创作是指呈现国家的历史与精神记忆,通过有情节的构思与叙事方法创作的美术作品。一般而言,主题性美术创作都是选题在先,选题由历史、党史、军史专家确定。画家在创作之前对选题的理解主要依赖文字提示,就算花费了很多时间对创作背景材料进行梳理,但这些资料大多由文字表述,图片资料匮乏,甚至很多历史事件根本不存在图像资料,因此,画家在创作前能够获得图像资料并就此进行视觉性构思的情况少之又少,只得循着文字表述的创作提示去构思作品。从创作的角度来讲,由于缺乏视觉图像的支持,画家的思路确实很容易陷入“图解”选题的模式
其他文献
美育是“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探讨高校美育如何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探索新时代的美育工作模式
惊雷动天霾,飓风卷地来。百多年前的五四运动揭开近世中国的新时代。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国家美术工程的首幅创作,五四运动的分量,让我们既感光荣,又觉责任重大!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研史追怀,挥笔感志,始终浸润在这项艺术创作中。
每个画家的创作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必须是大家要共同遵守的规律,就是要为表达作品的主题寻找或设计最佳的构图和动人的人物形象。在确定这两点因素的基础上,画家的基本功和造型能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2019年10月底,我接受了中国美协委托的命题创作“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工作方针,使党的团结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乡镇中小学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拉近与城市发达地区中小学的差异,一直是关涉教育公平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学区走教制度、教师轮岗、“结对子”帮扶、支教巡演等政策的实行缓解了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等教学资源缺乏的状况,但乡镇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国家资金、政策倾斜帮助,乡镇中小学也要善于主动发掘本土文化优势,因地制宜地补充美术教学资源,把劣势转为优势。乡镇中小学要主动建立和维护城乡教师互助体系,善于利用现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和先进的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弥补资源劣势,实现自身的成长。乡
期刊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来源、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伴随其传入中国的还有马克思的形象。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间关于马克思形象的美术创作,不难发现,随着历史演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指导地位的确立以及其真理力量的显现,中国人对马克思形象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由符号象征到真理表征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马克思形象。
主题性创作应该是美术家对历史和当下立场的表达,因此,必然有个人情感和艺术观念的介入.应该说,绘制大型工笔重彩作品《友谊的丰碑》的过程,是我们对党的思想感情不断升华、
期刊
2018年中宣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始组织美术创作工程。在我们年近八旬的时刻,接受这一神圣的创作任务,受到组织上的信任和鼓励,对我们是一种动力,同时,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为建党百年创作革命历史画,应该是我们的使命。同时也是我们多年艺术实践中,比较热衷、又较为熟悉的绘画类别。与我们多年所追求的中国人物画的现代性相契合,所以,动力和信心皆具备。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再现丝路历史,挖掘丝路精神的当代内涵,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中外诸多艺术家围绕“一带一路”历史画,建设中的“一带一路”现实图景等展开创作,并对“一带一路”主题进行扩展,探究“美美与共”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内涵。创作者以主体性介入、民族图式、细节延展等“微叙事”介入到“一带一路”主题的宏大叙事之中,生成了新的美学范式,重塑了主题性美术的理论、形式及内涵,为探究中国美术的民族性与当代性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