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菌qPCR法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病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eda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产气荚膜梭菌qPCR法检测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A)感染小鼠的后肢的气性坏疽动物模型和一例阳性病例,以验证此法在早期诊断优势.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4组,10只/组分别肌肉注射3.5×109、3.5×108和3.5×107cfu/ml浓度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24)菌液0.1 ml,空白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1 ml,建立小鼠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产气荚膜梭菌qPCR方法 对动物模型及一例病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不同浓度菌液组(3.5×109、3.5×108、3.5×107cfu/ml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肌肉注射72 h内的死亡率为:90%、70%、10%和0;各组平均存活时间(hh:mm)依次为:20∶43±11∶12、37∶24±25∶39、68∶36±10∶45和72∶00±0∶00,各组荧光定量Ct值均值为:21.21±2.69、28.45±2.74、32.49±2.87和0.00±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该法检测病者两处分泌物,Ct值为30.67、30.44.结论 利用产气荚膜梭菌qPCR法成功检测出未发病的小鼠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并成功的应用于一例病例中.
其他文献
近年来的关于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研究逐渐从晚期的姑息治疗扩展到新的领域,如维持治疗和辅助治疗等,同时关于预后和疗效预测标记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这些研究正逐渐引起现有
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手术充分发挥了硬镜和软镜的各自优势,弥补了单一腹腔镜或内镜治疗的不足,进一步拓展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范围[1-2]。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77例患者均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目的 探讨治疗鼻窦炎有效的滴鼻方法.方法 将慢性鼻窦炎Ⅰ型1期进行滴鼻治疗的患者2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4例.观察组采用仰卧仰颏侧头位滴鼻,对照组采用传统滴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负性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CRRT)是模拟人体正常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超滤为基础的血液净化技术.随着CRRT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稳定,CRRT技术不仅
史锁芳教授为江苏省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肺病临床二十余载,对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症治疗独具特色,善用疏风散寒、化湿清热的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学变异型众多,大部分变异型与典型乳头状癌有相似的临床行为,但有少数变异型预后较差,如高细胞变异型、柱状细胞变异型、实体/梁状变异型等;且有一些
增强子是能够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DNA顺式作用序列,生物信息学的诞生为其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增强子修饰的肿瘤特异性启动子使治疗或效应基因在特定的组织、细胞或器
膀胱癌发病率的男性女性比例约为4∶1,有国外学者用动物实验证明雌、雄性小鼠在化学诱导膀胱癌发生中存在差异,随后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动物、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