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菜籽蛋白酶解效果的影响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不同加热温度、超声波功率、三磷酸钠和琥珀酰酐对浓度为40mg·mL^-1菜籽蛋白液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后的菜籽蛋白液用碱性蛋白酶酶解3h,通过比较酶解液中肽的质量分数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得出结论为:在4种酶前预处理中,酶解效果最佳条件为温度60℃、超声功率500w、三磷酸钠添加量为蛋白质量3倍和琥珀酰酐添加量为蛋白质量0.05倍,其肽质量分数分别为(35.00±0.18)%,(41.48±0.66)%,(39.27±0.74)%和(40.39±0.34
其他文献
棉粕是我国重要的饲用蛋白质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原棉粕脱毒是当前重要的高效技术手段。为了使用分子生态学方法监测微生物发酵棉粕的过程,优化发酵工艺,试验先以脱色缓冲液
选用两种耐低温性不同的菜用大豆品种——‘沪宁95-1(’耐低温)和‘台湾75(’低温敏感),对低温胁迫下两者的生长、叶片活性氧及多胺代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两者生物
以番茄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以抗卡那霉素的NPTⅡ作为选择标记基因,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蛋白ThaumatinⅡ基因导入番茄中,共获得10株独立的抗性转化株系。对抗性转化株
采用6种肥料组合研究施肥对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对马蹄笋出笋数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以春季施复混肥,夏季施无机配方肥的效果最好,较不施肥处理的出笋数量
研究了三唇属线虫(Trilabiatus spp.)对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以确定其对蘑菇生产的危害性。分别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2006年8月中下旬)和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09年8月初和2010年2
根据拟南芥MS1基因已知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离克隆甘蓝型油菜中与拟南芥MS1基因同源的基因片段。应用PCR-Walking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核雄性不育基因BnaX.MS1.a,其全长3
以药用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和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为材料,测定了光响应、CO2响应、光合作用日变化、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以期对这两种药用植物
分别对杂交鳢及其亲本3个群体的补体C3含量、补体C4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6个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以塑料大棚栽培的‘玉菇’和‘夏蜜’厚皮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甜瓜植株不同节位叶片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Pr)、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过氧化氢酶(CAT)、愈创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来自2个企业的18个大花蕙兰品种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从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2条DNA条带,其中90条为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