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为何站不起来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教授 潘孝彰
  
  坐在轮椅上的总统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人,他的政绩令世人注目:就任伊始,即处理了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在他任内所创立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当时规划的全国高速公路网,于50年代建设达到高潮,今日已形成网络。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三巨头”之一,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工作既繁忙又紧张,就连讨论制造原子弹这样重要的“曼哈顿计划”,科学家也只被允许汇报15分钟。在雅尔塔与丘吉尔、斯大林等一起参加会议时,罗斯福不是柱着拐杖,就是坐着轮椅。这位伟人何以站不起来呢?
  
  39岁得了孩儿病
  
  那是一场病留下的后遗症。1921年,他在庆祝39岁生日后不久,便得了“小儿麻痹症”,患病后数日就瘫痪了。从此,他背着固定脊柱的金属支架,并用轻合金包住双腿,以惊人的毅力进行锻炼,终于战胜了疾病。尽管他是靠拐杖与轮椅生活,却连任了四届美国总统,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小儿麻痹症在医学上称为脊髓灰质炎,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顾名思义,此病多发于儿童时期,以1~5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据研究,5个月的婴儿中有85%携带母亲所留给他们的对抗脊髓灰质炎的抗体(一种能抵御病毒感染的物质);以后抗体逐渐消失,6~12个月时仅30%的小儿仍携带抗体;至4~9岁时,由于出现不生病的隐性感染,体内又产生了抗体,使携带抗体者上升到68%~86%。到了成人期,完全没有感染过该病毒者,虽然是极少数,但由于他们体内没有抗体,所以还会生病,罗期福就属此列。不过,即使生了这种病,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瘫痪。儿童中瘫痪者与隐性感染及无瘫痪者的比例是1比1000,成人是1比75。可以说,像罗斯福这种情况,是少中之少。
  此病终年可以发生,但以夏秋为多。罗斯福当年生病,据说与他爱游泳有关,这一点现在已很难证实。一般情况下,病人发病前3~5日,病毒就可由鼻咽部和粪便中排出,其中粪便排毒可持续2~6个星期。因此,粪便可污染饮食,健康人可通过“病从口入”而感染。如果罗斯福当年发病真与游泳有关的话,那也许是病毒污染了游泳池里的水,而且他又不慎喝了池水才致病的。
  
  病情凶险使人致瘫
  
  进入肠道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可散布到整个神经系统的司令部——中枢神经系统,如大脑、中脑、延髓、脊髓等。其中,以对脊髓的影响最为严重。脊髓既有分管感觉的神经,让人感受到冷、热、痛等;又有分管运动的神经,如腰段脊髓就控制着下肢运动。罗斯福感染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正是损害了他的腰段脊髓,才使下肢不能动弹。他的大腿、小腿肌肉萎缩了,全靠金属支架的帮助,以及长期坚持锻炼,才能偶尔撑着拐杖走走。
  这种病毒不仅可以致瘫,也可致命。如果胸段脊髓被损,那么它控制的膈肌与肋间肌就会麻痹,呼吸运动也就停止了,这就是致命的原因之一。另一个致命的原因是破坏了延髓。延髓是生命控制中心,位于大脑的后下方,人类生存的象征——呼吸和心脏跳动,便是由它控制的。一旦这个控制中心被病毒所毁,则病人会出现各种异常的呼吸,如呼吸浅而弱、无节律,最后呼吸次数减少乃至停止;脉搏变细,节律不整,然后血压下降,面色青灰,四肢冰冷,最后致死。
  
  对付“顽疾”有法宝
  
  对付“小儿麻痹症”,关键在于预防。我国每年约有1 000万婴儿出生,年轻的母亲最应该知道,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预防此病,否则可能会造成终身的遗憾。
  美国有一位叫沙宾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减毒疫苗,使人类能够预防小儿麻痹症。此人不久前去世,很值得人们怀念。他把病毒处理到无力侵犯神经组织,却能够进入血液,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人不再受到这种病毒侵犯。把这种病毒装进一种特制的糖丸中,供儿童口服,可以达到预防作用。
  由于病毒有Ⅰ、Ⅱ、Ⅲ三个型,所以糖丸疫苗也有Ⅰ、Ⅱ、Ⅲ型,分别以红、黄、绿色为标记。若Ⅱ、Ⅲ混合则为蓝色,Ⅰ、Ⅱ、Ⅲ一起混合则为白色。婴儿出生时携带有母亲的抗体,所以不必服用;2个月以后,每一个月服1丸,顺序为红色、绿色及黄色。也可第一次服红色,第二次服蓝色。一年服完三个型,第2年重复,4岁入学前再服一次,以起到加强作用。
  年轻的母亲在给孩子喂糖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用开水送服,因为开水会杀死病毒而失效。②最好在冬春季服用,以保证夏秋季时体内已有抗体。③服糖丸后,少数儿童可出现低热、腹泻。④极少数疫苗中,病毒会“突变”而致病,但很罕见。⑤患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活动性肺结核及心、肝、肾病者忌用。
  全世界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是天花。现在世界卫生大会号召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尤其是广大农村,持之以恒地做好糖丸的发放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头痛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症状,好在大多都是功能性的,真正由脑部器质性疾病(如脑肿瘤、脑炎、脑膜炎、脑内出血等)引起的只占极少数。因此,当孩子突然发生头痛时,家长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但也不能疏忽大意。那么,应该如何处置为妥?    感染发热 对症治疗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引起头痛的常见原因当首推各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和发热,其中最常见的是感冒发热。建议先给孩子测试一下体温,如果有发热但神志清
期刊
生殖器疱疹能不能根治    阿梅  两年前,我最要好的朋友自杀未遂。当时,我陪了她三天,她一句话也不讲,只是不停地哭。后来在我的百般劝说之下,她才吐露了实情。原来,她被男友传染上了生殖器疱疹,极度难过之下想一死了之。  从此,我经常陪她看病,帮她买药,病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听说深圳有一家医院,可以“60天内根治生殖器疱疹”。结果,我朋友在那儿治了将近一年都没有治好,钱倒花去了一
期刊
为啥乳头瘙痒难忍    小 尚  我是一名高三女生,得了一个令人羞愧的怪病。初二时,有一次我洗完澡回家,突然感到乳房瘙痒难忍。用手抓后,瘙痒感没了,但一碰就疼。第二天,两个乳头开始往外溢水、结疤。过了几天,瘙痒症状又出现了,我只好拼命抓,抓完又疼,又流水、结疤,这样折腾了好几个月才好。  最近,这个怪病又来了。这次只有右乳头犯病,奇痒无比。搔抓后,只在乳头周围一圈出现流水、结疤,而不像以前那样累
期刊
我国著名的生理学家朱冼曾著《重女轻男》一书,指出女子不仅有月经之烦、怀孕之累、生育之痛、家务之劳等,而且女性身体比男性纤小,体能比男性孱弱,逃避敌害不及男子快速,故而应受特别关爱。然而,人类自告别母系社会后,女子的命运每见不如男子,她们更易遭到自然因素(如难产)与人为因素(如男尊女卑)的伤害。因此,从两性世界和谐共济的道义与利益出发,给女子多一点爱,爱得更周全、道地些,是合乎天理与人道的。  世上
期刊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教授 王侠生    得了一次性病后,将获得终身免疫  错。任何“已治愈”的性病患者,一旦与导致性病的病原菌携带者再次发生性接触,还会再次感染发病。因为性病患者的血液中缺乏针对这些病原体的保护性抗体,以致这些致病菌可以反复感染致病。此外,还有一些性病,如艾滋病、生殖器疱疹等,到目前为止,还无根治对策,就更谈不上“终身免疫”了。因此,要想不再染上性病,关键还是靠彻底杜绝
期刊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丁继莲 程志厚  当婴儿吸吮母亲的乳头时,可以引起母亲子宫的收缩。医学研究人员通过这一生理现象,想到用按摩乳房来催生引产,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今,这一方法已被国内外产科医生广泛应用。  按摩乳房,何以能催生引产呢?原来,当孕妇乳头或乳晕被刺激时,冲动经神经传到大脑,促使脑垂体合成及分泌催产素,催产素经血液循环到达子宫,引起或加强子宫肌肉收缩而发挥催生引产的作用。 
期刊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 常才  清晨,某市级医院门诊楼里像往常一样人来人往。女青年小张手里攥着一张单子,在B超室门口徘徊。小张因为婚后3年不孕而就诊,医生开单让其做阴道B超检查,以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情况。胆小的小张当时没敢问,这会儿按以前做B超的规矩,喝了一肚子水,已经有点尿急了,却还在为要不要做这个检查进行思想斗争。  小张想,阴道B超,顾名思义就要将探头从阴道伸进去查,那不跟刮宫差不多
期刊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殷之放  偏头痛发作时,周期性、搏动性的刺痛或钝痛不仅可持续数小时、反复发作,还常伴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心悸,令人苦不堪言。此时如能用活血疏肝、祛风止痛的中药塞鼻,常可取得意想不到的良效。 具体做法是:取川芎、白芷、天花粉和细辛各5克,混合后研成细末,置瓶内密封备用。头痛发作时,取药末2克,加蒸馏水拌成药糊,用消毒棉球蘸药糊塞入鼻腔(右侧头痛塞左鼻,左
期刊
那红红的“朋友”怎么还不来……看着枕边熟睡的丈夫,我不由思绪万千……  小庄与我是大学同学,一场无意中的邂逅,让我俩走到了一起。大学毕业后,随着感情的日益增温,一纸结婚证书将我俩正式地结合在一起。但是,在传统观念中,只有举行了热闹的喜庆婚宴,才算真正的结婚。不巧的是,小庄和我工作特别忙,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实在没有余力筹办父母亲朋心目中那隆重的仪式。  婚宴虽一拖再拖,可性生活却是我们“结婚”前不能
期刊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副教授 钱文琪  以往曾一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特别是收缩压随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  然而,研究证实,老年人血压升高,非但不是生理现象,而且危险性还高于同一血压水平的中年人。在老年人,收缩压能更好地预测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终末期肾疾病和总死亡率的发生危险。由单纯收缩压升高导致的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增大,可能比单独舒张压升高危险性更大。总之,血压升高(无论收缩压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