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符号更受俄罗斯精英群体喜爱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zzf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底至2017年初,北京大学“增强中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深度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民族、居住地等人口统计特征的俄罗斯民众进行抽样,得到了他们关于中华文化不同维度的认知、态度和看法,其中,对中华文化符号知名度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收入、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西部民众更加喜爱中华文化符号。
  一、调查基本情况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遵循定量的研究方法,于2016年12月初至2017年1月18日在俄罗斯调查,为达到用样本推论整个国家的目的,采用了概率抽样,兼顾了年龄、性别、家庭税前收入、民族、居住地区、职业、信仰、受教育程度、党派倾向等因素。针对益派公司2017年3月20日提供给课题组受访者填写的1011份问卷的SPSS格式原始数据,课题组再一次进行了逻辑检验,清理了有严重逻辑问题的样本0份,获得有效样本1011份,样本有效率100%。
  样本分布 样本中,年龄在15-65岁的受访者占总数的95.8%。女性占51.0%,男性占49.0%;前一年家庭税前年收入在1—15万卢布的受访者占总数的85.7%;学士或硕士所占比例最大(61.5%);中央区、伏尔加沿岸区、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共占75.1%。八成以上的受访者是俄罗斯族(80.2%),其次是乌克兰族和鞑靼族,分别占4.2%、7.5%,其他单一民族占比低于1%;信仰东正教占比最大,为62.8%。
  调查的文化符号 课题组在2011年和2013年调研问卷的基础上,对2016年调查的中国文化符号选项进行了增删,调整后分为11种类型:建筑类(长城、布达拉宫)、动物类(龙、大熊猫)、生活类(烹饪、茶、医药、春节、丝绸、唐装/旗袍)、体育类(功夫或太极拳)、艺术类(书法、瓷器、京剧、中国画、中国园林、兵马俑、民乐)、哲学思想类(儒家思想、道教、太极阴阳图)、教育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语言文学类(汉语/汉字、唐诗宋词)、现代科技类(中国高铁)、游戏类(围棋)、农业文明类(红河哈尼梯田)。
  二、主要发现
  (一)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态度
  1.知名度:大熊猫、茶、长城、瓷器、丝绸名列前五
  整体排名:知名度最高的五项依次为:大熊猫(98.3%)、茶(96%)、长城(95%)、瓷器(90.8%)、丝绸(90.8%);知名度最低的五项是:清华大学(40.3%)、唐诗宋词(41%)、布达拉宫(46%)、围棋(47.3%)、哈尼梯田(48.2%)。
  类别排名:11类文化符号中,有的类别有多项,有的只有一项,以各类中排名第一的符号为参照进行排序,类别知名度排名依次为:动物类、生活类、建筑类、艺术类、哲学思想类、体育类、语言文学类、现代科技类、教育类、农耕文明类、游戏类。
  2.喜爱度:大熊猫、茶、园林、丝绸、瓷器名列前五
  整体排名:去除回答“不知道”者,就百分比而言,喜爱度最高的前五名依次为:大熊猫(88.5%)、茶(84%)、园林(82%)、丝绸(81.1%)、瓷器(79.2%);喜爱度最低的五项是:汉语(25.4%)、京剧(27.9%)、民乐(31%)、围棋(31.2%)、唐诗宋词(31.7%)。就均值看,喜爱度最高的前五名依次为:大熊猫(4.36)、茶(4.24)、丝绸(4.16)、园林(4.15)、瓷器(4.12);喜爱度最低的五项是:布达拉宫(1.75)、京剧(3.13)、漢语(3.16)、民乐(3.19)、清华大学(3.32)。
  类别排名:11类文化符号中,按均值计,喜爱度排名前五的依次如下:动物类(大熊猫4.36)、生活类(茶4.24)、艺术类(园林4.15)、建筑类(长城4.11)、现代科技类(中国高铁3.97);喜爱度最低的三项是:艺术类(京剧3.13)、语言文学类(汉语3.16)、游戏类(围棋3.33)。
  (二)俄罗斯人对中华文化符号的认知和认同特点
  1.大部分符号的知名度均超过50%,多数在70%以上。27项选择中,知名度低于50%的只有清华大学(40.3%)、唐诗宋词(41%)、布达拉宫(46%)、围棋(47.3%)、红河哈尼梯田(48.2%),这说明中华文化符号在俄罗斯的知名度总体上不低。
  2.受访者对中国文化符号的知名度与喜爱度之间存在差异。一种是知名度排名较低但喜爱度排名较高。例如,艺术类符号“中国园林”的知名度排名第16(75%),但喜爱度排名第3(82%)(去除不知道者),均值为4.15。另一种情况是知名度排名较高但喜爱度排名较低。例如,“汉语”知名度排名第4(89.7%),然而喜爱度排名却很低,排名23(25.4%),均值为3.34;民乐知名度排名第14(76.3%),喜爱度排名第26(31%),均值为3.19。
  3.语言文学类符号的知名度和喜爱度都较低。唐诗宋词知名度第26,喜爱度24;游戏类围棋知名度和喜爱度分别为第24和25。
  4.思想类符号知名度高但喜爱度较低。以儒家思想为例,知名度排名第11,喜爱度排名第21。
  (三)相关和差异分析
  问卷中分别考察受访者对27个中华文化符号的喜爱程度。受访者回答由“没听说过”“很不喜欢”“较不喜欢”“中立”“较喜欢”“很喜欢”分别赋值0、1、2、3、4、5。将上述27道题目按总加量表处理,对每个子问题得分进行加总,得到新变量“文化符号得分”。对本问卷中调查的受访者4个配比特征——年龄、性别、居住地、民族和2个非配比特征——受教育程度、收入,按变量尺度分组分别与“文化符号得分”进行相关或差异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受访者年龄分布与其对中华文化符号的喜爱程度无关(显著性水平为0.384);受访者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喜爱中华文化符号(相关显著性水平满足0.01,相关系数为0.179,见表1);受访者收入水平越高,越喜爱中华文化符号(相关显著性水平满足0.01,相关系数为0.242,见表2);男性和女性在对中华文化符号的喜爱程度上的差异无关(显著性水平0.899);俄罗斯族和非俄罗斯族在对中华文化符号的喜爱程度上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显著性水平0.367);西部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符号的喜爱程度高于东部,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5,东部受访者均值高于西部4.37,见表3)。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越高,编码越大。因此,所得相关系数为正时,受访者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水平越高,越喜爱中华文化符号。
  三、调查后的思考
  文化符号代表国家文化的表层形象,了解俄罗斯人对中国典型文化符号的认知与认同,可以从中考察两国文化的互通性。对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从俄罗斯民族性的角度做以下诠释:
  (一)应结合俄罗斯历史文化背景传播
  俄罗斯受众对中华文化符号认知和认同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整体上,俄罗斯对中国文化的系列表层符号印象都不差,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符号不抵触、不厌恶,但是,因为其自身的民族特性,对中国文化符号的理解和接受有其自身的方式,值得我们了解和重视,以便在未来的国家形象设计中,予以适当的调整。


  1.熊猫和龙
  俄罗斯人警惕性强,危机感重。过于辽阔的国土、无垠的旷野、大片深不可测的森林使俄罗斯人产生无依无傍的感觉,所以,才会由警惕而产生战斗感。对于近邻中国,俄罗斯人的感情很复杂,他们宁愿看到一个熊猫似的国度,憨态可掬、体型肥硕而温顺、有力而不伤人。再加上,龙的直译形象dragon,在俄罗斯传统文化里代表着一种凶残、嗜血、阴暗的神奇动物,有时俄罗斯人会把它与蛇等同,而蛇在俄罗斯文化里是残暴、黑暗、保守势力的象征,彼得堡的青铜骑士雕塑刻画的就是彼得大帝骑着骏马,将一条代表黑暗势力的蛇踩在脚下,昂首向前。因此,对于中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图腾“龙”,俄罗斯人本能地产生抵触。但是,与2011年数据对比后我们发现,龙的形象在俄罗斯正在变好,这说明俄罗斯人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多起来,中国龙的真实形象正在逐步被他们认知和认同。但是,在中国快速崛起的今天,我们还是建议在与俄罗斯人交往的过程中,多用熊猫少用龙的概念,以避免刺激他们敏感的神经。熊猫和龙,一个真实一个虚幻,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形象,但前者宽厚善意,更能获得世人的好感。
  2.太极阴阳图
  86%的受访者听说过太极阴阳图。这里必须理解俄罗斯民族宗教信仰上的特质。俄罗斯人大多信仰东正教。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派别,在东西罗马分裂之后,东部的君士坦丁堡成为又一个宗教中心,自诩为真正的基督教,因此得名东正教。后来,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莫斯科,莫斯科从此自称“第三罗马”。在基督教传入之前,俄罗斯是一个多神教、拜物教国家,俄罗斯东正教与天主教、新教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俄罗斯宗教中的神秘主义色彩。俄罗斯文化史上有一种独特的“圣愚”现象,就是一些特殊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疯癫人物,受到俄罗斯民众乃至皇族的迷信和膜拜。由此可见,俄罗斯文化具有神秘主义的根基,俄罗斯人容易对神秘的力量感兴趣,中国的阴阳、风水,包括下面要谈到的中医、武术,都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3.中医、武术和太极拳
  俄罗斯人对中医和武術的认知与认同都很高,这与上述神秘主义的根源有紧密关系。中医在俄罗斯人眼里不仅仅是治病的科学,更是与某种东方智慧和神学相通的学问。在俄罗斯生活着能算命、占卜、治病的茨冈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医治病与茨冈神力联系在一起。目前,中国有诸多药厂落地俄罗斯,正在以中医和中成药开发俄罗斯市场,而且,中医所代表的中国生命观,也在俄罗斯获得认同。中俄之间在生命哲学和宗教高度上应该会有共识。至于武术,俄罗斯民众更多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中国功夫”,这还得归功于以成龙为代表的中国功夫巨星们。在俄罗斯,21世纪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荧屏上与中国有关的只有功夫片,布鲁斯·李(李小龙)、杰克·成(成龙)的名字家喻户晓,以至于在不少俄罗斯人眼里,中国是一个“人人会武术,到处有骑大马、蒙面、绝尘而去的高手”的国度。由此我们认为,中国电影要想走进俄罗斯,应该充分利用成龙等功夫明星的影响力。
  4.中餐
  与世界各地一样,中餐在俄罗斯的大城市也是遍地开花,中餐馆比比皆是。俄罗斯人很爱吃中餐,评价很高,2011年的调查问卷结果表示,中餐是俄罗斯人认知中国的重要渠道。本次调查中,俄罗斯受访者食用中餐的情况与2011年基本持平。
  5.茅台酒
  俄罗斯是个离不开酒的国度。公元988年,俄罗斯之所以皈依了基督教而不是穆斯林,就是因为穆斯林提倡禁酒。但是,俄罗斯人的饮酒习惯不同于中国,由于天气寒冷,俄罗斯人饮酒的目的性很强,往往是为了御寒,所以通常都喝得很猛,量多而快速,一饮而尽。而且,俄罗斯人习惯喝伏特加——一种由酒精直接勾兑出来的烈性酒,不含香味,酒精浓度高,质量好坏只是取决于酒精的好坏和勾兑比例。不像中国酒,无论酱香型还是浓香型,都是由粮食发酵酿造而成,香味浓厚,韵味持久,适于慢品。两国酒文化差别太大,造成俄罗斯人对中国酒(不仅仅是茅台)不太热衷,加上茅台价格昂贵,绝非善于豪饮的俄罗斯人所能接受。所以,茅台等中国高大上的酒类进入俄罗斯人生活的过程会很漫长而艰难。
  (二)中华文化在俄罗斯传播应有所侧重
  相关和差异分析显示,中华文化符号更受俄罗斯精英群体喜爱,对中华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应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同时,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应更加注重契合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较高、对中华文化已有好感的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在覆盖范围上,应重视西北区、中央区、南方区、伏尔加河沿岸区等西部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对中华文化符号相对更喜爱的地区。
  (本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增强中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深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ZDA053)
其他文献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工程”。雄安新区的开发与建设被定位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发展新模式、优化京津冀空间布局与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引起了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本文基于谷歌新闻搜索和ProQuest数据库,以“Xiong’an”为关
期刊
作者卡琳娜·米尔桑(Carine Milcent)是法国巴黎经济学院和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卫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医疗保健系统、保险系统研究。同时,她还担任《中國展望》的编辑,在各大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多部作品。作者根据全球范围内医疗组织的形势,并结合近年来公共医疗保险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致力于解决医院效率低下问题的改革,来检验中国的医药市场。医疗
期刊
华裔新加坡学者卓南生教授旅日多年,深耕日本问题研究,撰写了大量有关日本时政以及中日关系方面的文章。近年来,他与中国学术界交流密切,担任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他的著作《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等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提供了第三方视角。他对中日媒体以及两国关系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对外传播工作具有重要镜鉴意义。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对外传播》近期就中日关系的走向,日本媒体的保守化倾向,以及中国方面该
期刊
研究的重要性与方法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类社会,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场全球性的媒体巨变之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们既古老又年轻,它们有158年的历史,当前却勇于接受新媒体的洗礼。它们使用中文,却为世界服务,现在已遍布五大洲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海外华文媒体,在数字化的浪潮中,近年来它们的传播场域发生了怎样的嬗变?  本课题组从2016年6月起在六个华人聚居的
期刊
广西崇左市作为中国通往东盟各国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我国沿边地区开放开发中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随着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的花山岩画成功申遗,祖国南疆边境城市崇左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研究崇左边境城市文化的对外传播,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对外传播途径把崇左从边陲“末梢”城市发展成为面向东盟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城市,从而推动沿边开放开发经济带建设;
期刊
2018年5月20日,北京语言大学(下文简称北语)第十五届世界文化节落下帷幕。当天,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社会各界人士与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青年学生,共同参加了世界文化节游园会。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北京语言大学创设世界文化节15年来参加世界文化节的人次超过40万,它已成为每年春季北京市海淀区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个高校主题校园文化活动,是中国高校中外学生融合、世界各国文化展示的
期刊
日本大众对华认识随着中日关系宏观层面的好坏而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变迁也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大众对国际环境的认识,对政府制定对外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根据大众对国际环境的认识或者对某个国家的认识,适当地调整对外政策,以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日本内阁府“关于外交的舆论调查”(1978-2017),是自1978年以来,日本为了把握基本的大众意识动向而进行的舆论调查,具有连续性、广泛性和
期刊
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调研平台SSI于2017年开展第三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  考虑到整个调研报告体量,为了让相关问题分析更为聚焦,课题组将调研报告分解为中国文化符号认知与印象、中国文化接触意愿与渠道、中国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偏好三个分主题进行数据呈现。此文为系列报告的第一篇。  一、调研说明  2
期刊
今年春节期间,由中国海军官方参与制作的军事动作片《红海行动》上映,影片凭借真实的故事背景,真枪实弹的震撼场面,艺术化再现了2015年中国海军在也门的撤侨行动,烹制了一道好莱坞式的军事动作大餐。上映一个多月,总票房突破34亿元,仅次于去年热播的《战狼2》,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热点。事实上,包括这两部电影在内的国产军事题材电影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观众认可,这与其高水平的生产制作和影片所塑造的融通世
期刊
中国的电影观众就像世界各地的观众一样,早就习惯看到好勇斗狠的动作明星代表美国对战坏蛋。  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果敢自信的外交政策在电影中展现,这个世界第二大市场的银幕上的英雄们正越来越多地打起中国的旗帜。  一部新的动作电影《红海行动》在2018年春节档期登陆各大影院。  这部片子讲述了中国海军在三年前的一场冲突中从也门撤出数百名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真实故事。  这部影片被称为中国首部现代海军电影,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