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的环境与孩子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世界应是美丽的。在幼儿园,他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很美的,一种经过精心修饰又不露痕迹、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
   很久以来,在环境创设方面,教师精心打造的环境常常只能引起孩子一时的共鸣,以后就再无反应,原因何在?如何才能让环境真正达到与孩子互动呢?这个问题使我困惑,可能也会引起许多教师的同感。本学期我班在环境创设和利用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环境的创设具有参与性
   让孩子参与环境的布置与构建、共创、共享自己动手设计的美好环境,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
   以前我们过分强调艺术性。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将环境布置得精致而富有艺术性,忽视了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价值,环境的布置成了纯粹的“展示品”。于是我们提出了“主题中的环境和孩子互动”的观点,倡导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与构建,让环境充分展示孩子所想、所知、所做,成为他们与活动对话及信息沟通的平台,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
   (一) 从孩子兴趣出发,让孩子参与环境的主题设计
   在选择互动的主题时,我们尝试首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关注点,邀请孩子共同讨论,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关注点,不断融入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引导孩子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例如,在节日时孩子对于过节时放的焰火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国庆后,有些去暨阳湖看焰火的孩子们经常聊到了焰火的美丽和壮观,这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兴趣,要求我给他们讲讲、看看、放放焰火。 于是我决定以“五彩的焰火”为主题来布置班级教室外走廊的环境。但是,由于焰火的形态比较广泛,孩子们地不知从何入手。于是大家一起讨论起来。讨论时,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说:“焰火像五彩的珍珠,像闪闪的星星。”有的说:“焰火像雄伟的瀑布,像美丽的喷泉,多漂亮呀!”还有的说:“焰火像盛开的菊花,像乱窜的小蝌蚪,五彩缤纷。”孩子们的想象层出不穷。后来,惜惜说:“我去看过焰火,我觉得瀑布焰火最好看、最壮观,我们用瀑布焰火做背景吧!”最后,全班孩子共同决定以“五彩缤纷的焰火”作为主题来布置环境。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幼儿园的环境是属于孩子的。
   (二) “让环境说话”,把墙面作为孩子活动的记录
   在各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力求使每一个墙面都会说话,发挥其记录与宣传的功能——伴随着主题活动的发展,室内的环境逐步丰富起来,到处都是孩子们留下的痕迹:有亲子共同制作的“家”,有师生共同收集的与主题有关的图片资料或实物,有孩子们想表达其想法和认识的作品,有展现活动精彩瞬间的照片等等。
   我深刻认识到,孩子参与环境的布置与构建,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参与过程,而是一个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学会学习”,他们甚至对枯燥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充满了浓厚兴趣,使自己的认识水平在原有的程度上不断得到提高,能力不断增强。例如如何将枯燥乏味的机械性加减变得生动有趣呢?我利用环境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我们游戏角里的烘培小站、理发店、花坊、甜品车、银行让孩子们有了数学的游戏空间,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这其中的一个,同时,通过物品的记录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或同伴的活动成果有了进一步的检验。游戏角的开展满足了孩子们游戏的欲望,同时提高了孩子们的数学心算能力。
   二、 环境的创设具有探究性
   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和自由享用探索的表现的发展空间,使孩子在自主探索中与环境产生互动。
   孩子的认知、语言及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总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产生。如何创设一个有益于孩子探索、表现和学习的发展空间呢?在主题活动中,教师首先根据主题中的发展和孩子的需要,在各种活动区投放相应的操作材料,并随着主题的发展逐步加以丰富和调整,使孩子在操作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例如,在欣赏活动“瑶族舞曲”中,孩子们对中国的民族服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及时捕捉孩子的这一兴趣点,在加工厂开展了“小小手工坊”的活动,除了展示许多有关图片和孩子们的图画作品之外,还提供了各种材料提供幼儿操作。有了教师的支持和丰富的材料,孩子的探索兴趣非常浓厚。他们在“孩子模特”身上制作了藏族的女装和男装,又用了各种材料为它们装饰打扮,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彼此合作,学会了分享,也学会了互相帮助。而教师则一直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支持和参与着孩子的探索活动。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交往合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与材料的交互过程中、他们产生了问题,同时也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对环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我发现环境创设可以随孩子活动的展开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塑造,身心得到了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区域环境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环境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创设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固定多、变化少;教师意志体现多,幼儿意志体现少;欣赏的多,探索的少等问题。为此,我们大胆尝试改革,创设具有变化性、自主性、探索性的环境,使区域环境真正成为孩子的另一位老师。  关键词   区域环境 区域活动 创设 幼儿教育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指教师为幼儿区域活动所提供的
期刊
摘 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时至今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许多幼儿园都积极开展“幼小衔接”的工作, 可见“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已经渗透在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我园是一所亲子教育特色园,针对《纲要》中“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
期刊
一提到早期阅读,我们很多人就会想到识字,其实阅读绝非单纯的识字。幼儿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来帮助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丰富幼儿的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对大班幼儿进行了阅读方面的指导,主要做法及体会是:   一、激发兴趣,创设环境  
期刊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 我园在追求剪纸方法、技能和外在表现力的同时,也没忘记在剪纸活动中融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习惯   “安全第一,巧干带来安全,蛮干招来祸端。”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让孩子有安全意识、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其实由剪刀引发的事故也不少。“老师,我家小孩的头发被某某剪掉了、老师,我的衣服被某某
期刊
摘 要   幼儿园安全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安全教育比较广泛。《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指明了安全保护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位置,但是近年来,幼儿园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安全事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
期刊
摘 要   通过自编的《幼儿创造力测查量表》,以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为具体指标,对菏泽100名学前班幼儿和100名幼儿园幼儿进行了一对一的初步测查,结果表明:不论是在言语创造力、形象创造力还是在操作创造力方面,幼儿园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均比学前班幼儿高,他们在思维的变通性和独特性方面的差异性尤为突出。  关键词   菏泽市 学前班 创造力 实践操作     一、问题提出   小学
期刊
一、研究的背景   (一)越剧的地位与现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期刊
摘 要   幼儿园社会教学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作者立足一线,从动画资源的选择、计划目标的制定以及活动的组织指导策略等几方面来论述,利用动画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大班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对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动画 社会教学 有效 课程     一、现实的社会教学面临的多种考验   幼儿社会教育是教幼儿做人的教育, 是形成和完善幼儿人格的教育,也是幼儿全面
期刊
摘 要   艺术主题活动是以单元活动网络为基本框架,依据教育总目标,从幼儿的生活入手,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从幼儿生活中挖掘艺术教育资源,系统地设计一系列以艺术为主线的主题活动。艺术主题活动将多种艺术领域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互生互补和相互支持的有机生态式艺术教育,引发幼儿运用多感官参与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和促进幼儿多方位发展。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笔者积极尝
期刊
传统的教学方法里“粉笔加黑板,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使语言教学活动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的课堂因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其形、声、光、色,意相统一的优势,产生一种声图并茂、情景交融的情境,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既能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又能烘托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景气氛,使语言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