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应重走实体经济老路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n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产能过剩时代,企业数量过多会引发价格战,加剧市场颓势,只有质量高专业性强且具备比较优势,才能获得高回报。实体经济如此,金融行业何尝不是如此?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个老大难问题,靠扩大中小企业口径提升融资数据,是数据注水,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南辕北辙。靠定向降准、地方政府承担部分小微企业坏账,这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靠成立成千上万家民营银行呢?
  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日前提出,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适应李克强总理当前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融资需求,官方一定要有相当的魄力和担当,使得民营金融机构“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地出现”。
  这将是个大跨越。在2014年“两会”期间,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首次宣布了民营银行试点破冰的消息。到当年末,共有5家民营银行获准成立。这样的速度确实不让人满意,民营银行的发展需要提速。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大规模成立民营银行只是个表象,而建立对路的融资方式、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的低成本融资风控体系,才是问题真正的核心。否则,小贷公司早就解决地方融资难题了。
  小贷公司在此问题上为什么没能取得突破呢?核心不是因为它不能吸储,而是很大程度上在高风险情况下异化为高利贷机构。满足过桥贷款还行,企业长期从小贷公司融资无异于在脖子上架了一把杀猪刀。
  以往民营银行试点何以多遇挫折,与民营银行内控机制失衡有关——关联贷款、大股东掏空、寻租等现象并不少见,甚至制造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更多。这激起了一波剧烈的反对声浪,国有金融机构因此地位稳固。
  另一方面,直到现在为止,小微企业风险管理都是世界性难题。以银行体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德国,建立在小微企业普遍守信、地方政府为小微企业增信的基础上。
  歪嘴和尚念经,地方担保公司有一些也走上高利贷之路,增信有时会沦为寻租。简言之,我们需要寻找出操作便利、寻租空间小、成本低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较成功的地方银行模式如台州路桥模式,也有曾经试验过的广东、山东农村金改模式,成效显著,坏账率低。通过民间村乡互相监管模式,给予信用户挂牌奖励,在人情构成的基层信用组织中,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欠账不还,地方政府与担保机构的增信才是确实有效的。随着土地、资产的盘活,枣庄等地的农民土地流转权、收益权、抵押权也就落地生根。
  建立基层信用的工作需要走千家访万户踏实去做,的确不是一夜之间放行千家民营银行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否则就太容易、太乌托邦了。
  创新型企业目前靠以资本市场股权投资为主,从风险投资到并购退出市场、到新三板、到创业板,一条融资之路隐隐浮现,现在需要做实、做精,让资本市场不再是饕餮盛宴,而是诚信盈利企业的盛宴、专业高效的投资者的盛宴。
  风险依然客观存在。《财经》杂志刊文,从兰馨亚洲投资集团执行董事李基培先生分享的数据来看,中国的PE(私募股权基金)在过去十多年中从LP(有限合伙人)手中获得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融资,融资能力毋庸置疑,但回报惨淡。
  过去十年中,LP们只从中国PE手上拿回了所投资金的30%;同一时期的美国,这个数字是200%。美国2014年有55%的PE成功达到或超过其融资计划上限,比例为2009年以来最高,且融资速度远超前几年。VC融资额也达到29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69%。同时,美国PE行业的十年平均净回报率也创纪录达到14.6%。
  上述数据并不能证明中国不适应做风险投资,而是在风险投资领域需要行业转变,需要更多的诚信,需要更专业的团队来经营,中国已经有大量专门投资物联网、医药、食品甚至矿泉水的风险投资团队,他们正在成长。
  地方小型银行与资本市场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两条出路。在产能过剩时代,企业数量过多会引发价格战,会加剧市场颓势,只有质量高专业性强且具备比较优势,才能获得高回报。实体经济如此,金融行业何尝不是如此?
其他文献
概念图是知识可视化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使用特定的图形来组织和表征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学习者掌握整个知识架构,把握一个概念体系.概念图的应用领域很广,本文主要
风险分析是项目投标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投标和项目实施水平、保护企业利益的有效途径。通过风险分析,对项目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做出定性估计,确定项目的
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但是,中国的跨国公司制造出的、能够让全球消费者为之疯狂的品牌,却一个也没有。  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思想,不是否定中国制造业过去所取得的成就,而是认真对待在“新常态”下,强调制造业在中国经济的基础作用前提下,认真思考新的发展路径,认真谋划如何从一个制造大国向一个制造强国的转变。  2007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发达国家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
期刊
外部环境的风险首先,应当认识到,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方面的风险研究并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系统的理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对于风险的预估和掌控。在选择企业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使国家政治与经济、国际政治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世界政治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面对这一新变化,学者们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国际政治新理论,从
期刊
农民增收与农业、农村状况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对农村全面实现小康作出了重要决策.当前,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后进单位,制约
2015年1月21日,第45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举行。继去年出席冬季达沃斯论坛之后,李克强总理再次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会议。除了李克强的主旨演讲以外,“中国前景展望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于是以远距离通话为初衷而发明的手机,渐渐容纳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功能。然而,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手机也一样,吸引人们低下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