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深化进程中,要向课堂要质量,提高美术课堂效率。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愉快教学法”是个可行的探究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采用激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课堂的教学将是非常高效的。
关键词:美术课堂;愉快教学法;高效
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应该抓住“愉快”二字,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以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本人就农村初中美术课堂如何实施愉快教学法进行初步探究。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现代教育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那种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丧失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其效率远远超过被动学习。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开放、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这种教师尊重、关爱学生所形成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法的前提。“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贴近学生生活,寓教于乐
初中美术教育是一门基础美术教育,属于国民素质型的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实施的是“生活型”的美术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创造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活用教材,精选内容,结合实际,配合学生需要,因人、因时、因地来进行教学。教学中要摒弃单纯地说教和枯燥的技法传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灵活的教法,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美术课堂更加愉悦高效!
在《水墨情怀》的教学中,水墨画的用笔、用墨及表现的技法等,用常规的讲解传授、演示操作,大多数学生提不起神,没兴趣,少激情。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其热情,我把水墨画教学和学生熟悉的“做饭”扯上关系。学生听说“做饭”,顿时来了“胃口”,沉闷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墨汁是“米”,调墨的盘子是“锅”,当然,毛笔就是多功能“厨具”,画纸是展示厨艺的“餐桌”。既然这些农村孩子都会做米饭、稀饭、清汤……自然干墨、浓墨、淡墨……无师自通了,居然炒几个“小菜”也没难倒他们。有的学生没墨了,竟叫起来:“咱家没米下锅了,谁家米多借点用用”,逗得同学哈哈大笑。在知识深化进程中,学生们的激情高涨,想象力迸发,点、横竖、皴、擦等的表现方法,被“鸡吃米、织布、扫地”等给异化了,学生们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中领悟了知识。接下来的水墨画展和相互点评中,竟然个个都成“美食家”了。下课了,几个学生还追着问我:“老师,下节课做什么饭?”我笑笑:“那就厨艺大赛吧!”
美术愉快教学法,关键是要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的艺术活动过程,同时又能巧妙地把艺术教学目标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快乐地、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
三、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快乐学习
巴甫洛夫说过,“愉悦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是躯体上的和精神上的愉悦都如此。”遵循愉悦原则进行美术教学,可使师生都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身心都能完全放松,情感都能充分释放,也很容易获得美感满足,都能感到意趣盎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是利用本学科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和智力发展状况,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参与美术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可通过引入“游戏”、融入“音乐”、插入“故事”等来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快乐因子”,结合师生互动、知识竞赛、小组合作等形式,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取知识。轻松的学习环境,愉悦的学习氛围,自由的表现空间,使孩子们的才智、灵气得以最大的发挥。
四、多鼓励、欣赏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这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充分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大胆地表现,并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与此同时,教师应赏识不同个性的学生,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多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认可,得到赞扬、鲜花和掌声。所以,教师对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赞美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多“贴”正面“标签”,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作业点评,可设计成“庆功会”。对取得进步的、作品有创意的、作业认真的学生,给他们颁奖、送贺卡、献花等。人人都有奖,个个都快乐。在校园召开“产品推介会”,学生把自己的手工艺品,通过当众讲解、展示、表演等,吸引“商家”选购。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有效、全面的教学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美术时有一种成功的快乐感,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美术课堂上要让学生快乐,有了快乐,才会有效率,才会消化和吸收,才会理解和注意。应该抓住“愉快”二字,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以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江苏省邳州市新集中学)
关键词:美术课堂;愉快教学法;高效
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应该抓住“愉快”二字,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以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本人就农村初中美术课堂如何实施愉快教学法进行初步探究。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现代教育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那种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丧失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其效率远远超过被动学习。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开放、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这种教师尊重、关爱学生所形成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法的前提。“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贴近学生生活,寓教于乐
初中美术教育是一门基础美术教育,属于国民素质型的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实施的是“生活型”的美术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创造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活用教材,精选内容,结合实际,配合学生需要,因人、因时、因地来进行教学。教学中要摒弃单纯地说教和枯燥的技法传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灵活的教法,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美术课堂更加愉悦高效!
在《水墨情怀》的教学中,水墨画的用笔、用墨及表现的技法等,用常规的讲解传授、演示操作,大多数学生提不起神,没兴趣,少激情。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其热情,我把水墨画教学和学生熟悉的“做饭”扯上关系。学生听说“做饭”,顿时来了“胃口”,沉闷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墨汁是“米”,调墨的盘子是“锅”,当然,毛笔就是多功能“厨具”,画纸是展示厨艺的“餐桌”。既然这些农村孩子都会做米饭、稀饭、清汤……自然干墨、浓墨、淡墨……无师自通了,居然炒几个“小菜”也没难倒他们。有的学生没墨了,竟叫起来:“咱家没米下锅了,谁家米多借点用用”,逗得同学哈哈大笑。在知识深化进程中,学生们的激情高涨,想象力迸发,点、横竖、皴、擦等的表现方法,被“鸡吃米、织布、扫地”等给异化了,学生们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中领悟了知识。接下来的水墨画展和相互点评中,竟然个个都成“美食家”了。下课了,几个学生还追着问我:“老师,下节课做什么饭?”我笑笑:“那就厨艺大赛吧!”
美术愉快教学法,关键是要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的艺术活动过程,同时又能巧妙地把艺术教学目标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快乐地、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
三、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快乐学习
巴甫洛夫说过,“愉悦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是躯体上的和精神上的愉悦都如此。”遵循愉悦原则进行美术教学,可使师生都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身心都能完全放松,情感都能充分释放,也很容易获得美感满足,都能感到意趣盎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是利用本学科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和智力发展状况,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参与美术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可通过引入“游戏”、融入“音乐”、插入“故事”等来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快乐因子”,结合师生互动、知识竞赛、小组合作等形式,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取知识。轻松的学习环境,愉悦的学习氛围,自由的表现空间,使孩子们的才智、灵气得以最大的发挥。
四、多鼓励、欣赏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这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充分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大胆地表现,并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与此同时,教师应赏识不同个性的学生,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多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认可,得到赞扬、鲜花和掌声。所以,教师对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赞美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多“贴”正面“标签”,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作业点评,可设计成“庆功会”。对取得进步的、作品有创意的、作业认真的学生,给他们颁奖、送贺卡、献花等。人人都有奖,个个都快乐。在校园召开“产品推介会”,学生把自己的手工艺品,通过当众讲解、展示、表演等,吸引“商家”选购。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有效、全面的教学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美术时有一种成功的快乐感,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美术课堂上要让学生快乐,有了快乐,才会有效率,才会消化和吸收,才会理解和注意。应该抓住“愉快”二字,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以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江苏省邳州市新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