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国统区抗日活动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gkui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西党组织适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和方针上。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共陕西省委广泛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直接参加或配合友军奔赴抗日前线与侵华日军浴血奋战;支援八路军出师抗日,配合西安八办工作。中共陕西组织和陕西人民,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发动国统区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12月,中共陕西省委恢复后,组织领导的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国统区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蓬勃开展。由党组织建立和领导的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西安学生救国联合会、东北民众救国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安队部等救亡团体,深入到全省各地、各界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陕西省委于1937年7月12日发出指示,要求陕西各级党组织抓紧卢沟桥事件及其发展的形势,在广大群众中进行广泛深入的抗战宣传鼓动工作和抗日人民的组织工作,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省委宣传部同时发出《日军进攻卢沟桥事件宣傳大纲》。在省委的部署和领导下,陕西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工农商学及妇女等各界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开展规模空前的反侵略宣传周和“捐献一日所得运动”“募集钢丝麻袋运动”,支援前方抗日将士。除西安外,咸阳、安康、汉中等地也都掀起了抗日救亡热潮,纷纷成立抗日社团,组织学生抗日宣传队下乡宣传,为前方将士募捐。青年们纷纷报名参军,奔赴抗日前线。
  1938年初,日军进逼潼关,炮轰陕西河防,陕西即将成为国防前线和战区。中共陕西省委号召全陕军民奋起保卫陕西,号召青年学生武装起来参加战争和军队。西安民先队相继动员了300多名队员到前线参战,组织近百名队员投考国民党在武汉举办的战干团和空军学校,还在西安城南宋家花园举行了四五千人参加的军事演习。同时,西安各救亡团体发动了十多个战时工作团到临近战区的沿河各县,进行战时动员和组织工作,联合组织了前线慰劳队到黄河沿线的国民党驻军中慰劳并做宣传鼓动工作。东府党组织通过统战关系,以国民党一七七师名义在合阳举办了沿河七县学生军训大队,准备迎接战争。合阳组建的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为骨干的抗日民众自卫队,人数达两万多人。户县青救会改造、争取了土匪武装“白带子会”,成立了一支武装游击队。丹凤民先队为反击日军进攻,两次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训练和演习。
  在中共陕西省委的号召与领导下,陕西的抗日救亡运动逐步深入,从中心城市发展到广大农村。到1938年春,中共陕西组织建立和领导的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已有15个,人数近4万。
  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面抗战开始以后,为了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共陕西省委设立了统战部,省委常委欧阳钦、汪锋先后担任部长,首先以社会上层人士中的进步分子、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进步军官、省县级官员及社会名流为统战工作的对象。到1937年底,把工作对象扩大到国民党政权的公务员、各地绅士和广大农村,使国统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队伍迅速扩大,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救亡运动由西安发展到外县,参加人员由学生及文化界、教育界人士发展到工人、农民。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中,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从而加强了党对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
  1938年春,日军逼近黄河岸边的潼关,中共陕西省委发出《为保卫陕西宣言》。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颁布后,中共陕西组织立即在群众中进行宣传解释,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是服从抗战利益与真诚拥护团结的党,同时对国民党打击、限制抗日救亡运动的行为坚决进行抵制与斗争,最大限度地利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孤立、打击顽固分子,争取中间势力,团结开明进步人士。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许多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进入国民党要害部门,在国民党的行政、教育、军事、党务系统中取得职务,担任县长、县三青团干事长、校长、科长等重要职务。中国民主同盟的杜斌丞、韩兆鹗,国民党三十八军的陈雨皋,教育界的李瘦枝,东北籍的知名人士车向忱等民主人士,都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为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历史功绩。
  为了进一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陕西党组织加强了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和工作。十七路军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创建的一支国民党地方部队。1936年西安事变后,十七路军番号被撤销,缩编为第三十八军,参加华北抗战。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路军中的活动和工作有较长的历史。西安事变前,中共在十七路军中就建立了多个秘密党组织。西安事变后,中共陕西省委先后派张希文、吕剑人、张庚良、汪锋、张一平、申敬之、崔一民等一批干部为党的特派员或负责人到三十八军中开展工作,使党的组织有了更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共陕西省委在三十八军建立了党的工作委员会,蒙定军为书记,后为郝克勇(范明)负责;统一领导党在三十八军的工作。
  中共在十七路军中的工作和斗争,从1923年到1946年前后持续二十三年,不仅使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而且使这支国民党的旧军队得到改造,大批士兵和中下级军官成为共产党员,一些高级军官如张汉民、赵寿山等也入了党,杨虎城的夫人谢葆真、秘书宋绮云也都是共产党员。杨虎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孙蔚如、李兴中等原十七路军主要将领,在全国解放后都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工作。中共组织的工作和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原十七路军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支劲旅。在抗日战场上,这支部队先后参加了保定战役、娘子关战役、忻口战役,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的多路围攻,坚守中条山两年多,开展了豫北游击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有力地保障了西安和关中的安全。
  支援八路军出师抗日,配合西安八办工作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发布红军改编命令,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8月至10月,八路军总部及所辖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三支主力先后从三原、富平出发,进入渭南境内,经蒲城、白水、澄城、合阳,入韩城县,由芝川镇渡口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荣河县(今万荣县)境内,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前后40余天。
  八路军出师抗日的队伍中,大约有陕西子弟1万多人。他们或由地方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或放下农具和书本参加人民军队,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时代洪流之中。为了支援八路军出师抗日,中共陕西省委专派民运部长赵伯平到东府沿北部山缘各县发动群众,欢送八路军。沿途各地的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表示了对八路军的由衷钦佩和热烈迎送,从多方面给部队以支援。其他地区的党组织、人民群众也以不同方式支援八路军出征。中共韩城地下党组织派党员水手徐岱云负责调动船只工作。部队到来前,船只已集结完毕,编队待发,舵手、船工热情很高。当时黄河的主流在西岸。因连续阴雨,渡口一带的路十分难走,群众就把自己家里的木板或门板搭在船边,以便上下。在军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渡河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9月15日,朱德、任弼时、左权、邓小平等同乘一船,安全渡过黄河,进入华北地区,直接对日作战。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即在西安城内七贤庄1号设立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通称西安八办),这是八路军在国统区设立的第一个公开办事机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实际上也是中国共产党设在西安的办事机构。西安八办的设立,对指导、支持和加强中共陕西省委的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配合西安八办的工作,中共陕西省委的一些工作人员经常以西安八办工作人员的身份对外联络办事,协助西安八办采购、运输延安和抗日前线所需物资,接送来去延安的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其中转送去延安参加革命的知识青年有2万多人(次)。西安八办成为连接延安与西安的纽带和桥梁,被人们誉为“红色桥梁七贤庄”。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寻求国家富强、增进人民福祉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总结我国贫困治理的经验,不断深化我国贫困治理的思想认识,推进了我国贫困治理的历史进程,走出了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之路。先富带动后富是贫困治理的路径突破,市场经济体制是贫困治理的有效机制,精准扶贫是贫困治理的重要举措。摆脱贫困使中华民族站立起来,摆脱贫困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彻底摆脱贫困使中国全面迈入小康社会。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那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古体诗中,独具一格的咏老诗,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诗的字里行间有的以博大胸臆,激情抒发暮年壮志;有的以富有哲理的思维,正确认识物盛转衰,人生易老的自然规律;有的描写晚霞似锦,各得其乐的夕阳情趣……读了这些诗启迪心扉,发人联想,催人奋进。  老当益壮,雄心永在  这是众多咏老诗中所表现的主旋律,字里行间对老年人的雄心壮志做了生动而又形象的描述。三国时代的曹操
1922年8月,已在武汉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王尚德,受武汉地区党、团组织的委派回陕西发展组织。他在家乡渭南赤水镇创办了赤水农业职业学校,并以此为阵地在进步师生中发展团员,开展建团准备活动。1924年3月,团中央召开二届二次扩大会议,决定在陕西的西安、华县、三原等地建立团组织,武止戈受团中央委派回陕帮助建立团组织,5月30日,武止戈回到渭南赤水职业学校向王尚德传达了团中央指示,6月正式建立了陕西
王尚德(1891-1946),又名王璋峰,陕西渭南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陕西党团组织主要创始人之一。少年时代在本村私塾读书,1908年前后,考入渭南县城象峰学堂,后转学到西安健本高小,继而考入西安法政专门学校。在西安求学期间,他接触到了宣传新文化的书刊,开阔了政治视野。1918年秋,他怀着追求新知识,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满腔热忱,考入武昌中华大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武汉地
期刊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原名刘景桂,字志丹。1922年,抱着复兴中华的愿望,刘志丹考取了陕北23县联合县立中学——榆林中学。在这里,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受党组织选派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学习。  1928年5月,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刘志丹、唐澍等发动渭华起义,组建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担任军事委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曾深情地说:“魏野畴是老同志,有学问,还有著作,我读过,写得有水平。”这里提到的魏野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著名宣传活动家,西北地区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陕西党团组织、皖北工农民主政权和皖北红军的创建人之一。  1898年3月,魏野畴出生在陕西省兴平县一户农民家里,1917年夏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在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他开始接触新文化、新思想,学习马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盛大开国大典。陕西人民也与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喜庆氛围中。10月2日下午4时,西安各界20万人冒雨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革命公园广场举行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会后,举行盛大的游行。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及西安市各机关、团体纷纷致电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3日,延安上萬名群众在延安南关大操场隆重
陕北解放区,是指陕甘宁边区的陕西部分和在陕西境内属晋绥边区的神府地区,共24个县(市、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人口110万。陕北解放区的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国民党在西北战区要夺取的最主要的目标。  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947年2月下旬,蒋介石飞抵西安,部署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蒋介石用于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兵力达34个旅,主力是蒋介石的战略总预备队胡宗
我酷爱旅游,“身体和灵魂必定有一个在路上”是朋友们对我的真实写照。  我旅游的取向较为复杂,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无不可,但往往是这类景区,我游得津津有味、乐不思蜀、兴致盎然——遇到带有历史典故类的壁画,往往要看上好半天。于是,很多时候,朋友们便认为我是驴友中的“另类”。  平心而论,对于旅游的取向,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有兴趣、爱好之别。前些时,我和朋友去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黑山阻击战遗址
福柯将尼采的谱系学方法加以激进化,并将其源头追溯至康德的启蒙观,从而发展出一种“作为批判的谱系学”。与福柯相对照,韦伯有其批判的维度,但不是“批判理论”;韦伯同样强调历史的偶然性对于考察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但不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谱系学理论。源于对新康德主义三个主要命题的继承,韦伯思想中存在着一种“钟摆式的震荡”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韦伯思想的双刃性。同样,不同于福柯用来对抗“权力的无所不在”的“现代主体谱系学”研究,在“共时性”与“历时性”架构的并置中,韦伯淡化了主体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