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2-0119-01
据中国医师协会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6起,其中温岭杀医案、河北馆陶女医生遭患者家属殴打辱骂后坠楼身亡等案件都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2014年开年不久又发生多起恶性伤医事件:齐齐哈尔富区北钢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因患者对的治疗不满,被持铁管连击头部致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因没有满足一患者的加号需求,遭受该患者母女拳脚相加,在声明怀有身孕后,该母女更是直接踢打要害部位,致使护士流产;南京口腔医院护士因一患者因不满病房安排,被该患者父母打至瘫痪;潮州市中心医院一酒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家属纠集了100多人押着值班医生在医院内游行;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护士,因患者就诊插队被阻后殴打致其眼部受伤。
近年来恶性伤医事件一再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人员已超过1万人,医院成为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高发区。且这些恶性案件并未因人们的愤怒、尤其是医护的愤怒及法律的制裁而停止。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和矛盾才能让患者将尖刀和拳头抡向诊室里的医生?医疗卫生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了医患矛盾的不可调和这需要我们理性思考恶性伤医事件频发的根源。
一、政府投入不足、公立医院趋利性致看病贵
公立医院作为公益事业单位,政府应通过增加财政拨款体现医院的公益性,由于政府财政补助不足医院收入的10% [1],90%的收入需要医院自己创收(文献),但矛盾的是,医疗收费价格却由政府按非营利性的标准制定,收费标准不足以满足医院生存与发展,现实中医院只能通过过度检查和通过药品补给,补偿的严重不足使得医院被迫转向病人寻求成本补偿,渐渐偏离公益性的轨道,最终形成今日为世人所诟病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2-3];滥检查滥治疗也带来了患者对医生医院的不信任。
二、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均致看病难
我国目前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优秀的医务人员、高端的医疗设备集中在大医院,优质资源多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和区域之间差距不断加大,大型公立医院门诊量太大,住院患者多,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人群的需要;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不足,服务能力较低,服务质量不高,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
三、医疗保险制度保障程度低
我国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但是,由于实行低水平、广覆盖,保障水平和层次比较低,还有一部分贫困的人群没有医疗保障,看不起病。政府为了医保民生工程,一方面通过提高报销比例,减轻病人负担水平,一方面医保支付结算对医院严格控制,医院常因看得多亏得多,医院又将医保控费层层落实到各个医生头上,实践中存在催病人出院,不愿意给病人开药等情况,造成民众期望的,与实际体验的巨大心里差异,为医患冲突埋下隐患。
四、医疗体制问题
医师的执业问题、人事制度问题,造成医生不能自由执业,被束缚在体制内,加上医疗收费制定的不合理无法体现医务人员价值、薪酬分配不公,导致收“红包”现象不绝。体制的缺陷,造成了药品价格的虚高,导致收受药品回扣现象屡禁不止,直接造成医患之间的不信任
五、媒体不良舆论导向作用
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对医疗行业负面新闻广为报道,不注重对医务人员风险的精神进行整面宣传,过分渲染医德医风的负面效益,且由于对医疗知识的欠缺,分析事实不客观,恣意渲染,更造成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加剧了医患的矛盾和对立,恶化了就医秩序,错误引导病人动辄医患纠纷的发生。
六、患者对医疗行业特殊性的不了解
患者把医疗消费,等同于一般消费,到医院就医往往怀着很高的期望值,误以为只要出了钱就能换来疾病的康复或者治愈。但是医疗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很多的未知及不确定性,当病人的较大经济耗费未能得到自己期盼的“理想”医疗效果时,患者心态不平衡,这种利益冲突就会爆发出来。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将承受巨大压力,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容易引发暴力或极端事件。
七、医院原因
由于医院得不到足够的投入,靠创收生存发展,给科室下任务给医生派指标,过度医疗的问题普遍存在。医疗成本居高不下,患者不堪负重。民众对医院趋利的行为,怨声载道,“白衣天使”的形象和感情淡化了,医患间的敌对情绪严重。
八、医务人员原因
因为医患供需关系的问题,患者多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面对大量的病人,不能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一个病人排队挂号等了几个小时,医生看病几分钟的时间,与病人的沟通不到位。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医务人员也缺乏医患沟通的技巧,甚至居高临下,对病人缺乏应有的尊重,重治疗不重视人的心理需求。服务意识淡漠,导致医患纠纷冲突的发生。部分医务人员技术不过硬,甚至缺乏责任心,造成医疗差错,就会引发医患冲突。
九、法制原因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医院为了规避风险,多检查,让病人签订很多的签字,从一开始就没有医患的互信,加之解释不到位,从一开始就准备打官司。出现医疗纠纷,由于对鉴定组织的不信任,以及手续的繁琐,很多病人选择医闹, 索要赔偿,快速达到目的。
频发的暴力伤医事件不仅给医务人员带来了身心伤害,也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了危害。分析清楚暴力伤医事件的根源有利于我们探索思考对策,对症下药,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3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
[2] 信亚东 , 郝模 , 吴廷风等 . 定量论证我国医院补偿机制恶性循环结果 [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4(1):31-34
[3] 邱扬明,郝模,信亚东等.定量论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补偿机制恶性循环模型[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8(1):45-48
据中国医师协会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6起,其中温岭杀医案、河北馆陶女医生遭患者家属殴打辱骂后坠楼身亡等案件都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2014年开年不久又发生多起恶性伤医事件:齐齐哈尔富区北钢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因患者对的治疗不满,被持铁管连击头部致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因没有满足一患者的加号需求,遭受该患者母女拳脚相加,在声明怀有身孕后,该母女更是直接踢打要害部位,致使护士流产;南京口腔医院护士因一患者因不满病房安排,被该患者父母打至瘫痪;潮州市中心医院一酒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家属纠集了100多人押着值班医生在医院内游行;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护士,因患者就诊插队被阻后殴打致其眼部受伤。
近年来恶性伤医事件一再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人员已超过1万人,医院成为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高发区。且这些恶性案件并未因人们的愤怒、尤其是医护的愤怒及法律的制裁而停止。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和矛盾才能让患者将尖刀和拳头抡向诊室里的医生?医疗卫生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了医患矛盾的不可调和这需要我们理性思考恶性伤医事件频发的根源。
一、政府投入不足、公立医院趋利性致看病贵
公立医院作为公益事业单位,政府应通过增加财政拨款体现医院的公益性,由于政府财政补助不足医院收入的10% [1],90%的收入需要医院自己创收(文献),但矛盾的是,医疗收费价格却由政府按非营利性的标准制定,收费标准不足以满足医院生存与发展,现实中医院只能通过过度检查和通过药品补给,补偿的严重不足使得医院被迫转向病人寻求成本补偿,渐渐偏离公益性的轨道,最终形成今日为世人所诟病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2-3];滥检查滥治疗也带来了患者对医生医院的不信任。
二、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均致看病难
我国目前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优秀的医务人员、高端的医疗设备集中在大医院,优质资源多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和区域之间差距不断加大,大型公立医院门诊量太大,住院患者多,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人群的需要;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不足,服务能力较低,服务质量不高,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
三、医疗保险制度保障程度低
我国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但是,由于实行低水平、广覆盖,保障水平和层次比较低,还有一部分贫困的人群没有医疗保障,看不起病。政府为了医保民生工程,一方面通过提高报销比例,减轻病人负担水平,一方面医保支付结算对医院严格控制,医院常因看得多亏得多,医院又将医保控费层层落实到各个医生头上,实践中存在催病人出院,不愿意给病人开药等情况,造成民众期望的,与实际体验的巨大心里差异,为医患冲突埋下隐患。
四、医疗体制问题
医师的执业问题、人事制度问题,造成医生不能自由执业,被束缚在体制内,加上医疗收费制定的不合理无法体现医务人员价值、薪酬分配不公,导致收“红包”现象不绝。体制的缺陷,造成了药品价格的虚高,导致收受药品回扣现象屡禁不止,直接造成医患之间的不信任
五、媒体不良舆论导向作用
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对医疗行业负面新闻广为报道,不注重对医务人员风险的精神进行整面宣传,过分渲染医德医风的负面效益,且由于对医疗知识的欠缺,分析事实不客观,恣意渲染,更造成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加剧了医患的矛盾和对立,恶化了就医秩序,错误引导病人动辄医患纠纷的发生。
六、患者对医疗行业特殊性的不了解
患者把医疗消费,等同于一般消费,到医院就医往往怀着很高的期望值,误以为只要出了钱就能换来疾病的康复或者治愈。但是医疗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很多的未知及不确定性,当病人的较大经济耗费未能得到自己期盼的“理想”医疗效果时,患者心态不平衡,这种利益冲突就会爆发出来。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将承受巨大压力,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容易引发暴力或极端事件。
七、医院原因
由于医院得不到足够的投入,靠创收生存发展,给科室下任务给医生派指标,过度医疗的问题普遍存在。医疗成本居高不下,患者不堪负重。民众对医院趋利的行为,怨声载道,“白衣天使”的形象和感情淡化了,医患间的敌对情绪严重。
八、医务人员原因
因为医患供需关系的问题,患者多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面对大量的病人,不能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一个病人排队挂号等了几个小时,医生看病几分钟的时间,与病人的沟通不到位。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医务人员也缺乏医患沟通的技巧,甚至居高临下,对病人缺乏应有的尊重,重治疗不重视人的心理需求。服务意识淡漠,导致医患纠纷冲突的发生。部分医务人员技术不过硬,甚至缺乏责任心,造成医疗差错,就会引发医患冲突。
九、法制原因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医院为了规避风险,多检查,让病人签订很多的签字,从一开始就没有医患的互信,加之解释不到位,从一开始就准备打官司。出现医疗纠纷,由于对鉴定组织的不信任,以及手续的繁琐,很多病人选择医闹, 索要赔偿,快速达到目的。
频发的暴力伤医事件不仅给医务人员带来了身心伤害,也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了危害。分析清楚暴力伤医事件的根源有利于我们探索思考对策,对症下药,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3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
[2] 信亚东 , 郝模 , 吴廷风等 . 定量论证我国医院补偿机制恶性循环结果 [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4(1):31-34
[3] 邱扬明,郝模,信亚东等.定量论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补偿机制恶性循环模型[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8(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