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om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我在小学的时候是数学课代表,后来因为粗心和偏爱写作,数学成绩就稍差一些。再后来,我就遇上了我的初恋女友,全校学习成绩前三名的Z。Z是那种数学考卷上最后一道压轴几何题都能用几种算法做出正确答案的姑娘,而我却是恨不得省去推算过程直接拿量角器去量的人。
  以Z的成绩,她是必然会进市重点高中,我如果发挥正常,最多是区重点。我俩若要在同一个高中念书,我必然不能要求她考差些迁就我,只能自己努力。那会,爱情的力量绝对是超越父母老师的训话的,我每天认真听讲,预习复习,奋斗了一阵子,我的一次数学考试居然得了满分。
  那次考试我依稀记得就三四个数学满分的。当老师报出我满分后,全班震惊。我望向窗外,感觉当天的树叶特别绿,连鸟都更大了。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借了一张信纸,打算给Z写一封小情书,放学塞给她,信纸上印着“勿忘我”、“一切随缘”之类土鳖的话,我也顾不上了,我甚至在那一瞬间对数学的感情超过了语文。
  之后就发生了一件事情,它的阴影笼罩了我整个少年生涯。记得似乎是发完试卷后,老师说了一句:“韩寒这次发挥得超常啊,不符合常理,该不会是作弊了吧。”
  同学中立即有人小声议论,我甚至听见了一些赞同声。
  我辩解,但无效。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去老师的办公室重做那张试卷证明自己的清白。
  因为这试卷做过一次,所以一切都进行得特别顺利。但我唯独在一个地方卡住了——当年的试卷印刷工艺都非常粗糙,常有印糊了的数字。很自然,我没多想,问了老师,这究竟是个什么数字。
  数学老师当时一激灵,瞬间收走了试卷,说:“你作弊,否则你不可能不记得这个数字是什么,已经做过一次的卷子,你还不记得么?你这道题肯定是抄的。”老师还抽出了我同桌的试卷,指着那个地方说:“看,他做的是对的,而在你作弊的那张卷子里,你这也是对的,这是证据。”
  我当时就急了,说:“老师,我只知道解题的方法,我不会去记题目的。”说着顺手抄起卷子,用手指按住了几个数字,说,“你是出题的,你告诉我,我按住的那几个数字是什么?”
  老师自然也答不上来,语塞了半天,只说了一句“你这是狡辩”之类的话,然后就给我父亲打了电话。
  父亲很快就骑车赶到,问老师出什么事了。老师说,你儿子考试作弊,我已经查实了,接着就是对我父亲的教育。我在旁边插嘴道:“爸,其实我……”
  然后我就被我父亲一脚踹出去数米远。父亲痛恨这类事情,加之单位里工作正忙,被猛叫来了学校,当着全办公室其他老师的面被训斥,自然怒不可遏。父亲骂了我一会后,跟老师赔了不是,说等放学到家后再好好教育我。我在旁边一句都没申辩。
  老师在班级里宣布了我作弊,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很难了解我当时的心情。我想,蒙受冤屈的人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回去的路上,15岁的我想过很多报复老师的方法,有些甚至很极端。最后我都没有做这些,并慢慢放下了,只是因为一个原因:Z,她相信了我。
  之后我的数学再也没得过满分。有时我会想,也许,在我数学考了满分以后,这故事完全可以走向一个不同的结果,依我的性格,说不定有些你们常去的网站,我都参与了编程,也许有一个理工科很好的叫韩寒的微博红人,常写出一些不错的段子,还把自己的车改装成赛车模样,又颠又吵,害得丈母娘很不满意。
  在那个我展开信纸打算给Z报喜的瞬间,我对理科的兴趣和自信是无以复加的,但这居然只持续了一分钟。一切都没有假设。经历此事,我更强大了么?是的,我能不顾更多人的眼光,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我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我忍下了么?未必,我下意识把对一个老师的偏见带进了我早期的那些作品里,对几乎所有教师进行批判甚至侮辱,其中很多观点和段落都是不客观与狭隘的。那些怨恨埋进了我的潜意识,我用自己的那一点话语权,对整个教师行业进行了报复。在我的小说中,很少有教师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所有这些复仇,这些错,我在落笔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察觉到。而我的数学老师她是个坏人么?也不是,她非常认真和朴实,严厉且无私,后来我才知道,那段时间,她的婚姻生活发生了变故。她当时可能只是无心说了一句,但为了在同学之中的威信,不得不推进下去。而对于我,虽然蒙受冤屈,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那些更值得也更擅长的地方,至于那些同学们,十几年后的同学会上,绝大部分人都忘了这事。
  十几年后,我也成为了老师。作为赛车执照培训的教官,在我班上的那些学员必须得到我的签字才能拿到参赛资质。坐在学员们开的车里,再看窗外,树叶还是它原来的颜色,飞鸟还是它该有的大小。有一次,一个开得不错的学员因为太紧张冲出赛道,我们陷入缓冲区,面面相觑。学员擦着汗说,教官,这个速度过弯我能控制的,昨天单人练习的时候我每次都能做到的。我告诉他,是的,我昨天在楼上看到了,的确是这样。
其他文献
现场疑窦重重  2013年3月9日,家住西安市未央区白桦林小区的房东周阿姨忐忑不安,心里有一种不祥预感。因为租住其房屋的单身女孩何盈盈莫名失踪,房租拖欠未交。周阿姨请物业人员强行破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一幕让所有人惊呆了:只见何盈盈下体裸露,早已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  当地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发现,何盈盈双手被绳子反绑,面部被胶带缠绕,系窒息而亡,法医推断死亡时间在两个月左右。由于案发小区未安装供暖设备,
期刊
骗局出炉  今年34岁的张吉安做过多年销售,后来,他成了营销培训师。为了从众多营销培训师中脱颖而出,张吉安想了很多办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催眠,通过观看催眠录像,他掌握了一些催眠知识。随后,他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一家教育公司,并自封为“亚洲首席催眠师”,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将催眠知识应用到营销培训中。  虽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张吉安总觉得事业发展太慢,见微信越来越火热,他想到利用微信
期刊
就诊有绝招  在西方国家,看病是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慢性病,想见到医生是很困难的事,往往要等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一般患者在候诊厅里等待十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是常有的事。我亲眼见过一个小伙子滑雪把腿摔断后,躺在候诊厅里痛苦地呻吟了八个小时,医生才来给他处置。有人斥责医生过于冷漠,而医疗机构却振振有词地解释:“医疗资源有限,只有有生命危险的患者,才会进医院后立即得到治疗。”  我的一个白人同事吉米,在如
期刊
颜梅生,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人的指纹与DNA信息类似,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排他性。然而,许多人却随意泄露自己的指纹信息,以至于被不法分子利用,不仅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也使自己成了冤大头。  蒙受不白之冤  案例:2013年5月23日,某小区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案,仅被盗现金就达58万元。警方经现场勘查,发现了两枚外来嫌疑指纹,而指纹的主人是赵燕琳。经进一步查证,房主是一家公司的老总,赵
期刊
他出身名门,是台湾“前副总统”的长孙;他毕业于哈佛,就职于麦肯锡,完全可以安于优质的生活,却偏偏在事业巅峰时放下一切,为慈善事业散尽千万家财;他原本想孑然一身,却用十分钟就定下了婚约,和藏族牧民的女儿央金拉姆缘定一生。  他是NPP公益创投基金会执行长陈宇廷。他带着他的团队四处奔走,赈灾和做慈善。  衔着金汤匙出生  和许多出身名门的子弟一样,陈宇廷一直被人称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  陈宇廷的爷爷
期刊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地道战》,现在看来,那些对付日本侵略者的地道,比起水洞沟修建于明代的藏兵洞,真是小巫见大巫。位于宁夏灵武市水洞沟的明藏兵洞,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建筑,这个功能完备、设施诡秘的明代地下兵城,曾在防御鞑靼、瓦剌入侵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洞内陷阱步步惊心  2013年11月,我独自来到宁夏水洞沟。时值深秋,藏卧于雅丹地貌中的水洞沟一带,满眼是苍黄的土林,草木稀稀拉拉的
期刊
有人说,无论本身的故事脉络如何,一切优秀的爱情桥段,无非只是一剂催情的旁白,每个人都只会在自己的故事中哭泣。可我要说,假如爱有天意,我依然愿意沉醉在他们的故事里,悲伤或者欢喜。  《侣行》  作者:张昕宇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在中国,从来没有一对情侣,像张昕宇和梁红这样“侣行”过。  2008年汶川地震后,张昕宇组队去现场救援,灾难现场的震撼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开始用行动去触摸生命的价值与
期刊
以往的青春文学多是作家为了表达对往昔青春爱情的祭奠,怀着往事不可追的怀念或以青春的反叛作为途径,表现一代人生存的焦虑和迷茫。这便形成了青春文学作品的刻板印象,貌似青春就该是充满挫折和哀怨、叛逆和浮躁的。读丁捷的《依偎》,我感受到的是,青春期有挫折却没有了哀怨,有叛逆却摈弃了浮躁,作者呈现给读者的是挣扎中的恬静与喧嚣后的释然。《依偎》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世界,安芬与栾小天的爱情故事,展示了一
期刊
周国华,大学毕业后进入大型国企,1997年自主创业事业有成,2004年加入安利,十年时间晋升至安利营销总监,精彩的人生却也经历过跌宕起伏。一个人,究竟有多大能量,才能够不断“折腾”?在不断的改变中,他最想要的是什么?带着这种好奇,笔者采访了他。  1  亲朋好友说我“爱折腾”,而我在“折腾”中,逐渐明白,拨开喧嚣浮躁的迷雾,自己只是想要幸福。  说到幸福,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爱人,是她带我认识了安利,
期刊
享受美食是人生一大乐事,可是对于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来说,这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那些美味的食物,他们根本咀嚼不动,很多时候,只能吃那些色香味俱无的糊状食品,因此失去进食的乐趣与欲望。  斋藤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年龄大了,又有各种疾病,身体非常虚弱,医生一再嘱咐,要老人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家人不敢马虎,每天想办法为老人做饭菜。可惜,老人牙齿掉得差不多了,消化能力又不好,只能望着美食兴叹。老人唯一
期刊